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25章 朝廷的头大

六贼纨绔 第25章 朝廷的头大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刘老,小心护住那个汉子。”

蔡鞗指向被衙役们按住的汉子,看着皮鞭雨点落在抱头惨叫汉子身上,心下有些不忍。

“三郎,去看一下。”

刘一刀吩咐了声,刘邡点头大步走向混乱人群。

“少主,此处风大,咱们还是回吧?”

蔡鞗双眼始终看向还在争吵的人群……

“嗯。”

码头不止海瑞商号一家,一大早装卸货物商贾很多,所有人都远远看着混乱一幕,没人上前劝阻,更甚者再次远远退开,眼角瞥过人群指指点点,听着嘲笑讥讽,心下更是没了丁点想要游逛**。

或许看出了他的不喜,刘一刀心下暗自叹息,在旁轻声劝解。

“少主莫要太过担忧,等朝廷放开了盐禁,允许了商贾们买扑盐巴,运夫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蔡鞗一阵沉默……

“盐场买扑也只盐场一事,除非朝廷禁榷的盐、酒、茶叶、药品、香料、矾、醋、铜、铁、锡、铅、粮食、纺织品、煤……所有行当全部放开,否则,征役依然会存在,也依然是眼前情景。”

蔡鞗又是莫名灿烂一笑。

“官府可不是善人,免费的劳力是不会不用的,官员也不会放弃使用免费劳力赚钱的机会,当然了,朝廷能解开了盐巴禁榷也是不错的。”

听着这番话语,刘一刀一阵苦笑。

“少主说的是,想完全根除征役是不可能的。”

蔡鞗默默走在干硬泥土道路,许久才一声叹息……

“对外打仗,官府临时征役也属合理,因为没了军队保护,百姓就要遭受兵灾,一旦国破,侵入的敌人不会有丝毫怜悯,事关所有人生死,征役合理……”

“少爷,若不征役,朝廷没赋税给官员,给军卒,朝廷会乱的!”绿桃突然开口。

蔡鞗张了张嘴,想要训斥,又无法辩驳,每年过亿贯银钱消耗,可见对运输造成多大的压力,稍有疏忽就会出了大问题。

见他无话可说,绿桃得意摇晃着丫鬟小辫,见众人沉默,蔡鞗很是拽了下晃眼恼人小辫,却未注意刘邡带着个鼻青脸肿汉子来到身后。

“有因就有果,兵荒马乱时,百姓无法耕种,粮价一日十变,这些非常态且不提,汉之景帝时,一斗谷价值五钱;唐时贞观之治时,斗米两钱,即一石谷二十钱,开元盛世时,两京斗米不过二十文,即一石谷二百文。”

蔡鞗又拽了下搞笑发髻,笑道:“今时呢?今时一石谷价一贯!同样太平年间,为何今时之价五倍于前朝?”

绿桃一再被拽动发髻也不敢反抗,听着他反问,竟有些呆愣,有些想不明白了。

“少爷,为什么啊?”

蔡鞗很想再拽下发辫,最后还是放了她。

“为什么……有很多原因,隋朝时死了太多人,唐朝时地域宽广,人少而地多,粮价自然也要低上一些,反之,大宋朝粮价就要稍微贵上一些,但这也只是其一。”

“上等田,夏税,上等田征钱两百文,秋税,征粮两斗两升,依照一石一贯钱计,合计四百二十文,另有每石加耗两斗,一亩上等田,产四石粮,即加耗八斗,即加耗八百文,另有二十文头子钱、二十文农器税、两斗纳一升义仓税、五十文的牛角牛筋税、一斗税粮纳五十六文的脚费税……合计要纳两千一十文,也就是两贯钱。”

“一亩上等田,江北一年只一季,产四石粮,赚取两贯钱,江南稍好些,良田一年两季,产八石,赚取六贯钱。”

“一亩上等田税赋两贯钱,还有平日里一年十二斤,每斤四十五文的盐巴钱,还有油盐酱醋茶柴,身上穿的衣物,屋舍、孩子们读书的费用、婚嫁迎娶、生老病死……若按照开元时一石两百文粮食售卖价格,百姓只能自个找个歪脖子树。”

绿桃年岁太小,平日花费都是府里直接发放月例,远不似苏氏身边四大丫鬟每日里与账册打交道,自也不明白这些,刘一刀、孟费等人却沉默不语。

“税赋太高,势必会造成物价上涨,不涨价,百姓就没法子活下去,粮食产出无法满足百姓养活家小,怎么办?只能另想他法,帮人做工赚些银钱贴补家用,只能打家劫舍干些无本买卖,只能想着法子避开官府干些违法之事,仁义道德再大,还能大了肚子?”

……

“哼!”

一声冷哼传入众人耳中,蔡鞗不由回头,正见六尺有余汉子怒目相视,一身粗麻短衣下并不是很强壮的身体,但他知道,粗大骨节和黝黑肌肉很有力量,只有常年重体力下才能有如此扎实肌肉,汉子没有躲藏满是泥污赤脚,用着手臂恨恨擦拭嘴角一丝血迹,怒目圆睁与他对视。

“朝廷可有给了百姓活路?”

蔡鞗一阵沉默,又摇了摇头,叹气道:“有因便有果,因因果果,是是非非谁又能说了清楚?百姓有百姓的苦楚,朝廷亦有朝廷的难处……”

见汉子欲要张嘴怒怼,蔡鞗忙摆手阻止,说道:“你日子艰难,小弟相信你并非是个疏懒奸滑之人,日子艰难肯定有朝廷原因,但世界就是如此,大环境下,每个人头顶上都顶着个朝廷,依然还是有富者、贫者,即使之前小弟所言盛世汉唐之时也是如此,无论到了何时,因出生时家世,因勤奋,因头脑,因境遇……等等的不同,依然会存在些穷人、富人,这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蔡鞗叹气一声,苦笑道:“小弟蔡鞗,当朝太师之子,不是小弟为朝廷辩解什么,事实就是事实,有些情况根本没法子解决,比如一百二十万军卒。”

“八十万禁军,俸分五等,一等月俸千钱,五等钱三百;厢军四十万,俸分三等,一等钱五百,三等钱三百。且以最低三百文计,共计四百三十二万贯。”

“每一卒,月粮两石米谷,一百二十万卒,需粮两千八百八十万石,即两千八百八十万贯。”

“除了饷银、月粮外,尚有油盐酱醋茶、春秋各有赐衣两套、戍边补助、郊祀赏赐、节日津贴、柴炭钱、雪寒钱……此项年耗千万贯。”

“此等军卒衣食住行消耗,合计四千余万贯,这些只是养活一百二十万军卒,另有诸如兵甲器具尚未计算在内,仅一百二十万军卒,每年就要花费六千万贯,这些只是军卒。”

“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五中队为一大队,一个大队设押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傔旗五人,即一大队有将十一。”

“两大队一都,五都一营,五营一军,十军一厢,两厢一大军,仅大小将领就有数十万,即使最低级的小队队正,待遇总不会还是三百文月俸吧?”

“还有官吏呢?还有勋贵呢?真宗元禧五年,岁入一亿五千零八十五万贯,支一亿两千六百七十七万贯;仁宗皇佑元年,岁入一亿两千六百二十五万,出所无余;英宗治平二年,岁入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支一亿两千零三十四万,亏空一千五百万贯,至此,朝廷年年亏空……也就有了后来的熙宁变法,以及后来多次更易盐政之事。”

蔡鞗看向傻了眼的汉子,无奈说道:“大宋朝每年赋税低于一亿两千万贯,也就是少于一万万两千万贯,朝廷就要亏空,这也是因何老蔡太师将雇役改为征役,因为朝廷要节省;为了增财补窟窿,又弄个‘一钱当十钱’屁事……”

“当然,亏空也不是百姓的事情,是朝廷自己拉屎不擦腚,责任在朝廷,之所以说这些,还是想与这位大哥说清楚些缘由,有时候吧……胳膊拧不过大腿,朝廷的大帽子扣下来,咱老百姓不戴着又能如何?难不成起兵造反?咱打得过朝廷一百二十万兵马?”

蔡鞗伸手,想从衣兜里掏出些银钱,结果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银钱,又苦笑将小手伸到绿桃小管家面前。

“这日过得,除了一身好看些的衣物,兜里干净的还不如这位大哥呢……”

“拿钱!”

蔡鞗很是霸气,绿桃小嘴一噘,将小钱袋拿了出来,正要查看里面有多少铜镚、铁镚,却被蔡鞗一把抢了过来……

“少爷,有好几两银子呢!”

绿桃大急。蔡鞗却是看也不看随手扔到汉子怀里。

“干了活,就要有所得,小弟还没有老蔡太师的头大,也没本事废了朝廷的规矩,这些算是你们的赏钱,权当小弟请大家伙饮杯酒水,日后,但凡海瑞商号名下船只,也依此规矩,直至朝廷给大家伙发放工钱为止。”

蔡鞗叹气一声,转身走向不远处的车子。

“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