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489章 江南商会和第三师

六贼纨绔 第489章 江南商会和第三师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先生就这么希望本山长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么期盼本山长滚出江南啊?”

邓肃自打自愿成为学堂里先生后,尤为在意“虚君治国、一党理政”一事,每每与蔡鞗争了个脸红脖子粗,尤为担心江南商会是另一个《为民党》,得知了蔡府准备退出江南消息后,人也恢复了往日潇洒公子模样。

听着蔡鞗调笑讥讽,邓肃却向冷脸的绿桃招了招手,见她根本不理会自己,只得自己倒着茶水。

“小山长提前使用了金瓜石、金银岛的金银,即使现在舍下抢占了的田地,也算不得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正待绿桃恼怒要赶人,蔡鞗忙一手拉住了她,反而看向神色忐忑的孙邃、王贳、萧宝轩、钱多多等人……

“逆流而上,不进则退。”

蔡鞗微微一笑。

“大明岛地广而人稀,金银什么的也与石头没什么区别,但是数万人不远数千里前来江南平乱,花费无数银钱,动用无数人力、物力,换来的却是宋国的敌视,却视我大明岛为仇敌,诸位也是一族之长,换了诸位如此离去,想来也知道后果如何吧?”

邓肃瞬间郑重了起来,即便他只是家中晚辈,也知道蔡鞗一旦再次舍下一切离去,大明岛绝对会心生不满。

孙邃几人相视,知道此时远非当年无奈离去,当年蔡府离开江南是无可奈何,是被逼无奈,今日大明岛不算上第三师,也还有数万水、陆兵卒,朝廷也没能力强行逼迫着大明岛退去。

王贳苦笑叹气道:“大……王爷说的是,若是我等老朽这么离去,家中子孙也是不满的。”

蔡鞗对于王贳的改口并无太大感觉,小五衙内也好,驸马、大帅、王爷也罢,即便是“蔡小五、浑小子”也是无所谓,对此他并不是太过在意,只是冲着一干老人不置可否笑了笑。

“本王自以为今次前来江南是失败的,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本王救下了无数江南百姓,江南也基本上平静祥和了。”

“为了家乡父老,本王舍得花费无数银钱,可若就这么退走,一者……本王心下有些担忧,担忧本王为民减负的努力全然白费了,事后朝廷会拿诸位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也因此毁掉本王走海所需货物的供应渠道;二者,江南去岁遭了兵灾,两浙十四州看似已经平静,实则并未消除隐患。”

蔡鞗神色郑重道:“本王虽花费了无数银钱,但对于两浙十四州无数百姓来说,这些钱财只是杯水车薪,更为重要的是地里产出、作坊里产出可以贩卖出去,只有财水转动起来,江南才能真正恢复往日的繁荣,也基于此,本王才想着继续往江南投入万万贯钱财,以此推动江南财水顺利运转,只是……”

听着蔡鞗话语,各家族心下既想着蔡鞗如同数年前一般离开江南,又有些难以放下“万万贯”巨额财富,皆是犹豫不决相互对视。

在蔡府传出“退出江南”消息后,各家族连夜商议,最后也是难以有个统一决定,就是担忧朝廷秋后算账,还有就是“万万贯”银钱太过巨大。

孙邃与几家老人相互对视了眼后,向蔡鞗抱拳道:“王爷说的是,此时江南看似已经平静,实则隐忧不断,我等也不知该如何劝解王爷,不知……不知王爷可有妥善处置?”

蔡鞗沉默了稍许,说道:“本王并不愿意江南商会就此解散,诸位都是商会理事,当明白江南商会能给诸位带来怎样的好处,又会给底层佃户带来怎样的利益。”

孙邃、王贳等人默默点头,因为各州县私设无数2%的过税,逼迫的商贾不得不大量占有田地,只有如此才能将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即便如此,一家一户又怎能比得上江南商会名下数十万顷田地的影响?

数十万顷田地不仅只存在于江南,江北同样也有为数众多田地,各家族长是商会理事,天然拥有着诸多田地产出支配话语权,其他地方的商贾很难与厅堂内各家竞争,蔡鞗相信,只要江南商会能够存在十年,他们都将是天下举足轻重的大商贾。

蔡鞗能够看到商会给他们带来的诸多好处,身在其中的孙邃等人又怎能不知道?

蔡鞗见众人沉默不语,又说道:“本王罢去了保甲、义勇等乡军,又私自降低了田地赋税,毫不客气的说,本王就是朝廷眼中钉肉中刺,本王离开江南后,朝廷势必要拿诸位当鸡宰了的……”

邓肃突然开口道:“正值北方动荡不安时,朝廷怎会如小山长所说这般?”

蔡鞗正待开口不满,王贳对邓肃、张元干等人数月前阴算王家尤为恼怒,恨声道:“怎会?别以为我等是群傻子!”

钱多多冷笑道:“邓先生记性太差,还是刻意忘记数月前之事?哼!若非夫人和王爷看顾,恐怕我等人头早已被邓先生砍下了吧?”

各家族皆冷脸相视,邓肃张嘴数次,最后也只能暗自苦笑,再不多言一句。

蔡鞗见邓肃吃瘪,多日来的郁闷也稍微好受了些,看着众人说道:“诸位都是商会理事,也都知晓阿娘与本王对待商会的态度,而商会真正管理者其实还是你们,所以,本王觉得,商会的存在对诸位是有利的,有数十上百万百姓的支持,朝廷想拿诸位开刀也不容易。”

“当然了,即便本王离开了,杭州王府也会留下些管事,第三师也还会留在杭州。”

“商会在,第三师就留在商会名下,虽诸位不能直接插手军中之事,但商会理事将组成一个军管会,军管会有调动第三师的权利。”

“若诸位觉得商会不宜存在,第三师将保留在王府名下,毕竟第三师的吃穿用度皆来自于王府名下田地。”

孙邃不等他人眼红开口,猛然起身抱拳道:“王爷仁义,我等又岂能忘恩负义?自不会废弃事关无数百姓福祉商会,还请王爷放心!”

“王爷放心,哪个敢胡言乱语,我等决不与他干休!”

王贳大声开口,各族长、长老纷纷点头赞同,别的都好说,唯独第三师置于商会名下最为重要,邓肃没意想到蔡鞗会说出这番话语,本不打算开口的他也急了。

“小山长,此事是否不妥?第三师原本是厢军组成,小山长将厢军改为军屯卫所,第三师也还应该是朝廷兵马,若小山长决意离开江南,第三师应该由朝廷督理才是。”

邓肃一开口,杭州各家老人皆是恼怒不悦,正待他人愤怒大骂,蔡鞗却摆了摆手,饮了口茶水才又再次开口。

“先生自应天一路跟随本王前来杭州,想来是知道当日应天城下所言,本王原本是将幼军与第三师等同看待的,如果说有区别,那也是因为第三师是专门留给江南,保护江南的一支新式军队。”

“幼军尚未满员,武器尚未配备,朝廷就下放了一群将领、教头替代了我军管代将勇。”

蔡鞗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在先生看来,或许我军练兵也只是站站队形、跑跑步、打扫打扫营地,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若真如此,是个人也都是千古名将了。”

蔡鞗摇头叹气道:“在本王看来,幼军在开封介入的那一刻,幼军就已经废了,即便本王为幼军配备火枪、火炮,幼军也是废了!”

“幼军废了就废了,江北有朝廷百万披甲禁军,有无幼军也就那回事儿,但江南不行。”

蔡鞗看向在坐的所有人,说道:“朝廷的重心在北方,所有精锐皆在北方,江南只有十万老弱厢兵和各州县的保甲、义勇兵卒,而这些兵卒战力如何,想来诸位比本王更为清楚。”

“保甲、义勇军不是干活的农夫,就是拦路设卡的地痞,欺负一下良善百姓还成,打仗杀敌是不行的,而十万厢军……能够使用的也仅有两三万人,其中精壮也都成为了第三师兵卒,所以,第三师就是江南唯一的、仅有的兵卒,如此之下,本王又怎能让江南仅有的兵卒再次成为了幼军那般废军?”

萧宝轩猛然站起,抱拳道:“王爷说的是,第三师是我江南仅有的兵卒,绝不能让人肆意胡为,我等皆认为王爷处置甚是稳妥!我等也绝无任何疑议!”

邓肃鼻子都气歪了,心下又急又气,更是暗自后悔,后悔上了李纲的当,若是数月前没有逮捕一干土财主,若没有苏和钱庄之事,张元干、张焘、王师心等人也不会被迫离开杭州,自己又怎会有今日的势单力薄?

当日在应天城下,蔡鞗与赵子奭、赵子直、杨晟说话时,邓肃就在场,知道幼军与第三师的区别,越是知道越是重视第三师的归属,就在蔡鞗以为他会与一干老人对怼时,他却意外的别头不语。

蔡鞗有些诧异邓肃的反应,眼睛连眨数次,也就明白了他的算计,心下又是好笑又是暗自摇头,一群老狐狸又哪里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杭州各家与蔡府较为亲密,最是担心被朝廷打压,手里没有刀子,即便财富再多,最终也只是朝廷案板上的鱼肉,而现在蔡鞗给了他们刀子,他们又岂会轻易放弃?

孙邃等人原想着蔡鞗离开江南后,与数年前一般无二,各家取回各家田地,没想到会意外得到第三师的调动权,也不再提起解散商会之事。

对于各家来说,商会存在与否各有利弊,这个时代的商贾必须依托于田地,没有众多田地就没有资格成为富裕商贾,更没资格与他人竞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