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248章 官家要亲自敲打(上)

六贼纨绔 第248章 官家要亲自敲打(上)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蔡鞗一阵大骂,黄文功不敢再瞎嚎,尽管他也不明白,却也听出了些门道来。

要说宋朝自太祖时,总体来说都是极为节俭的,历朝历代也无直接拿俸禄的皇帝,宋朝便是个特殊,皇帝每月皆由左藏库发放一千两百贯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所用宦官最少的一个朝代。

神宗时,宫廷用度九十万贯;仁宗时三百万贯,但到了当今时,骤然涨到了千万贯,有些是赵佶扩建了宫廷建筑,有些是增加了内宫人员,还有就是当今官家喜欢奢华,喜欢花石。

神宗病逝,年仅九岁的哲宗登基,太后向氏垂帘听政,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并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

旧制恢复,元祐党人大获全胜,但是赋税田地减少和冗官冗兵造成的赋税不足以用是现实,再加上哲宗逐渐年长,作为王安石改革派继承者的章惇上位,改革派的熙宁党占据上风,但哲宗的病逝又起了风波。

哲宗的意外病逝并未留下哪个弟弟登基为帝,嫡母向氏无子,余者只有哲宗的亲弟弟简王赵似和同父异母的端王赵佶有资格。

哲宗生母朱太妃、改革党章惇支持赵似登基,尤其是章惇极其反对端王赵佶上位,认为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守旧派的向太后则坚决支持赵佶上位,又因为章惇的强势引起大小蔡,即蔡京、蔡卞兄弟的不满,转而支持赵佶,结果自不用多言。

赵佶登基后,因让向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元祐党人继续霸占朝堂,因此士林皆流传赵佶贤名。向太后死后,赵佶便示意蔡京弄出了元祐党人碑,一举清理了朝堂所有制约自己的元祐党人。

向太后偶有感冒,病情却被一拖再拖,朝臣私下里也有猜测是赵佶故意为之,又如此心狠手辣弄了个元祐党人碑,一举干掉所有支持自己登基之人,如此狠辣也让他获得了远比神宗、哲宗更多的权威,原本前代官家一旦提出修建宫室,或改革派,或守旧派都会提出些反对话语,赵佶先是争夺地位时,干掉了朱太妃、章惇改革派的顶梁柱,之后又抬手驱逐了所有守旧派,再加上蔡京的倾力支持,整个朝堂哪还有人敢反对?

大宋朝早先几代帝王,或自律,或因祖制,或因朝臣反对浪费,皇宫都未有多大改变,宫女、宦官也未有增加了多少,关键是赵佶手段高明,把熙宁改革党、元祐守旧党全都抬手收拾了一遍,嫡母向太后死的不明不白,庶母朱太妃因皇位之争而落势而病逝,之后又是逼迫皇嫂昭怀皇后刘氏上吊自杀,如此狠辣手段,远胜之前各代官家,即使蔡京也不敢明着反对,后宫一再扩大,耗费与日增多,也达到了恐怖的千万贯之多。

看客看着“千万”与“九十万、三百万”相差太多,其实有时并不能如此简单的认为“千万贯”就是真金实银的花掉千万贯银钱。

宋朝前代官家都较为节俭,甚至需要朝廷支付俸禄,用来向天下表明心迹,也因此皇宫大内根本无法与各朝皇宫相提并论。

赵佶娶了太多女人,再加上神宗、哲宗遗留下来的宫妃,如此狭小皇宫又如何居住的下?许多嫔妃不得不与宫女一般打通铺,想着扩建宫室也算正常,而前代未有扩建,到了他时需要扩建,花费自然就要多些。

每年都会由各府县岁贡,百十年积累下,左藏库中也堆满了金银玉器,一旦拿了出来,也算是花费了,这些金银玉器什么的价值就没具体价格,看着千万贯花费是有些吓人,实则上并无花费这么多真金白银,再如何也要高于前代官家。

宋朝一年赋税也才一亿多点,每年却耗费一亿两千万贯,官家赵佶一家就要用掉十之一二,即使蔡京强压着百官文武,私下里又怎能满意官家每年从府库里拿取数百近千万贯?

话又说回来,若官家不从府库里支取,或是从外补足,不占用国家财富,如此官家再如何奢靡,他人也休想说了个不字来。

蔡鞗恼怒训斥,黄文功、高俅、蔡翛都听出了些隐意,也不再理会蔡鞗带着人又一次跑路,甚至习惯了百十骑在外游走伴随。

在应天城外见了一干世子外,穿城而过也未有哪怕一家王侯、官吏迎接,对此蔡鞗也毫不在意。离开应天向北,若是春暖花开时,百十骑只需疾驰三日便能进入开封,而他们护着马车足足用了小半月,直至腊月底,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蔡鞗才见到自己娘亲。

未有见到苏眉阿娘时,蔡鞗以为会是成年人之间的见面,虽兴奋也不会变成这般,几乎是奔跑着冲入苏眉阿娘怀里,直到察觉头顶的轻柔抚动,听着“我儿瘦了”话语,才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只是个孩童。

出城迎接的不仅只有苏眉阿娘,蔡鞗虽也有了十岁,还只是个少年孩童,身上却有着“南洋都护”一职,入京述职自也要有枢密院官吏迎接,不仅有枢密院官吏,因应天各王府送了五百万贯岁贡,礼部官吏也不得不出城。

蔡鞗可不管什么枢密院、礼部,拉着苏眉手臂就要自顾自离去,身着藏青色的宦官上前。

“蔡驸马接旨。”

蔡鞗一愣,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得不跪地叩首。

“朕膺昊天之眷命……”

蔡鞗不认识何诉,听着毫无营养话语……

“钦此!”

何诉将圣旨宣读了一遍,蔡鞗也没二话,叩头就拜。

“臣领旨!臣必克己守礼,不敢再肆意妄为。”

蔡鞗起身接过圣旨,正要准备与苏眉娘亲离开呢,何诉笑道:“小都护虽年幼,尚还未与帝姬成亲,却也算是我朝驸马了,日后还请驸马照顾老奴一二才是。”

蔡鞗眉头微挑,心下最是不乐意听到“驸马”两字,但被不羞黄文功一路“驸马爷驸马爷”的鬼哭狼嚎,也有些麻木了,但还是对不熟悉的何诉开口有些本能的不悦。

苏眉知道儿子不愿成为驸马,心下叹息,还是上前拉住他手臂,笑道:“我儿自麻逸国归京,总是要入京向官家谢恩的。”

听着娘亲话语,蔡鞗心下没由来的一阵不安,他只是一个可恶小子,与赵佶又不熟,按理说,怎么着也应按照镇守在外将领述职规矩,先在枢密院报备,枢密院大佬们先来一通“杀威棍”后,先由一干大佬来一场质询会、批斗会啥的,最后才是入宫谢恩啥的。

宋朝与前朝汉唐雄风不同,自立国时便用文官压制武将,蔡鞗虽年幼,虽外人不怎么在意他跑到别人地盘为边将,可再如何也是“都护将军”不是?理应先被枢密院狠狠敲打一番,怎么变成了官家亲自面见了?

通常来说,皇帝不是不能第一时间面见镇边大将,但这一般都是极为亲信将领,也因官家亲信,无形中会提升武将地位,换了强汉、盛唐之时,镇边大将刚回京就跑到皇帝面前也属正常,但素来压制武人的宋朝就不正常了。

蔡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又哪里知道,赵佶根本等不得童贯、郑居中狠狠敲打,得知混账小子竟把自己花费了二十万贯银钱的石头砸了,心下那个恼火就别提了,决定亲自出手,狠狠教训一顿混账小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