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484章 乱世枭雄?

六贼纨绔 第484章 乱世枭雄?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郑居中稍微犹豫了下,抱拳道:“老臣以为蔡驸马可担任沧、德、棣三州宣抚使,可由太子殿下节制南洋兵卒。”

赵佶猛然抬头,皱眉看着低身郑居中……

“蔡家小儿素来不服军令,居于沧、德、棣州为我朝偏师亦是可行……太子为蔡家小儿质子……是蔡京提出的吗?”

郑居中知道赵佶已经不再信任蔡家父子,听了这话语后,心下还是莫名的有些担忧,叹气道:“并非是老太师提议,老臣以为……只有太子担任南洋兵卒监军,蔡驸马才可能北上驻防。”

赵佶一阵皱眉,最后还是微微点头道:“吾可以应允太子担任蔡家子监军,亦可以答应他任沧、德、棣三州宣抚使,但千万贯钱粮必须由朝廷接管!”

郑居中心下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太子担任南洋兵卒监军,只能打消蔡驸马心下疑虑,若要令其出资千万贯与我军,臣恐其不愿。”

正待赵佶恼怒,郑居中又说道:“官家也知蔡驸马与童使、谭使皆不合,若由其督理千万贯钱粮之事,臣恐其不愿,故而臣恳请官家应允与他十万斤硝石,以及由臣与太师前往大名督理千万贯钱粮之事。”

当郑居中提到“十万斤”硝石时,赵佶想也未想就想拒绝,可听到后面话语时,眉头紧蹙不语起来。

十万斤硝石听着是不少,其实并没有多少,甚至连一场高强度作战都不够,更没法子与千万贯钱粮相提并论。

见赵佶犹豫不决,郑居中又说道:“女直人虽与我朝签下盟约,然其并不足信,今时女直人已经夺下了辽国中京,今岁必一举夺下辽国西京,若今岁我朝未能夺下燕京之地,来年女直人必有借口出兵攻掠燕京之地,到时……我朝又当如何驱其离开?”

政治手腕极其高明的赵佶知道,一旦今岁拿不下燕京,来年必会面临诸多困境,正因如此,他才想要让蔡鞗领军北上,至于当着蔡京的面提出受童贯节制,不过是讨价还价罢了。

郑居中知晓赵佶的心思,又说道:“燕京在敌之手,对我朝始终都是大敌,辽国与我朝尚能百年相善,鸭子河以北的女直野人又岂能与我朝兄弟相善?”

“正值辽国人心恐慌之时,童使、谭使自保州、霸州而北攻,臣不担心我军精锐夺下燕京之地,独独担心背后蔡驸马……动乱京畿。”

郑居中咬牙说了心下担忧,赵佶愈发头疼不已,叹气道:“若是蔡家小儿能够北上攻辽,愿意将钱粮交与朝廷处置……吾可以应允爱卿所言之事。”

蔡鞗如同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偏偏此时又奈何不得他,不仅赵佶心下烦躁不安,整个开封都是心忧不已。

本想着让人接管了幼军,用各种麻烦将浑小子死死拴在应天,结果蔡鞗甩下头上枷锁,一拍屁股又缩回了江南!

蔡鞗在应天重开学堂授讲时,在他弄了个幼军时,所有人就看到了浑小子头上若隐若现的枷锁,与此同时赵佶也想接手与一师一般编制的幼军。

一群民夫般的幼军得到了,浑小子却后撤跑去了江南,尽管应天信件上说是“缓和”两者关系,关键是赵佶敢任由蔡鞗趴在江南吗?

北方生死危险逼近,南方又有一个难缠小子,前有狼后有虎,赵佶更愿意蔡鞗与女直人针锋相对,正如之前的辽金相互厮杀,他更愿意做个渔翁看着鹬蚌相争……

赵佶最终还是答应了郑居中的提议,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筹码,年未加冠的蔡鞗竟成了太子太保……

蔡鞗并不知道赵佶、郑居中等人算计,此时的他已经彻底失望,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一遍,剩下的也只能交给了命运。

一路向南,初时还好些,严寒将道路冰冻的如同坚实钢铁,随着一路向南,气温也在逐渐上升,泥泞道路也逐渐难行起来,北面耶律大石尚未有辽国消息传来,当他距离扬州尚还有数十里时,开封却来了个手持圣旨的蔡家子,不是别人,正是过继给了蔡卞的二兄蔡仍(蔡儵)。

蔡鞗没有与蔡仍打过交道,对二叔蔡卞却是又敬又恼,很是不喜当年蔡卞逼迫行为。

不喜欢赵佶,对送到手里的圣旨也不怎么在意,随手扔到阿娘苏眉怀里,看着皱眉不语的蔡仍。

“当年二叔与老蔡合伙将小弟卖给了官家,今次不会连小弟的命也卖给官家吧?”

想着父亲病逝前情形,看着一脸不屑的五弟,蔡仍突然说道:“当日父亲病重时,说……五弟若前往开封,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给予支持,否则……”

蔡鞗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些话语,笑道:“在大明岛时,五娘就说过二叔斩杀小弟话语,就是不知二叔若活着,是否依然心坚若铁。”

蔡仍一阵沉默,说道:“二兄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如此,后来……五弟勾结辽国,劫掠我朝城镇,二兄才明白父亲为何会如此忌惮五弟一个娃娃。”

“原以为父亲所担忧的……是五弟反叛作乱,即使五弟在江南散财无数,二兄依然认为五弟是作乱反贼,直到……直到听闻了帝姬话语后,二兄才突然明白父亲‘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话语。”

……

看着面色冷淡的蔡仍,军帐内所有人全怒目而视,蔡鞗却低头轻笑……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呵呵……”

蔡鞗看着冷淡相视的蔡仍,不可置否一笑。

“古往今来有曹公之能者,几人?二兄也太看得起五弟了。”

“不过……”

蔡鞗一脸笑意看着冷脸蔡仍。

“二兄以为五弟是乱世之枭雄曹公,五弟可否认为当今官家是汉时之灵帝?”

蔡仍面色骤变,指着蔡鞗连连点动。

“你……你……大胆!”

耶律速敢见一脸愤怒的蔡仍欲要上前,大怒,正待上前时,蔡鞗却摆了摆手,挥退一脸恼怒的耶律速敢。

蔡仍带来了赵佶圣旨,当着众人的面一通照本宣读,别人还好些,耶律速敢却尤为恼怒。

蔡鞗没有看向冷着脸的耶律速敢,笑道:“都说曹公是天下之枭雄,太祖又岂不是另一个天下之枭雄?”

“曹公虽是天下枭雄,至死也未有登基为帝,献帝虽禅位其子亦得以善终,亦保留天子之礼仪。”

“天下四分五裂,作乱者无数,曹公却以一己之力平定四方,南征北战数十年,一生厮杀不知凡几,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终还天下太平。”

蔡鞗转头看向看过来的赵福金,笑道:“仅凭‘汉征西将军曹侯墓’之名,太祖就要差了曹公许多,更何况曹公南征北战几十年,虽用汉室之名,却凭一己之力三分天下,为后来一统天下奠定了根基,而太祖却黄袍加身、鸠占鹊巢而代之,高下之别自不用多言。”

无论他人将宋国说的再如何好,无论他人将赵匡胤说的如何英明睿智,在蔡鞗眼里都是实实在在的阴谋作乱,根本没资格与“枭雄”曹操相提并论。

曹操是权臣,却终生未有登基为帝,曹操的墓碑是“汉征西将军曹侯墓”,天下诸侯无数,天下四分五裂,曹操虽是一方诸侯,却是实实在在南征北战,大小战役无数,实实在在从各地诸侯手里夺得天下,而赵氏一门却是在周世宗意外病逝后黄袍加身阴谋夺来的,虽也善待了柴氏子孙,又怎能与曹操善待汉献帝相提并论?

汉献帝刘协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换了任何登峰造极权臣,刘协早死的渣都不剩了,或许也只有曹氏一门能让他得以寿终正寝。

蔡仍不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还罢,话语说了出来,以为可以让蔡鞗心下愧疚什么的,结果赵氏一门却被他批的一无是处,蔡仍想要恼怒辩驳,张嘴却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他能说什么?

曹操是枭雄,太祖赵匡胤难道不是?曹操再如何,人家到死都没有登基,甭管曹丕是不是登基称帝,曹操反正没有称帝,而赵匡胤却称了官家。

赵氏善待柴氏,曹氏亦善待了刘协。

赵氏与士大夫坐而论道,曹氏亦有建安文学。

赵氏坐享其成,曹操艰苦创业。

虽然曹魏没赵氏延续了这么久,宋朝也比曹魏富裕,可曹魏存世一日便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还说个屁!

赵福金低头不语,蔡仍怒目而视却无言辩解,至于苏眉和一干将领则一脸怪异。

在人格上,蔡鞗从不认为哪个比他高一等,心下虽敬佩宋太祖赵匡胤,那也是敬佩“杯酒释兵权”,敬服不杀功臣,而不是什么黄袍加身。

宋国经济繁荣也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罢,实则还是在周世宗打造好了的根基上建立的,连百十年的“配字军”都未有取消,即便没有赵匡胤黄袍加身,柴氏的天下也依然是如此经济繁荣,对此蔡鞗十分坚信。

白手起家,在一堆废墟中建立起的国度,与一个鸠占鹊巢、黄袍加身的国度终是不同的,没有赵氏,天下依然如此,对于一个鸠占鹊巢的赵氏,蔡鞗心下又能升起多少尊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