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三十六章:老臣南疆秦庭动(下)

?【二更完毕,忽然想起来……学校布置的调研报告还没写,苦比了。《》 】

但饶是如此,二十万大军之中,死忠于赵佗的依旧不多。

而五十万移居岭南的六国之人,也未必读赵佗有多感冒。这五十万六国之人,楚国人居多,其后是韩赵魏燕齐。故而,赵佗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

若是原定历史上,大秦崩塌,赵佗可以打着为大秦保留种子,竖起大秦的旗帜招揽人心,化解内部矛盾。可眼下,赵佗提前自立,在项氏和刘邦的蛊惑之下,与大秦作对,这便叫赵佗的统治基础大为削弱。

毕竟,无论如何,赵佗的权力和班底是因为赵佗是龙川县令,是任嚣的副手。他的权力来自于大秦的统治法统,而他的班底,除了他的私人威望之外,也是因为大秦这个国家机器给与的权力这才聚拢在了赵佗身边。

大秦而今依旧是天下第一强国,无论在多劫难,大秦眼下依旧屹立如故。

可这个时候,赵佗反出大秦,背叛大秦自立。尽管岭南天时地利都在赵佗手中,可人心难辨,谁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支持赵佗?故而,赵佗需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不然,等大秦腾出手来,甚至只需要一路先锋大将,叫特科配合策反,他的南越王国便会亡国。

故而赵佗需要用战争的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岭南本身就是被当做军事区对待的,大部分人都是军人。便是五十万南迁之人,也多有入伍。再者,赵佗也是曾经的大秦将领,至今都是进行军事化统治。

如此基础之上,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战争,用胜利来为赵佗巩固统治基础,稳固而今南越国的环境!

一旦赵佗能够在巴蜀地区获得胜利,击败秦人,并且在天府之国巴蜀获得大量急缺物资,那么南越国内部的问题便会迅速降温。而作为战争的发布人,赵佗便能利用胜利的来巩固人心,用胜利,扩展人望。

故此,此战,便是项氏和刘邦没有插手,赵佗都会主动发起。而今刘邦和项氏都有资助,叫赵佗有了开展更大规模战争的能力,赵佗面对如此境况,又如何会罢手?

当下,国中二十万甲兵,尽数为赵佗带领攻向巴蜀之地。

十日之后,除郡治江州县(今重庆市江北区)外。郡所辖垫江(治今合川)阆中、江阳、宕渠(治今渠县)、符县五县之地相继被破,城中物资,尽数为南越国大军所夺。

巴郡郡守曾双一连十日上急件十三封,至大秦扶苏二年二月初止江州城被围,最后一封从江州城发出的曾双亲笔信件传到了扶苏手中。看着这封字迹潦草,内容莫不惊悚的信件,扶苏传阅满堂文武,静默不语。

大秦扶苏元年的二月初,对于整个大秦而言,都是不错的情况。秦陇根本之地元气徐徐恢复,至多需要不过两年的时间,便不会在脱帝国的后腿。而中原大战落下帷幕,三川郡已经为大秦所夺回,若不是颍川郡、陈郡等地楚军极近,尚不能大规模动作外,整个大秦已经可以将这些膏腴之地收回,但便是如此,这些地方因为战乱也已经显露出了荒芜的景象。

至于扶苏最初掌握的晋赵之地,而今已经成为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北疆因为贸易,因为工坊大显大治之象。

便是国内朝堂,许谨、周校等重臣相继荣耀致仕,一大批新旧面孔登上高位。

其中,蒙毅以御史大夫的身份,数次积累军功,被众望所归地推举成为新一任首相。其后,萧何被扶苏力主上任为副相,其余中书侍郎莫离,左散骑常侍连皋,尚书左丞何辜为执政。

若是没有巴蜀发生的事情,恐怕整个大秦已经在筹划着朝东继续进攻,灭掉刘邦,收归荆楚之地,继续沿着长江收服江东,勾连秣陵镇,然后四处攻灭六国余孽。

天下统一大业不过旦夕之间便可完成。

但巴蜀之地发生,帝国粮仓受到震动,这些都成了泡影。而其后周校重病昏迷更是叫扶苏不得不调整策略,大幅度改变规划。原来被扶苏属意继续主持中原战局,对付东方诸国的蒙毅被迫南下去南疆主持大事。

而事实上,蒙毅在主持中原战局的时候,尽管最后奇兵大胜,奠定了大局,可蒙毅依旧坦诚明言,对付那些骄兵悍将,蒙毅并不能如臂挥指。其中意味,叫扶苏沉默。

纵观蒙毅履历,其人的确十分强悍,当之无愧的猛人。作为皇帝侍从顾问,其本领自然是不容否定的。但指挥三十万乃至更多的兵力,对蒙毅而言,许是已经超出了承受能力。

毕竟之前,蒙毅除了统领过楼船士外,并未主持过全盘性大战略的任务。便是在晋南行营,也只是负责保卫牵制的职责。此次能够从代郡,常山郡奇兵突显,叫项羽不得不退,已经是蒙毅另辟蹊径,建功立业的不得已之举了。

扶苏十分清楚当初蒙毅坦诚时的无奈:“臣以文官驾驭晋南行营,虽是没有功劳有苦劳,但并不为其余统兵大将所信服。若不是之前靠着夺取陈留城一役,恐怕在代郡、常山郡的行动也多有不便。若是赶鸭子上架,臣便是呕心沥血,也当为王上分忧处理好这些,可但有疏忽,叫陈如何面对王上的信赖?诸路大军,具是战功卓著之人,国朝之中,能无间隙统合之人,非王上莫属。若是叫臣就任第二支主战军团,那倒也罢了,只是……”

想到这里,扶苏也是无奈。于是,原本属意组织伐楚的大帅和定南的大帅都双双换帅,整个帝国的策略,不得不归于安定。

“曾双之信,诸位想必已经看了。南疆情势危急,寡人之子民备受叛贼欺扰,如此血债,非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可!如此,寡人命令:蒙毅以大秦首相之衔,判巴蜀军政要务,领兵十万南下平定南疆!”扶苏说罢这句,又道:“以萧何暂领朝中事务!”

“诸位可有异议?”

“吾王圣明!”

“早朝至此,就散了吧!”扶苏道了一声,便有一声音洪亮的内侍高声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见再无公开的议题,扶苏便点点头,目光掠过朝中诸人,最后落在政事堂诸位相公身上,加上枢密院一干将官。蒙毅,萧何,莫离,连皋,何辜等文官,李左车,章邯,蒯彻,涉间,苏角,期泽,冯江,曹参,孙甘等武将。

扶苏一个个将这些朝堂的核心人员点了名字,随后看着众朝臣,道:“尔等随我入勤政殿议事,其余爱卿,便退下吧!”

“吾王万岁。”又是一阵山呼万岁,文官纷纷在蒙毅的带领之下,武官则李左车章邯等人的带领之中跟着领路的内侍去了勤政殿。等几人到了殿内的时候,扶苏早已背对着众人,看着墙上那幅巨幅大秦地图在琢磨着帝国形势了。

听得身后动静,扶苏转过身来。

众文武自然是齐齐参拜:“参见吾王!”

“无须多礼,都平身吧!”扶苏神态挥洒自如,命内侍搬了椅子给众人,又是再望了一眼全国地图,坐了下来。

在扶苏的宫殿有椅子坐,这自然是扶苏的恩典了,又是一阵谢礼,不过众人都是知道扶苏的脾性,于是完事以后,都是端端正正地坐着,等着扶苏开口。

扶苏命人将地图悬挂在了扶苏的正前方,在南端悬挂了起来。众人看得真切,这副堪称国宝级的地图便入了所有人的眼帘之中。

讲解这副地图,侍卫扶苏身边的伏承与有荣焉,道:“这是特科历时数年,耗费钱粮无数,历经山川险恶,这才得以制成的全国地图。”

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很小,十分细致。尽管和扶苏印象之中后世烂大街的地图还差了许多,但于这时代而言,已经是十城不换的国宝了。而这幅地图,用材也是极其珍贵,可以禁得起笔墨涂改。

而今,整个全国地图上,西边和北边以及巴蜀都是用黑边描绘,帝国版图,清晰可见。着眼地图北端,自代郡常山郡以东,燕赵两国和大秦黑色边界和赵国的蓝色边界,燕国的紫色边界醒目可见。参差不齐,狼牙交错。

这是巨鹿一战过后,汇总过来的最新军情。原本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才能明白的军情态势,而今在地图之上,一目了然,何处我方掌握,何处地方据守,哪里局势危急,何方固若金汤,便是不懂军事之人,看着也能明白几分局势。

而整体而言,在燕赵两国的边界之上,大秦还算占据了地利,保持了颇为强势的姿态,叫敌国颇为紧张。而整幅地图之上,最是复杂凌乱的便是中原了。

中原是韩国和魏国故地,而今被秦国力量和反秦力量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拉锯作战,整个地方战乱残破不说,便是局势,除非当地将领,不然也难以描绘清楚。

而今在地图之上,各个据守的城池堡垒,界限分明,一眼便看了清楚。但饶是如此,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各色小点,以及蜿蜒不齐的线路,依旧还是可以看出帝国在中原的局势着实不容乐观。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