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风飞云扬 > 一一八

风飞云扬 一一八

作者:作家pEsvgO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3:39:57 来源:笔趣阁

太傅走进太后的宫内,远远地看到皇帝和太后正在说笑。太傅忙上前见礼,后又跟皇帝行礼,皇上亦起身谦让还了半礼。太后忙命赐坐,又命宫女斟茶。待太傅稍事休息,太后与太傅彼此寒暄一阵过后。太后乃入正题,只听太后问道,哀家闻前者廷议之时,太傅与百官均议之阳城忠开将军杜浚迁为羽林将军,适才又听皇上说,昨日有中书省一黄门侍郎误动笔触,在誊写诏书之时擅改制令,而矫诏改羽林将军杜浚为羽林大将军,哀家甚觉此事蹊跷,皇帝年幼,又询问不出本末,不知太傅可知此事端细?太傅拿眼瞧向皇帝,只见皇帝脸色微变,见太傅目光转来,遂拿盏饮茶,以袖掩面。太傅起身回复太后道,回禀太后,此事乃臣命中书省黄门侍郎为之,故不能称此黄门侍郎所为为矫诏。太后和皇帝对太傅此言均大感意外,相互对视一眼,发出惊叹之声。太后转身面向太傅,示意其坐下。又说道,国之大事,议而后定,定而行之,今太傅相国,朝令夕改,哀家一妇道人家,见识浅陋,对太傅此举甚为不解,请太傅详细说之。太傅乃坐下来,稍整细绪,娓娓对太后说道,那日廷议之时,皇上谓之杜浚之功可封大将军,我之与百官皆谓不可。退朝之后,老夫反复亦思之皇上所言良久,按杜浚之功勋殊著,迁羽林将军可谓中规中矩,加之彼长年军中,转战征伐,又录之前后功,升为沙河郡公,亦按部就班,朝廷并未特显其殊荣。今皇上金口已开,欲封浚为大将军,杜浚又闻之皇上有意授己之为大将军,恐尝为下属论之,后天下人当共知之。虽廷议驳回皇上之意,按部序封,杜浚忠贞,不计功名,然浚之所部属之众,见主将失恩,必怨皇上言而无信。臣又思之廷议已定,不可随意更改,若是改制再议,又恐误封赏大事,且诏制迟迟未通告天下,又令各州诸将猜疑,不知杜浚立此勋功,其职何为?再者朝中已有骠骑大将军,若再置一大将军,后武事兴举,令从谁出?思来想去若干时日,臣不得计。昨夜行之中书省,恰中书侍郎杨疏班值,乃与彼议之。杨疏说道,此事不难,执其两端而取乎于中,只须在羽林将军之中加一“大”字既可。臣问之何解,杨疏又说道,羽林将军虽加一“大”字,职属仍从羽林将军,只是此“大”将军有其名而无其实。此行可解二患,一者可显赫杜浚之功名殊勋,令天下人知之皇上对社稷之臣,不吝赏赐,委以重任,后人当踊跃效之,行忠君爱国之举。二者可令皇上不失信与臣下,当安杜浚其众之心,以塞天下悠悠众口。臣思量杨疏之言,计之得失,谓之不可因一大将军之名鲜授而结怨于阵前用命之勇士,亦不可使皇上失信于天下。且此举虽冠已大将军之名,其余封赏给授并未增加,其权柄亦未改增,当可乐而行之。臣与黄门侍郎议之停当,时夜已过子,故来不及禀告皇上,也未及通报诸同僚,乃擅作主张,令杨疏将诏书上添一“大”字。此事亦在皇上早朝时之前臣才得已有暇告之。臣虽领侍中,诸事可便宜行之,然兹事体大,未及通报皇上与太后,太后若是怪罪,当论我一人之责便可。太后听闻太傅所言默之半晌,转头对皇帝笑道,难怪皇帝进来半天,言语迟疑,左右遮掩,原来是为自己的老师打掩护。早知你君臣计议停当,也免得哀家在宫内牵肠挂肚。太后说完稍停,又转头对太傅说道,太傅当知兹事体大,先帝在时,多有规矩,太傅虽是宰执,亦要有所辖制。诏令乃国之威严,改诏之事,亦当慎之又慎,今未经廷议,大不符常例,明日廷议之时,百官追责诘问,太傅当为百官作何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