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457章 开封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六贼纨绔 第457章 开封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赵福金很是担忧,担忧蔡鞗训军话语,担忧他成了自己学生的敌人,对此蔡鞗不屑一顾。

军队是强者的天下,一帮从心底看不起武人,一群从心底厌恶武人,又如何能成为强者?又如何担当起亿万万百姓重担?

世家子天生自带着优越,哪怕只是世家子的庶子、奴仆,也天生自带着无数优越感,若不狠狠敲打,若不重锤敲打,不改变轻视武人态度,那还不如不教呢,也省的玷污了自己一世英名,尽管他也是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的。

赵福金不懂熬鹰、练兵,等到一群宗室子被狠狠操练了两日,当蔡鞗给了他们一晚上回家拿伙食费、衣着费自由时间时,各自家家长仔细询问了遍后,全都沉默不语,老老实实拿出五百贯高昂的让人咂舌的伙食费、衣着费。

一师早已舍去了长衣长衫,统一的制式对襟衣裤,相比二师,一师的制式军装最是正规,大明岛有难以计数的袋鼠、鳄鱼,皮鞋、军靴并不短缺,在蔡鞗的印象里,军人就应该威武霸气,就应该让人看着就后退三尺。

五百贯看似很多,若真的定制一身像样的制式军装还真不算多,当然了,都是有钱人,讨要少了也对不起人家的身份。

蔡鞗仿佛成了当年一边读书一边授课的娃娃,根本不理会应天诸多屁事,即使一干花白老头夺了小媳妇的理政大权,即使小媳妇背着个包裹跑来学堂,他也还是不管不问,只一心关门教书育人。

还别说,他越是如此,应天越是没有人找他麻烦,所有人巴不得他天天趴窝老老实实的,但他引起的麻烦却愈演愈烈,郑居中天天与王黼争吵的脸红脖子粗,在蔡京还是正儿八经的帝国太师时,在童贯刚刚从辽国带回马植时,郑居中就反对联金攻辽一事,里面有与蔡京叫板的因素,更多的是他不愿意破坏与辽百年安定局面,在他看来,宋军打不过辽兵,辽兵又打不过金兵,万一把辽国干掉了,金兵要是打宋国怎么办?

如同老虎吃豹子,豹子吃狼,难道老虎就吃不了狼?

郑居中本来就有些不赞同攻辽一事,政和元年马植归宋后,朝堂上就一直争执不断,就一直存在着攻与不攻两波人争吵谩骂,后来蔡京因浑小子蔡鞗倒了霉,郑居中没了主要权利竞争对手后,反而逐渐倾向联金攻辽来,可当赵福金当着蔡京、太子面说着让人心惊胆战话语后,又瞬间化身为坚守信义道德圣斗士,无论谁劝都不好使,坚决反对出兵辽国。

赵福金话语初时流入朝堂时,朝堂上争吵极为激烈,没人敢置开封于危险而不顾,当日赵子直当面直言退位话语时,赵佶就意识到了危险,随着登州传回金国出兵辽中京消息后,印证了赵福金雪融前出兵辽中京话语后,朝堂爆发了空前绝后的争斗、厮打……

赵佶脑袋绑着块布巾,两个月来的争吵让人一个脑袋两个大,也没了心劲关注趴在应天教书育人的浑小子。

太多糟心的事情,女直人的使者要求更多支持,甚至还提出了火药,辽国使臣同样希望得到支持,再加上朝堂内两党激烈争吵,应天送来的消息,江南官吏的重新选派……

刚刚在后宫发泄了一番,依然没能减少赵佶心下烦躁,头疼反而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刚晋升大内总管的李彦匆匆走入温暖厢房,见赵佶心情不好,弓着的身子也低了不少。

“官家,诸位大臣已经前来,官家是否现在召见?”

赵佶摆了摆手,神情颇为烦躁。

“进来吧……”

“诺!”

李彦弓着身子退出房门,不一会,领着太子赵桓、左相王黼、右相郑居中、枢密使童贯、知枢密院事谭稹、太尉高俅、太傅梁师成、尚书右宰李邦彦、门下侍郎白时中……丢了江宁知府的太子太保李纲,以及质子太师蔡京,大大小小十余人低头走入。

“臣等见过官家!”

在王黼带领下,一干人齐齐向赵佶抱拳见礼,头疼的赵佶一手扶着额头一手摆了下手臂。

“诸位爱卿免礼,都坐吧。”

众人又是一稽手,各自找着各自绣墩坐下,赵佶从伺候的李彦手里接过汤药一口饮下,饮了口梨水后才捏着眉头看向众人……

“廖爱卿,火筒子可有了眉目?”

工部尚书廖刚心下一阵泛苦,起身抱拳道:“回官家,臣造了些火筒子,发射霹雳弹尚可,却……却耐不住改进了的火药威力。”

赵佶心下没由来的又是一阵烦躁,以前不知道霹雳弹是什么,自打每每气自己的混账小儿弄出火药、掌心雷、火炮后,也知道了霹雳炮、霹雳弹是什么了,可一想到跟个喇叭一般的霹雳炮,一想到只能冒烟的霹雳弹,头疼就又加重了一分。

赵佶一边捏着眉头,一边不悦道:“这都多长时间了?不就是用铜铸造火筒子吗?怎么就这么难?难道我朝如此之多匠人还不如那……不如蔡驸马?吾怎么听闻蔡驸马在杭州、应天也还要向我朝匠人学习铸造之术呢?”

廖刚心下愈发苦涩,他怎么可能知道蔡鞗身体里藏着另一个灵魂?又怎知蔡鞗虽不懂铸造,见识却远远超过这时代任何人?

听着官家话语的不满,廖刚也只能强将心下苦涩压下,抱拳苦笑道:“臣不知蔡驸马从何处学得匠造之术,也听闻蔡驸马在杭州、应天寻了些匠人讲授匠造之术,只是……只是……”

“只是”半天也没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赵佶焦躁道:“一个三五百斤火筒子竟然要向朝廷讨要十万贯,三五百斤铜何时价值如此之多了?工部必须尽快弄出那火筒子!”

廖刚无奈,只得抱拳答应。

“诺!”

君臣两人答话,他人并未插嘴,只是用着目光瞥向低眉如同睡着了的蔡京,心下暗骂着蔡家小儿太过贪婪。

依照政和重宝钱币重量,一斤铜可铸造八十枚铜钱,但此时的一枚铜钱当十钱使用,而此时的一贯钱是七百五十钱,一斤铜也就价值一贯多点,三百斤小炮也就三四百贯银钱,蔡鞗开出的价钱却是八万贯,应天在此之上又加了两万贯,也就是十万贯一门小炮,赵佶哪里会愿意接受如此之高价?

赵佶不愿意被蔡鞗坑钱,更不愿意被小混蛋卡脖子,在得到“火筒子”的第一时间里,便下令工部仿造火炮,但仿造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不是宋国匠人技术不好,匠人有高超的铸造技术,但……蔡鞗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或许用一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话语更为适合宋国高超匠人。

宋国匠人技术高超,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宋国人从上至下崇尚奢华,大多转而铸造精巧饰品,另一方面宋国兵卒不给力,无法打通丝绸之路,无法大量得到铸造火炮最为重要的一种材料——石蜡。

宋人的铸造有砂模铸造,主要铸造一些小巧或是实心的物件,诸如铸币、盔甲、刀枪箭矢……也有类似失蜡铸造,诸如铸造寺庙巨钟,以及廖刚嘴里类似喇叭似的的霹雳炮,等等……

类似失蜡铸造并非是失蜡铸造,失蜡铸造是用石蜡做出需要铸造的物件形状,然后用泥沙细细填充,之后用融化金银铜的汁液注入,一次性可铸造成型。而宋国虽也能从西夏人手里购买些石蜡,但石蜡的价格很贵,只是用于皇室与贵族照亮使用,别说一时想不到用石蜡铸炮,即便想到了估计也不会用来铸炮,也很难用于铸造重炮。

失蜡铸造火炮最是简单,但宋国缺少最为重要的石蜡材料,也只能采用传统铸造大钟的方法,先弄出内范、外范,通过留有孔洞往内范、外范之间里的空隙注入铜汁,以此来铸造火炮。

这种铸造方法与失蜡铸造类似,石蜡做出的火炮模型等若与内范、外范空隙,高温铜汁浇灌时,因有石蜡缘故,铸造出的火炮不易产生气泡、断裂情形,成功率高,没了石蜡,只是单纯的内范、外范之间的空隙,几乎很难铸造出合格火炮,即便铸造出来,看着很好,试炮却因内部有气泡、断层而炸膛。

传统法子铸造铜钟无碍,铸炮却不成,至于宋国需要多久来解决浇筑时产生的气泡、断层,蔡鞗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砂模铸造同样也能用于铸炮,但同样也是困难重重,砂模铸造小物件较为容易,铸造大型物件时却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砂模铸造往往铸造的实心物件,即使铸造出了铜炮,也要拥有精密度更高的车床强行钻出炮膛,而这在明清时也还没有使用,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代运用?

除此之外,也不是没有其他方法造炮,诸如先压制个或铜或铁的铜皮、铁皮,将之卷出管子,然后用焊接了的通红铜圈、铁圈一个一个强行套入管子上,一层层的套上,最后制造出火炮来。

还有就是蔡鞗在大明岛上的热轧,泥范什么的全部改为精钢,浇入铜汁后强行锤压锻打……

铸炮看着简单,但对于此时的宋朝却很是困难,至于喇叭似的霹雳炮……那还是算了吧,即便蔡鞗上一辈子没摆弄过匠造之术,也知道火炮的尾端要比前端粗大、厚实,偏偏喇叭似的霹雳炮尾端很小,炮口却大的许多,初时他也很疑惑不解,后来还是想了明白,主要还是宋国的火药根本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只能呲花不能爆炸伤人,即便爆炸了,威力也小的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