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342章 宋国灾难的起始

六贼纨绔 第342章 宋国灾难的起始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广南穷苦,是宋国西南边缘之地,山寨之间易于发生冲突,广南人也因此是天生的山地兵,身为幢寨头人的阿侬很容易理解蔡鞗话语,闭眼在脑海里模拟了“西班牙大兵阵”后,咂嘴道:“没有长矛兵总觉得不怎么稳妥,娃你也说了火绳枪、火炮不能遭遇阴雨天,四个角兵阵使用火枪兵,若遭遇了阴雨天又如何?敌人手持坚盾,仅以咱们的弓弩兵厮杀,一旦刀盾兵临近,弓弩兵恐难敌手啊!”

阿侬想了下说道:“火枪兵需要背负长矛,遭遇了阴雨天时,可以转换一下,将弓弩兵居于四个顶角,手持长矛的火枪兵居于阵心,刀盾手依然环顾阵心四周,如此才能让人心安。”

听着老人话语,蔡鞗心下感慨赞叹果然还是老人狠辣,如此之快就看出了军阵的漏洞。

基本阵型确定了,只剩下的就是严格训练兵卒,确保军卒有足够能力使军阵运转自如,还有就是兵卒兵器的配备。

蔡鞗知道后世的“师旅团营连排班”编制,也知道《保甲法》下的都保、大保、保,知道宋军禁军的“厢、军、营、都”编制,自一开始就有些犹豫使用哪一种编制,或者混合在一起使用。

保甲军也好,禁军也罢,都是冷兵器下的编制,虽也有与火枪兵一般无二的站队演练,但终究还是有些区别。犹豫再三,蔡鞗还是采用了后世谁都知道的编制,一个原因是火绳枪是热兵器,日后也只会以火器为主要前进方向,第二个原因是大明岛远离宋辽万里之外,无论如何改变都是无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抹除与宋辽两国的某种痕迹,让新加入的辽国汉民能够彻底归心。

军营内一共有兵卒三千五百人,刚好满足军阵四个顶角一个火枪营、一个炮兵营,以及中军所属一个弓弩营、一个刀盾、骑兵营。再此之外,还要配备一个牛马车兵辎重营,如此一个“西班牙大方阵”兵团满编是五千人。

军队训练不需要蔡鞗担心,留下来的近卫军已经训练了年余,足以成为三千汉民兵卒的中坚骨干,有学堂学生担任教官,最为简单的站队什么的根本不需要操心,蔡鞗之所以待在军营,主要还是给自己学生弟子撑腰。

一个草棚,一张书桌,即使什么都不做,蔡鞗只是每日里坐在书桌前写写画画,不远处喊声震天的数千将勇就不敢偷懒耍奸。

蔡鞗人不大,却没人不知道他的狠辣,不仅鞭打了数百上四军禁军,砍了数千古越蛮人脑袋,连宋国宗室、官家也敢直面对怼,更何况里许外矿山上还有两三千凄凄惨惨的宋人矿奴为榜样,再加上前些日在戈壁沙漠试炮情景,数千兵卒哪里敢有任何不满炸刺?

大明岛有的是荒地,三刀犁很容易耕种,事先也早已储备了足够的食物,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每月一贯钱的军饷,在三千汉民来说,无非是每日站站队、跑跑步什么的,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蔡鞗一人压住了近卫军,近卫军每日里都要在矿场跑步一圈,又压的宋人不敢动乱,至于寨子里老人们的争吵他才不愿过问呢!

这种日子一直过了一个月,直到根据兵卒演练情况重新调整军官后,他才带着熔炼的钢锭返回寨子,再次躲入作坊为兵卒打造兵器。

刀枪箭矢,以及所用的简单胸甲都不是很难,只要磨具制造出来进行锻压、打磨即可,唯一麻烦的是火绳枪、火炮以及隶属于炮兵的蝎子弩,这些才是较为麻烦的事情。

七年来的摸索,蔡鞗也从工匠学徒达到了顶级大匠程度,并不是说他比一般的匠人强了多少,而是比一般匠人多了一项“设计”技能,这又恰恰是大匠必备的技能。或许做不出远超他人精良器具,但他见识过太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器具,也知道些常识性原理,再加上搜刮来的这个时代顶级匠人智慧,一般的困难并不能成为真正的障碍。作坊、学堂、军营、矿山、硝石场子、船厂仿佛成了他的全部,他人最为重视朝堂权利反而最不被他重视。

平淡而又忙碌的日子一天天在指尖流逝,近两百艘大船沿着琉球沿途岛屿进入倭国海域,一阵威慑后转入金银岛,一嘴火疮的萧嗣先正不知该如何将挖了的金银送回辽国呢,见到亲外甥女来了金银岛,大喜!

金银岛有着无数金银,蔡鞗却将如此一座金山银山送给了辽国,就赵佶和朝堂一干贪婪大佬们的性子能满意才怪了呢。明着不敢轻易触怒辽国,不愿辽国注意力转而向南,更愿意辽国与女直野人死磕到底。明着不敢封锁登州渤海湾,不代表私下里不能借助他人之手,将消息送入完颜阿骨打耳中后,私下里又用大小五十艘船只换得了女直人五百匹战马,金国也因此封锁了整个渤海湾,禁止任何辽国船只进出。

按照老祖宗的兑换价值,一匹上好锦缎换取一匹战马,若是蔡鞗名下哪个敢用五十艘船只换得五百匹战马,估计会被他装猪笼里沉塘了,但在宋国却算不得什么,也不仅仅因为金银岛的事情,更多的还是因为一个名叫赵良嗣的辽国汉臣。

赵良嗣原本叫马政,原本属于辽南院名下官吏,后来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被罢了职,政和元年童贯出使辽国,马政改名李良嗣私见了童贯,也就是“联金抗辽”的开始,随后又被赵佶因出使金国带回金国使臣而赐国姓赵,自此也就成了朝堂上新贵赵良嗣。

自政和元年童贯得了赵良嗣后,宋国朝堂上就一直争论着是否“联金抗辽”之事,争论了好几年,在赵佶支持下,朝堂上“联金抗辽”声音逐渐占据上风,而蔡鞗不知道的事,当他勾结辽国,耶律延禧率兵威逼宋廷后,赵佶愈发坚定联金灭辽之事。

先是政和七年,登州知州王师中以投靠的辽汉民高药师、僧朗荣为使臣过海试探,结果高药师、僧朗荣畏惧怕死半途跑了回来。

其后政和八年,因董庞儿于辽南京反叛,其后声明投降了宋国,再加上辽北又正值大旱,二十万饥民于辽中京反叛,原本因高药师、僧朗荣怕死半途跑回来而暂熄了念头的朝廷,见到辽国先是丢了辽东京,又不断发生反叛,熄灭的希望火焰骤然升腾起来,赵佶再令朝臣讨论“联金灭辽”之事。

官家示意,太师蔡京、左仆射王黼、太傅知枢密院事童贯、梁师成、李良嗣等数十大臣纷纷上书联金攻辽,太宰郑居中、知枢密院事邓洵武十余大臣皆激烈反对,终了赵佶还是遣赵良嗣、呼延庆、高药师再次出使金国,同年十一月,金国使臣李善庆、小索多、布达与李良嗣等人返回开封。

自赵良嗣(马政)归宋后,宋国朝堂犹豫着是否“联金抗辽”之事,但双方并未真正接触,直到宋国将船只半卖半送给了女直人五十艘大小船只,直到赵良嗣带着李善庆辽国使臣回到汴京开封后,双方才真正建立了联系。

但是,政和八年辽北大旱,因女真野人攻占了辽东京造成的流民或南下逃入辽南京,或向西逃亡辽中京,而逃亡辽中京汉民、熟女直、渤海女直、黄头女直被阻在了辽金两军夹界的锦州、显州境内。

辽金两军争锋之地,辽国特殊兵制下,辽军本就没有什么辎重,不抢这些逃亡的饥民就不错了,又哪里有多于钱粮救助大旱下的这些逃难饥民?

张高儿、安生儿、霉六哥先后反叛,女直人以不足万人吞下整个辽东京,正如以蛇吞象,短短时间内很难消化掉整个辽东京,故而并未趁机资助张高儿、安生儿等人攻辽,而是借此逼迫辽国放弃整个辽东之地,承认金国为兄,并予以赔偿等十项要求。

正值辽国内忧外患时,耶律延禧不得不被迫答应,并遣使入辽。

宋国初时并不知情,等李善庆等金使被朝廷册封了官吏后,辽金和谈才传入开封,辽金双方都和谈了,赵佶也不敢再言什么宋金两家分辽之事,毕竟一旦和谈,辽国恼怒宋国背后阴算,转而南下可就成了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