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三十八章:千古名将驭宾天(下)

回到秦朝当皇子 第三十八章:千古名将驭宾天(下)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3:19 来源:笔趣阁

【四更完毕……】

【嗯。。。。你懂的。】

蒙恬目光闪动,似乎是对扶苏的如此为他定论感到欣慰,道:“微臣侥幸得了北伐之功,为国家复疆土千里,立万里之长城树边疆离百姓生息之地。这些,微臣不敢贪天之功。将士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微臣恨不能使他们功成身退,结果为殿下……惹了这么麻烦!”

扶苏握住蒙恬的双手,稍稍用力,表示这些他都清楚,都明白。蒙恬指的是王离叛逃之事,眼下王离成了扶苏南下入秦都登基的最大障碍。而这个障碍,就是因为帝国三十万精粹催生出了王离这么一个军阀,而且还有十万大军跟随。眼下,在三关口银川平原那里的十万驻军更是成了扶苏和王离大打出手的关键。

蒙恬,是在为这个感到担忧啊。

蒙恬目光欣慰,看着扶苏,嘴巴嗫嚅了一声,扶苏倾着身子凑过去。蒙恬小声道:“蒙恬死前有一言,唯恐惹起轩然大波。今日奏于殿下眼前,望殿下……能……够施行!”

扶苏目光微动,忽然一怔,回过神来道:“岳丈……是说裁军?”

蒙恬目光终于柔和起来,看着扶苏,满是欣慰放心的样子。轻声笑着,道:“殿下如此胸襟,如此谋划。微臣……死也能明目了!”

扶苏双眼微微瞪起,道:“怎么会,岳丈……”

蒙恬缓缓摇头,略过扶苏的面容,看向屋内一干国之将相,道:“蒙恬临死前有一策,望众位同袍同僚能为之见证!”

扶苏呆立着,他知道蒙恬这是要为他背负其罪名,也是想在临死前,为扶苏努力扫清一个他要费时费力极其巨大的障碍。扶苏心中满是酸醋萦绕,这位帝国的大帅,国之干城。一生都是忠于公义,为国家呕心沥血啊,便是临死了,也还想着为国事劳神。

这样可敬的人物而今却要死去,一代大秦军神将要陨落,扶苏心中各种情绪交杂,看着一干重臣名将齐聚屋内。

身边几位侍女扶起蒙恬,嘴唇干涩蒙恬看着堂内一干部将、同僚道:“今日我有一言,望能述于各位,行此利国利民之策!”

“中书令请说,中书令一生忠于国事。吾等皆是敬重,但有可行,定为之努力!”身份最高的许谨出言了,他是改制前的左相,也是现在权柄最终的尚书令。于同为三省长官的中书令蒙恬一起皆为相邦,此刻出言,算是给蒙恬的话加砝码。

扶苏悄悄示意,场内几个重臣都是察觉。这是表示扶苏已经知道了,并且表示了赞同的意见。

晋阳行在三省长官,能过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许谨,一个是蒙恬,还有一个门下省侍中周校远在汉中,不仅年纪大了不良于行而且负责对关中拦截巴蜀的重担,不能前来。余下文官之中的重臣,如御史大夫蒙毅,中书侍郎莫离,左散骑常侍连皋,御史中丞蒯彻,尚书左丞萧何,尚书右丞何辜,吏部兼兵部郎中曹参,以及九原郡郡尉、郡守和监察御史。满朝文臣几乎尽数到来,挤满了一屋子。

除了列在右侧的文臣,还有一干人数更多的武将。

十五万大军,总计超过三十个部。也就是意味着三十个校尉级别的将领,至少五个裨将和前后左右中将军。眼下,以九原守将上官牟为首,一排排列下来,打着纱布绷带的前将军苏角,从榆中急忙敢来的左将军涉间,以及面『色』凝重即将赴任三关口任职新军镇银川镇守将樊篱,还有被扶苏宴请过后神『色』复杂的原三关口主将冯江,以及一干神『色』紧张不知所措的各部校尉级别的将领。

一干人神『色』各异地看着蒙恬,唯一共同的都是夹杂着不忍、敬重、沉重目光看着蒙恬。

蒙恬此次说了那么多话,面『色』依旧诡异地红润,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疲倦。盯着这满堂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文臣,看着一个个相处数年十年的部将,道:“蒙恬北伐匈奴,勾连长城。杀夷狄无数,诛『奸』人不计。只可惜,北疆重镇,兵将三十余万,分列各处镇守,又有屯兵兼济钱粮,故使此地成尾大不掉之势。”

蒙恬短短一句话,将满堂诸公具是勃然变『色』。

蒙恬冷冷看着,一干文臣自然是警惕地盯着上官牟为首的武将。而一干武将则是大多冷静,敬重地看着蒙恬,年老沉稳地将领身处其境,自然是最了解事情的人。此刻,他们已经知道,或多或少,这长城军团一大重镇将要发生巨变了。那些年轻些,不解其意的将领们则是满脸通红,似乎是要表示自己绝无二心的意思。

无论任何人,只要触及到了蒙恬的目光,都是老老实实冷静了下来,一言不发,静静瞪着蒙恬说话。

蒙恬没有让他们久等,而是直接道:“蒙恬有一遗愿:裁军!我领军三十万戍守此处。早就了帝国最强大的兵团,我一人赢得名望,赢得嘉誉。但这些都应该不仅仅属于我一人,而是属于全体三十万大秦的将士,我或许已经功成身退,得了如此富贵,如此声名。但我不希望在我死后,三十万子弟却因为猜忌而遭到不公的待遇,这不该是他们应有的待遇!”

“解决这个局的办法,便是裁军。具体应对之法,自当殿下圣裁。我只希望你们能够冷静下来,遵守我的遗愿,若是殿下裁退你们,不要担心,殿下之资质,定然已经想好安置之法。你们以国事为重,也莫要忘了计较下身后长远之事。三十万大军,太过沉重了。即便是王离分了十万去,也依旧沉重得让大秦有些难以负担。而且还是在远离膏腴之地的边疆!”蒙恬原本越说越精神的话头此刻渐渐变了。

看着众人,蒙恬忽然死死抓住身边上官牟的手,轻声道:“上官,你也年纪大了。和我一起入伍到如今,为儿孙计吧。裁军,便是十万,也是应该的!”

说着蒙恬有抓过扶苏的手,眼中神采忽然黯淡又忽然升起,似乎将要用尽了全部的生命精华,道:“照顾好……月芷!”

扶苏坚定地点头,声音前所未有的郑重:“定不负公所望!”

蒙恬轻笑一声,缓缓闭目,神『色』安详。

没有人带头也没有人示意,所有人自发其朝着蒙恬郑重一拜。扶苏长拜于地,真正切切感受到了一股子伤神的味道。就这样,一位国之干城去了,蒙恬也失去了一位他尊敬的长辈。

帝国的老一辈人物渐渐老去,尽管依旧发挥着力量,但逝去的,似乎除了旧体制外,也有这群忠诚着这个国家的老臣们。

扶苏最终还是在蒙毅的搀扶下起来了,看了一眼月芷,安静地离开了蒙府。

蒙恬的葬礼极尽哀荣,扶苏下发诏令,以国葬予之。满朝重要官员,都参加了蒙恬的葬礼。

扶苏沉默许久,整个七月份到八月初的这段时间,扶苏几乎都是在沉默和疯狂的工作之中度过。月芷似乎也和扶苏离得越来越远,扶苏看得出月芷眼中对自己的情感,却也看出了蒙恬的死给两人划下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扶苏能去怪谁呢?上天给了他这么一位善良美好的爱人,同时也将这肮脏的尔虞我诈附着在了扶苏皇长子的身份上。

也许只能怪命运弄人,让扶苏只能用时间来化解两人的距离吧。

七月中旬的时候,晋阳行在的正宫娘娘也到了九原。对于这位太子妃,月芷没有什么可怪罪的,王家在胡亥的压力下申明将王芙逐出了门庭,似乎是为了表示和扶苏的划清界限。

但扶苏却是明文过去,以“血脉宗亲岂因阴谋己私之利益纠葛割裂”为由,拒绝了王家的申明。甚至还表示,王离以一己之私陷忠诚良将之家割裂血亲,十分可恶,非常不可取。王家中忠于国家大义的人不应该受到这种『乱』臣贼子宗法的约束,表示王家忠诚的帝国子民应该分家,另立堂号。

扶苏的一系列良苦用心不仅反击了国内对于扶苏自己妻子的攻讦,也安抚了在扶苏统治区域内,王氏一袭的文臣将领。顺便,扶苏还给在咸阳的王氏本家来了一场分家大行动,不少对王离不满的别系产生了他想,连分家的堂号都已经想好了。

整个七月到八月,王离都不得不放下前线的事情,回到咸阳,不仅要面对胡亥这个败家监国,还要面对频阳王氏内部越来越厉害的分裂浪『潮』。

这,也是扶苏为何敢于安稳处理内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陪同王芙去看望月芷不仅是他这个正宫娘娘,还有侧妃虞姬,身份尴尬的殷倾月。随同出行的,还有王芙卫队的女将桑梓寻,女官柳杏、昭儿等一干人。

这些人的到来不仅让扶苏解脱了“饥渴”问题,也让扶苏和月芷的关系不再那么僵硬。至少,很多话题女人们提起来就方便的多。王芙保持大『妇』风范,很是隐晦地表达了欢迎新姐妹的意思。虽说这个问题尴尬,但王芙也有对月芷歉意的成分在,故而对此倒不抗拒。其余虞姬、桑梓寻、柳杏、昭儿倒是有点凑热闹的意思,热热闹闹地让月芷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内院问题解决后,扶苏就要解决军国大事了。头等拜在案上的,就是八月初已经规划好的裁军方案,以及山东之地混『乱』之局势的处理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