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167章 合作社(中)

六贼纨绔 第167章 合作社(中)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蔡府门外孙、苏两家人正焦急等待,各家一波又一波进入蔡府,得到的消息却让各家族担忧,他们已经从官府得知了确切消息,小五衙内肯定是要去开封的,可苏眉却要留在杭州。

各家忧虑,一波又一波试探,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见到孙邃、苏仁礼走出蔡府,苏仁嗣率先上前。

“眉娘可有原谅了我苏家?”

苏仁礼摇了摇头,正待开口,一旁的孙邃冷哼道:“也就小五衙内仁义,换了他家,不将无情无义之人扔出府门就已经不错了!”

“哼!”

孙邃冷哼,一身素白书生装的孙文烁上前,一手搀扶着族叔,一边说道:“叔父说的是,杭州城无人不知蔡府对苏家的照顾,自家愚蠢,承认画押了与妖人勾结,家财被官府充没也是活该,那苏瑞更是令人不耻愤慨,苏家已经画押了勾结妖人之事,小五衙内还是救了苏家老小,不感激也就罢了,竟与贼人一同当街刺伤小五衙内,如此无情无义之家,竟还能无耻前来……”

孙文烁一脸的不屑厌恶,孙邃再一次看向老脸涨红却一言不语的苏仁礼、苏仁嗣。

“小五衙内仁义,有些老不羞却一而再再而三拿血脉亲情作胁,哼!但凡稍微有些羞耻人家,也知道十夫人,也知小五衙内不欠苏家任何恩情!”

说着,孙邃又训斥起孙文烁来。

“日后不许与苏家有任何往来,之前的婚约就此作罢!”

孙文烁一脸正色道:“侄儿明日便让人退了苏家婚事,不再与无情无义人家往来。”

孙邃、孙文烁当着苏家人说着悔婚,又恼又怒,却又无法上前理论,默默相互搀扶着回到苏家人群中。

孙邃一点都不可怜两人的凄惨,若非是他们,自己家族又怎会落得如此艰难困境,族叔又怎会死在狱中?心下愤恨,但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伸手拉住孙文烁衣襟,孙文烁忙将身子低了些,将头颅凑近了一分。

“小五衙内欲要组建江南商会,十夫人为会长,另从各家和佃户中选出两名副会长和七人执事,现在就去各家,就说……孙家已经答应了小五衙内,将在江南商会承担更多责任。”

孙文烁有些不解,不明白蔡府组建江南商会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见他呆愣,孙邃顿时有些恼火,又一把将他拉到近前,简单说了几句,一脸阴沉看向苏家人围着的苏仁礼。

“小五衙内给了苏家两个条件,叔父绝不相信苏家会甘心为奴,定然会选择拆借银钱,定然会设法成为执事,买下江南商会田地所出份额……”

“凭什么?!”孙文烁登时急眼了,不等孙邃话语说完,急眼道:“依照叔父所言,江南商会名下田地,皆是小五衙内低价自我等各家购得田地,与苏家又有何干系?苏家的田地都已被官府充公,苏家想要成本价值购得田地产出,也应该去寻官府才对!”

孙邃心下哀叹不已,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可一想到无耻老儿……

“小五衙内还是太心软了,就算小五衙内答应了老不羞,各家也绝不会坐视自家产出被苏家生生分出去的!”

“先不提苏家,自有各家不满应对,但孙家必须要夺得江南商会副会长!”

孙邃一通粗略解释后,孙文烁立即明白了江南商会副会长又将意味着什么,孙家一干人围拢在一起,没多久,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狂奔而去,与此同时,苏家老少围在一起却争执不断,一个是“十万贯”银钱借贷,一个是成为“家奴”般附属家族,一干老少顿时争吵了起来,当苏仁礼将江南商会事情说了出来后,争吵成了一面倒,与孙邃猜测一般无二,苏家将全力争夺江南商会话语权。

宋朝是个商业为王的时代,与着各朝有着截然不同的土地政策,国以农为本,盖因农业是所有一切的基础,是所有产品最初原材料,至少在没有巨轮,没有海外注入难以计量粮食前是如此。

正因土地是稳定之基,各朝代都是尤为重视土地所有权一事,尽可能的避免土地大量流入少数人手中,但宋朝根本不禁止百姓相互吞并田地,而且高赋税加速了土地的流失。

行商、坐商税赋政策,以及各州县义勇军私自设立的关卡也间接加速土地的流失,因为商贾无法通行数个州府,因为大多数商贾只能在当地售卖自产货物,因为商贾依托于田地产出,因为成功的商贾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低成本货物,因为……

太多的原因,太多的原因迫使着商贾不得不大量吞并田地,越是成功大商贾,拥有的田地越多,整日听着苏眉说着这些闲事,蔡鞗自也清楚这个问题,数月间吞下无数田地,各大家族即使还有些现钱,没了低成本的田地产出,倒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冬梅低声说着江南商会事情时,苏眉站在窗前许久,脑中满是月前母子两人的对话……

“看似大宋朝繁荣,百姓富庶,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民富国强,而是朝廷高赋税之下,普通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竭力创造财富,这才显得繁华富庶。”

“官府通过行政手段,通过税赋形式垄断了各行各业,但有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市井百业最终还是建立在田地产出的粮食、茶桑之上。朝廷通过夏税、秋税获取巨量的田地产出,而赋税只是田地产出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可若所有田地被一人或一家所得,情况就不同了。”

“一人或一家占据了苏杭,或占据了江南所有田地后,控制了整个江南稻谷、茶桑,也就捏住了整个江南的命脉,成为了事实上的江南王,而这绝不是朝廷所愿意看到的,日后各种打压在所难免,为了避免最坏情况,最好的法子就是将田地卖与各家,以低买高卖狠狠赚上一笔,但相应的,这些田地上的佃户定会面临各家更多的打压,各家商贾必会以此拆东墙补西墙,与朝廷一般无二,必会想方设法,从佃户身上补足各家损失,而这不是孩儿所愿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