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向癌挣命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虚假歉意

向癌挣命 第一百二十九章 虚假歉意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22 13:09:44 来源:笔趣阁

岁月深沉,时节如流。春节前夕,病人一拨一拨地出院,只要病情许可,蒋湘峰都会允许病人出院。过年了,谁都想跟家人团聚。平时拥挤的病房,就有些心宽体胖的感觉,空荡荡的。

病人少了,查房却并不轻松。留下来在医院过年的病人,病情都很重,有的病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能不能过完这个春节,都很难说。

蒋湘峰带着苏夏荷逐一查看病人,比平时更多了一份伤感。作为肿瘤内科主任,他的伤感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类认识疾病局限的悲怆。有时候,蒋湘峰觉得自己虽然被称为专家,在一些疾病面前却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想办法控制癌细胞扩散,减轻癌痛,不免有些沮丧。

蒋湘峰发现,病区走廊上,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时朝他张望。蒋湘峰断定,这是某个病人的家属,一定是为了等他,内心焦急,却不愿意打搅他,所以,才会以一种莫名的表情看着他。

蒋湘峰径直走到年轻人面前,问:“请问你是在等人吗?”

年轻人彬彬有礼地问:“我在等蒋湘峰主任,请问是您吗?”

蒋湘峰点点头,说:“我就是蒋湘峰。请问你是……”

林大翔走出病房,对年轻人说:“儿子,这位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蒋主任,给蒋主任磕个头!”

年轻人要跪地磕头,蒋湘峰赶紧拦住,说:“老林,磕头这事做不得咧!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我受不起这么大的礼节。”

年轻人不再坚持磕头,而是改为作揖,说:“谢谢蒋主任和医生护士们对我父亲的精心治疗!要不是你们,我父亲恐怕难以逃脱这一难,是你们为我父亲挣命了!感恩好人!”

蒋湘峰这才弄明白,这位就是林大翔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谈话中,蒋湘峰得知,林大翔住院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来医院看望,是在发奋读书,他已经考取了顶尖医科大学的研究生。他为年轻人的上进和奋斗感动欣慰。

林大翔的儿子是来办理出院手续的。他是乐华抗癌基金会救助的第一个病人,出院的时候,王春兰也到病房来了。

此时的王春兰,行为稍有不便,但她必须到场。帮助人是快乐的,看到基金会救助的病人能好转出院,她也很高兴。至少,她见证过、帮助过一条生命走出死亡威胁。

感恩的、客气的话,林大翔和儿子说了一遍又一遍,把自己都说哭了。

林大翔说:“家里那么穷,我偏偏又得了这种病,真的想死了算了,就想到上吊自杀。幸亏医生护士把我救回来了。如果我那天死了,你就冒得我这个爹了。”

林大翔的儿子眼泪汪汪的,说:“爹,相信我,会将这个家照顾好的。只要你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们家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

蒋湘峰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蒋湘峰说,一定要准时吃药。一定要注意营养,少食多餐,高蛋白饮食。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干体力活。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过完年,就来复查……

蒋湘峰自己都不知道哪有这么多话说。他想,也许这是一份感情,一份期待,一份希望。希望这个家庭,能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走出困境。

王春兰被感动得直抹眼泪,她对林大翔说:“能尽一份力帮助你,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事情。我愿意,尽自己的能力,把基金会办好,帮助更多的人。”

王春兰又掏出包里所有的钱,塞到林大翔的儿子手里,说:“回家过年,总要置办年货,拿着这些钱,热热闹闹过新年。”

林大翔的儿子执意不要,推来推去,蒋湘峰说:“小林,收下吧,别辜负了王老师的一片心意。你将来当了医生,有能力了,希望你也能尽力帮助更多的病人,回报这个社会!”

林家父子俩,被这份温情感动,泪水涟涟,一步三回头,离开了医院。

送走林家父子,欲与王春兰握手告别,王春兰却对蒋湘峰提出了一个要求,她想与他说说话。蒋湘峰感到惊讶,他觉得除了工作上的事,自己没有过多的话和她讲。自从他撮合她和郭子敬结为夫妻,他们之间再无工作之外的交集。

王春兰的眼神里有一种祈求,她说:“我知道你会感到唐突,但我确实有很多话要跟你讲,请你务必抽时间让我把话说出来,要不然我憋得难受。”

蒋湘峰不知道王春兰到底要说什么,搪塞道:“我还要查房,要不改天,我把郭主任约出来,有什么话,我们三个人当面说。”

王春兰断然否决了蒋湘峰的提议,笑着说:“这些话,我只想对你说,不过,你别想歪了。”

蒋湘峰的心里释然。别想歪了?我能想什么歪事?话说得这么明白,他也不好再拒绝,安排苏夏荷接着查房。

在蒋湘峰的办公室,王春兰单刀直入,问蒋湘峰:“蒋主任,你对郭子敬了解多少?对冯萍萍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难倒蒋湘峰了。他对郭子敬,其实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谈不上深刻的感觉。对冯萍萍,更不了解。他在想,王春兰突然问这个问题,是不是跟上次王春兰殴打冯萍萍有关?他说得很谨慎:“我没有明白你问这句话的意思。能说得更直白一点吗?”

王春兰说:“你明白我问话的意思。上次,我在导管室门口打了冯萍萍,哪知郭子敬那个晚上真的在做手术,可是,我还是怀疑,他们之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蒋湘峰向来不喜欢打探这种八卦新闻,什么谁和谁好上了,谁和谁散了,谁家两口子吵架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蒋湘峰一直都是绕着走。蒋湘峰一头雾水,问:“你怎么会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不喜欢八卦新闻。”

王春兰说:“蒋主任,我不是问八卦,也不喜欢八卦。我是敬重你的人品,才想问问你,怎么评价我和郭子敬的婚姻?当初,是你极力撮合我和郭子敬的。”

蒋湘峰想起蒋云剑说的那番话,市人民医院一个堂堂的科主任,搞什么拉纤保媒的事,与身份不相符。自己当时还觉得是做了一桩好事,没想到他们夫妻关系现在这么尴尬。也许,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残酷的现实,没有纯真的童话。

蒋湘峰说:“这件事,我想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了。你可能在自己心里,愧疚无数次了。我想,还是我出面,把郭子敬和冯萍萍约出来,最好你姑姑也在场,几个人说道说道,事情就说开了。”

王春兰觉得蒋湘峰说得有道理,同意他的提议,由蒋湘峰约人,时间就定在晚上。王春兰的意思,要过就好好过,要散就痛痛快快散,不要搞得夫妻关系别别扭扭,家庭关系别别扭扭,憋着难受。

晚上,大家如约而至。王江华是长辈,拿出长辈的威严,说:“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大家心里有想法,日子过得扭扭捏捏的,今天,我们请蒋湘峰主任做个和事佬,来给大家说和说和。”

蒋湘峰微笑着,欠欠身子,表示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王江华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事情,说开了就好。谁做得不对,首先道个歉,给个态度。”她瞥了一眼王春兰,问道:“王春兰,你有什么话想说?”

王春兰走到冯萍萍面前,伸出手,说:“萍萍妹妹,之前的事是我莽撞,冲动,不该打你,我道歉。”

冯萍萍的手轻轻地触了一下王春兰的手,就收了回去,说:“希望你的道歉是发自内心的。”

王春兰的表情有些僵硬,都是成年人,道歉的话不是轻易就能说出口的。王春兰这样表达歉意,却没有得到冯萍萍友好的回应,内心的不舒适感在翻涌。

蒋湘峰笑着说:“萍萍,人家王老师已经道歉了,说明她是发自内心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冤家宜解不宜结。”

王江华接过蒋湘峰的话,说:“萍萍啊,我们都知道你受了委屈,这里,我也替春兰求个情,希望你看在她已经怀孕的份上,原谅她这一次。”

大家都眼巴巴望着冯萍萍,好像她再不原谅王春兰,就是她得理不饶人了。她不愿意既挨了打又输了理,大度地说:“我接受王老师的道歉,但我希望这是再也不会发生。好了,我还要回家做饭给公公吃,先走一步了。”

任凭大家怎么挽留,都没能留住冯萍萍,她打开包厢的门,走进寒冬的夜色。

郭子敬就像看客,好像这一切都与他没有关系。他的表情木木的、淡淡的,就像看着一场毫无生趣的话剧表演。

冯萍萍一走,王春兰长舒了一口气。她知道,冯萍萍的心里根本没有原谅自己。但是,这就是安排给郭子敬看的一次礼节性安排。她希望能通过今天的见面,达到两个目标:既让郭子敬对冯萍萍死心,也让自己在情义上占据主动。

王江华说:“记得上半年,刚开春的时候吧,我和蒋湘峰主任极力撮合子敬和春兰,希望你们能喜结连理,白头偕老,没想到,这结婚还没几天,就闹成这个样子。不愁吃不愁穿的,你们的日子怎么过成了这样?”

王江华的话振耳发聩。王春兰低下了头,说:“今天也没有外人,我也没拿蒋主任当外人,我就说几句心里话。之前,我总觉得,两个人结婚,就应该有自己的二人世界。总是跟老人不合拍。怀孕之后,又担心子敬在外面找人,就做了傻事。”

郭子敬不由得一声冷笑,说:“王春兰,你倒是一肚子花花肠子,我怎么就没看出来?我妈妈影响了二人世界?担心我在外面找人?你真会想!”

王江华打断郭子敬的话,说:“子敬啊,女人的心思敏感、细腻,特别是怀孕的时候,更容易猜疑,你这个当医生的应该清楚。按理,这些话,不应该由我来说。为什么走到这一步,有王春兰的责任,更有你的责任。当然,今天我们是来分析原因的,不是追究责任的。”

郭子敬惊讶地问:“有我的责任?我的责任在哪里?”

蒋湘峰笑着说:“郭主任,家庭生活是家庭共同的责任。我想,你是工作太忙了,跟王老师的沟通不够,或者说,有效沟通不够。所以,你的责任在所难免。”

蒋湘峰的话,让郭子敬沉默了。自己确实太忙,很多时候都没有顾及王春兰的感受。他常常半夜三更离开家,到科室看急诊患者,这当然是职责所在,却忽略了身边人的感情。

郭子敬对王春兰说:“春兰,看来,我确实有责任。是我不够细心。自己把太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对家人反而耐心不够。以后,我会注意你的感受。”

场面开始缓和。王江华趁热打铁,说:“子敬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现在又是春兰的丈夫,我的心思就是看到你们能和和美美过日子。你能意识到这一点不足,很好!”

蒋湘峰笑着说:“其实,家庭生活之中,没有对错,只有包容。夫妻没有隔夜仇咧!”

话说开了,心情就在这个雪夜舒缓地流淌,像这条古老的湘江河,不紧不慢地流淌,不管岁月如何更替,都没有停下追求大海的步伐。

郭子敬拉拉王春兰的手,说:“老婆,对不起,以后我会兼顾好医生和老公两个身份。”

王春兰笑了,好久没有这么开心地笑了。她说:“你马上要多一个身份:爸爸。你要对孩子负责!”

“好好好,三个身份,父亲,丈夫和医生!”郭子敬也笑了。

王江华说:“其实,你们还有一个身份,晚辈!记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好好珍惜吧!”

热腾腾的饭菜上桌,大家各坐一方,以茶代酒,举杯相碰,日子就融化在活色生香的吉祥之中了。

郭子敬喜欢吃鱼,鲈鱼鲫鱼鲤鱼草鱼石斑鱼,清蒸黄焖炖汤油炸,他都喜欢。他常说:知道我为什么聪明吗?因为从小就爱吃鱼。那神情,就像爱撒娇的小姑娘,惹得王春兰忍俊不禁。今天上桌的是,是黄焖草鱼。他喜欢用鱼汤拌饭,他的口头禅是:鱼汤拌饭,锅底刮烂。可见郭子敬对吃鱼有多么热衷。这才是普通人的活色生香。

郭子敬吃得津津有味通体舒泰,王春兰劝他:“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蒋湘峰看着羡慕,说:“能吃,证明身体好,身体的部件还能正常运动,是好事。”

郭子敬的手机铃声响了,是科室打来的。郭子敬接完电话,三下两下扒拉完饭,说:“慢点吃就没得吃了,抢救病人去了。”

郭子敬风风火火来到导管室,患者已经上台,术前准备已经做好,郭子敬穿上三十多斤重的防护铅衣,消毒,站在手术台前。

这个病人还只有三十岁。急性胸痛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倾向,与熬夜抽烟酗酒有直接关系。郭子敬沉着地操作,导丝到达前降支这根“罪犯血管”的时候,就像陷入了一口巨大的泥潭,无法前行。

在X光显影下,患者的血管闭塞,导丝却无法通过。郭子敬判断,患者前降支斑块脱落,激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血栓正在源源不断形成。

“取栓!快!”郭子敬迅速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情况,盲目放置支架,必然会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更多的血栓形成,必须紧急采取血栓抽吸术取栓,并使用溶栓药物。

一点点一团团白色的、红色的血栓凝块从患者前降支取出来,患者的脸色稍有好转。

郭子敬判断,溶栓治疗之后,患者心脏缺血状况会进一步改善,果断停止血管内支架植入操作,将患者紧急送进重症监护室。

值班医生问郭子敬:“下一步该怎么办?”

郭子敬分析道:“我判断,这个病人心脏血管内有可能还残留小血栓,医嘱大剂量溶栓治疗,先观察。如果过几天,患者病情缓解,再做一个血管内超声诊断,如果血管横截面积大于四平方毫米,不用放置支架,直接服用溶栓药控制就可以了。”

值班医生点点头,说:“郭主任真的是心内科的定海神针,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换作是我主持手术,我真不知道怎么应对。跟您又学到了一招。”

郭子敬说:“你不用吹捧我,我也不是神仙,也有把握不准的时候。但是,我们当医生的,目标就是要将把握不准的概率降到最低。”

值班医生说:“我说的是真心话,不是吹捧!跟着您,我真的能学到不少的知识。”

郭子敬拍拍值班医生的肩膀,说:“等你到我这个年纪,会比我还厉害!”

郭子敬简单收拾一下,冒着半夜风雪,急匆匆往家赶去。家里,还有妈妈,还有王春兰在等着他,当然,还有王春兰肚子里的孩子。想到孩子,郭子敬不由得笑了,心里热乎乎的,连彻骨的寒风都不在乎。

回到家,妈妈已经睡熟,王春兰还在织毛衣。见郭子敬回来,王春兰放下毛衣,拉着他的手,去了阳台。

呀!阳台上的寒兰开了,正散发着幽香!郭子敬心下欢喜,说:“寒兰耀门第,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王春兰说:“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对孩子好,我们家一定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郭子敬说:“王老师,出口成章啊。我还知道,此句出自《周易》,后半句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清朝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创办胡庆余堂的时候,曾经想命名为余庆堂,后来因为秦桧的府邸用过此名,就把余庆堂换了一下顺序,改名庆余堂。”

王春兰撇撇嘴,说:“就你知道!我还知道庆余堂的匾额就是秦桧的楷体书法,商号外墙上的胡庆余堂国药号这七个字,号称中国第一大字,出自大书法家章其炎之手。”

郭子敬伸出大拇指,说:“我家娘子,博闻强识,才女!大才女也!”

夫妻玩笑,其乐融融,她们找到了热恋的感觉。

郭子敬适时对王春兰讲了妈妈的故事,告诉她,妈妈性子直,很要强,但心地善良。因为性格刚强,不太善于跟别人相处,工作上受人排挤,吃过很多苦,希望她能理解和尊重妈妈,如果妈妈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不要直来直去批评妈妈,更不要针尖对麦芒,让一让,家庭就和睦了。

王春兰其实也知道自己前段时间,与婆婆相处发生的不愉快,并没有大的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自己没学会怎么跟老人打交道,今后,自己也会改。

生活其实就是这么微妙,很多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做到,变成一种习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第二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天地一片晶莹,但北风依然凛冽,吹在脸上像刀子在削刮,呼吸都很难受。郭子敬将大衣领子竖起来,挡住脸,才感受到自己的体温。早上出门的时候,王春兰让郭子敬别开车,怕路面结冰,打滑,不安全。

到了医院,郭子敬习惯性地看了看挂在墙上的电子钟,7:40,到医院的时间比平时晚了10多分钟。这个挂钟,是按照胸痛中心建设的要求安装的,时间与网络同步,分秒不差。

想到胸痛中心建设,郭子敬的心里就窝着火。刘宇龙口头支持,目的是让周舟的传输系统能顺利打进医院,一并把医院的支架业务也给垄断了,邱昱坤根本没有把胸痛中心建设放在心里,明里暗里使绊子,弄得郭子敬非常被动。

最近接到通知,胸痛中心建设检查验收马上就要开始,先是专家暗访,最后是专家组来医院明查。医院现在这种情况,院长和医务部主任进去了,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既没有人管工作,更没有人有心思做工作,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有领导向上面建议,要快一点任命医院院长。可是,上面也是一团乱麻,市里的牛人倒台,要牵扯多少人,自己还顾不过来,谁又有心思管市人民医院院长考察任命这样的事呢,现在,医院连个临时负责人都没有。

郭子敬摇摇头,这个胸痛中心建设真的是多灾多难,看样子,要跟检查组报告医院的情况,推迟专家组评审的时间。

郭子敬进了主任办公室,ICU主任打来电话,昨天取栓溶栓的那个年轻病人,发生了三次室颤,都抢救过来了,但还是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希望郭主任交班之后,去ICU会诊。

放下电话,正准备交班,冯萍萍过来,告诉他,她准备向护理部申请调出导管室,请他先给看看这份《请调报告》。

郭子敬瞄了一眼《请调报告》,问:“为什么要调走?你的心里还是没有放下!”

冯萍萍说:“郭主任,您认为我还能在导管室呆下去吗?我不想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是寡妇没错,可是在我这里,不应该有这么多是非。”

郭子敬说:“没有是非,哪里来的是非?身正不怕影子斜!”

冯萍萍说:“我请求调出导管室,也是为了避嫌。别人说,是不知道内情,可以说是误会。但是,你们家那位一直在怀疑我,容不下我,我还是走了好。”

郭子敬说:“你这一走,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全世界,你和我有见不得人的事?你没这么想吗?”

冯萍萍说:“我不这么想。如果不能调出导管室,我就辞职。我承认,我确实曾经爱慕过你。但是,我不会死皮赖脸粘上一个男人的。”说完,拿起《请调报告》走了。

冯萍萍是铁了心要调出导管室,走就走吧。郭子敬想。很久没有去看何耀良的父亲了。春节前,该抽个时间去看看老人家了,以慰何耀良的在天之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