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风飞云扬 > 七十

风飞云扬 七十

作者:作家pEsvgO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0:33:05 来源:笔趣阁

杜浚听龙谦所说,大惊道,大将军何能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而如此草率行事?如此当置浚于何地?且举国上下,都城乡野白发垂髫皆知国之大将军乃当今卫国公是也,其一人系国之安危,中流砥柱不作第二人想。浚有何德何能,敢承大将军青爱,以位让之。悔不该按捺不住思慕之情,乃于夜间谒拜大将军,此必外人窥见,谓之吾垂涎大将军之职,故夜进大将军府邸,有意亲近大将军。于是好事者于大将军前言之,谓浚此番功大,国家当无职爵可赏,蛊惑大将军逊位以让。大将军必一时糊涂,谓做成人之美就应了下来,乃作此举。吾当上书当明吾志,言吾明日当回阳城驻地,恳求皇上回绝大将军所奏。如若不准,浚亦不敢居大将军之位,否则,举国上下,当无我杜浚容身之处也。龙谦说道,将军休要太过谦逊。昨夜家父闻将军演说东方之事,细思良久,谓之闾州不遵,当行伐逆,将军以壮年之身,来日方长,又筹画明细,后当竭虑戮力,为国家与万民担此重任。家父又思自身已是暮年,将无济于国家,故执意如此,保荐将军实为国家长远打算,穷目以视,当今中外除将军可进位大将军之职位外,世上再无第二人选。且国家大事,筹之齐整,上下一心,岂是家父与将军能左右得了的。若皇上批准家父退居乡里,拜将军为骠骑大将军,望将军以国事为重,勿要推辞。杜浚闻之,面有难色,坐之不宁,乃起身背手来回踱步。说道,兄之所言,尽在情理。我之所虑,亦无所失。

龙谦见天色不早,欲起身告辞,乃于案上徐徐收起名册,对杜浚说道,昨夜家父睹将军所送故人之物,睹物思人,夜不成寐。恐家父久思成疾,故龙谦不揣冒昧,欲向将军打听此物之原主,今在何处。龙谦意欲私下寻得家父旧时之友,接以京城相会,以慰家父思慕之情。此亦龙谦聊表孝心而已,望将军成全。杜浚听龙谦所言,乃停下脚步笑道,兄果忠孝两佳也。昨夜与大将军会晤之时,大将军不问,我恐其间有所差池,亦不敢轻提。此事说来话长,兄暂坐,我当为兄言之详细。龙谦听闻,乃复坐下,啜一口茶,凝神屏气欲以静听。

杜浚说道,十余年前,皇城初建于吾等现今立身之地,时先帝与大将军常年率军在外征战。阳城险峻,易守难攻。离阳城不远,当年皆非我大夏之疆土,故谓阳城如临敌境之边塞亦不为过。先皇恐京城初建,文官多不识战,又无兵士,守卫亦不森严,故令我于阳城驻守,拱卫京畿。我初到阳城,因国家战事频繁,军无蓄资,国无给养,我虽军士不满两千,然人吃马喂,终要所食,故意欲屯田自给。阳城之地久遭战乱,民皆四散,安之既归,战之既逃,故多撂荒之地,难寻其主,亦致守土之民,见地多无人耕作,亦占而有之,于其地播种,数年后若原主不回,亦认作自家土地。军士垦田,不辨其地有无其主,只拣肥沃适宜耕作。说来惭愧,浚因不识治兵之道,故束兵不严,以致有兵士强夺民田民宅之事。期间或有乡民见阳城安稳,自外乡复归,见自家之地,皆成他人耕作之田,故欲以讨回。时兵民皆因其田地耕作之事,与我士兵争吵不断,民皆畏兵之凶悍,故多忍气吞声,避让远离。一日早晨,我在军帐,闻报说有十余名军士欲入一民宅,却为民宅之主所伤,故十余名伤兵回营欲聚齐士兵,复返之逞凶复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