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宫女 > 第一二六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一品宫女 第一二六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作者:弈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3:07 来源:笔趣阁

萧侯爷讲学万人空巷。

在吴州府某间学院里讲学出来,萧庆之终于体会到了粉丝的强大力量。不过,他不喜欢这种被众人捧在视线中央的感觉,很危险,不安全。第二次,他就学会了什么叫乔装打扮,偷偷摸摸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为了挣钱大计,夫妻俩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谢春江了,这家伙已经不知不觉间在接近属于他的真相。多方打听探询后,他确定自己并不是谁家遗落在江南的孩子,而是谁家遗落在江南的风流种。

对于这样的出身,谢春江不如萧庆之接受起来快,因为他身边少一个玉璧这么八卦又豁达的人:“江南,江南,诸家王侯若无要事不得擅自离京出京,王侯里礼佛的少之又少。二十几年前只有陛下和景王、萧老侯爷在江南待的时间久一些。景王只比我大十二岁,不会是他,剩下的陛下和萧老侯爷,萧老侯爷连妾室都没有……”

“难道……难怪……这不可能啊!”谢春江不敢肯定,但是他还记得在杏花楼里见到淳庆帝时,淳庆帝的态度很奇怪,很激动,就像是找回了失去多年的人或回忆。

谢春江拨弄起那串佛珠来,谢家世代做着宫中各种配饰的营生,哪怕这串佛珠不是出自谢家,凭着谢春江对宫中物件的了解,也能找出线索来。谢春江把佛珠上的数字抄下来,找相熟的宫中督监问了问,结果很让他震惊。

只一瞬间,谢春江就觉得天和地都塌了下来。

他跌跌撞撞地到杏花楼里找到玉璧:“陈尚令,咱们是朋友对不对,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看着谢春江手里拿着那串佛珠,都不用再问他问什么,玉璧很迟疑地说:“你是知道的,这种事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我都不能跟你说答案,因为这不是我能管得起的事。不过你要是真的想知道真相,可以直接去京中问陛下,陛下不是说如果想见他了就去静庐找人能会吗,你可以去试试。”

“不用再说了,看来是我太过一厢情愿,原本担心生身父母际遇不好,现在想来真是玩笑。这般高在云端俯视苍生,又如何能不好,倒是我太天真了。原以为找到了生身父母,以后可以常来常往,两家人可以像一家人那样处,陈尚令啊,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谢春江苦笑一声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干枯空洞得令人不忍心多看一眼。

见他这样,玉璧冲奉茶来的桑儿使个眼色,桑儿走上前来,玉璧凑在她耳边说:“你让人去把侯爷找来。”

“是,夫人。”桑儿赶紧转身下楼去。

等萧庆之到来时,谢春江还是那么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看他一眼,又看向玉璧。玉璧则指指谢春江,又指指天空,然后再摸了摸手腕看向谢春江腕间。萧庆之明了,这场面和谢春江的身世有关:“潮生。”

游魂一般飘飘忽忽地看向萧庆之,谢春江的声音如同幽微的叹息:“子云兄,我是不是很可笑。”

“要论可笑,我们都很可笑。潮生,这二十几年,你的人生比任何人都好,京中的王公子弟都不如你。如果你胸中并没有不甘,那么我劝你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是一潭浑水,已经够浑了,不要用自己有限的时光去淌这趟掉进去就出不来的黑潭。”萧庆之拍着谢春江的肩轻叹了一声,他又想起了自己的那串佛珠,以及那块玉凰。

虽然从萧张氏那里得知的消息能很好地结束这些猜疑,但其实,怀疑就像一颗种子,一旦种下了,就很难被根除。萧庆之到现在仍然对这件事持很不乐观的态度,他一直在实施着退出朝堂的计划,甚至还在跟玉璧谈起以后要怎么样生活,过什么样的日子。

“多大点事,不就暗身世曲折了点吗?潮生,你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既定的事实,那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坏。至少你可以很轻易地知道,这二十几年来他过得很好。进进出出有人侍候,里里外外事事顺心,边关多年无大战事,朝堂里外平平安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甚至以后,你也可以轻易地得到他的消息,不用费太多功夫。如果你想说破,那就去说,如果不想也可以继续沉默,这些并不妨碍你继续现在的生活对不对。”玉璧说完迎着阳光一笑,继续说道:“来来来,尝尝我新做的茶点,人生就是吃吃喝喝,不想这么多。”

“你别胡言乱语误了潮生。”萧庆之对于璧这吃吃喝喝就是人生的观点持保留意见,基本上可以说同意一半,他还有另一半要空出来留给其他存在。

就算有人劝着,谢春江也很久没从这“打击”里恢复过来,以至于在度支局连着出了几桩错漏,幸好被发现得早,否则真不知道谢春江该怎么收场。随着一场秋雨落下来,谢春江也渐渐恢复过来,只不过很少再到杏花楼来,只是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在谢家二老身边。

而萧庆之在初秋的时候接到了宫里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批评他这大半年在吴州府的不作为,虽说在吴州府当地有了不小的声名,但是吴州府的事儿做得不地道的比做得好的多。气得淳庆帝一边来了三封信,让他年在十一月把吴州府的差事交接了,直接回京里等着听用。

玉璧也接到了一封信,不过是来自徐贞娘的,一开篇就把玉璧给吓着了:“应之又被罢官了,他是跟罢官俩字有缘份是吧,又被罢官了。这回能耐,成了戴罪之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拉进大狱里去。”

“夫人,您说的是二爷吗?”桑儿问道。

把信放下,叹了口气点头道:“可不是,贞娘说是为百姓出头,没想到却牵进了人命官司里,除了人命官司,这件事只怕还有利益上的牵和朝局上的平衡。他这回能从里边出来就算好运气了,只怕不死也要脱层皮。”

最后半句话把桑儿惊着了,她睁大双眼不安地说:“到底出什么事了,这么严重。”

“唉,等庆之回来再说吧,这事还得问问他怎么看,我也不是很明白。”玉璧只知道这事不小,但徐贞娘写得模糊,她也只能知道个大概。而且,她的文言文简直就是渣,能看大概就不错了。

晚上萧庆之从衙门回来,玉璧立马把信递给他,萧庆之一看眉头就深锁着再没舒展开:“子和被陷进这桩祸事里去了。”

玉璧问道:“他怎么被陷进去的,当地的官员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背景,谁这么不开眼把他给搅进去了。”

说到这个,萧庆之摇头苦笑:“倒不是开来别人要把他搅进去,是他自己上赶着掺和进去的。你不了解子和,他眼里揉不得沙子,还是文人清流的思想,看不得一点污垢。福田地方虽小,物产却不贫乏,当地的铁矿很多,采矿的工人也多,这里边的猫腻就更多了。子和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没法置身事外,事情被他查出些眉目来了,他按规矩递折子到道台衙门,却被压了下来,没过多久就出了人命案,现在一切人证物证都指向他。”

玉璧真没看出来,萧应之居然还是个这么敢跟恶势力抗争的,连萧张氏他都不敢有二话,居然敢掺和这事:“那现在怎么办,你要提前回京吗?”

“不用,得押到京城去审,这又是桩要三司会审的案子。先得门下省、刑部和御史衙门派人去查访,再把子和带会京城去审问。现在会审的官员都还没到福田,所以,子和现在只是戴罪之身。看在萧家的面儿上,不会有人用刑为难他,但人证物证都在,就算有萧家的背景他也百口莫辩。”萧庆之说完长长一声叹,他这弟弟向来不转弯的,只怕现在还觉得自己是第一个看到真相,并站出来为民请命的清臣能吏。

这样想的话,萧应之是要吃苦头的,就算萧家面子大,萧应之跟人梗着来,打骂是肯定少不了的。

“那这件事不是很棘手?”玉璧心想,萧应之真是个惹事精。

“自有办法,你别担心。说到书信,你哥也写了信来。你哥倒是个让人省心的,工部派他到定州办差,差事办得很好,调令已经发下来,工部侍中。”萧庆之看看自己,再看看岳家,简直天差地别,岳家的舅子省心省事,看着是个憨人,办起事来一点也不马虎。入职工部以来,陈玉琢频频被嘉奖,主要是这家伙手底下有东西,做人也不含糊。

一听是自家大哥,玉璧就想他了,好哥哥啊!就算这么久没见,每个月往她这里送的东西从来没少过,不是吃的就是穿的用的:“你怎么还有一封信,那是谁的?”

“陛下写来的。”

“看你这脸色就知道是好消息。”结果玉璧一看,什么好消息啊,全是训人的话。看着都能想象到淳庆帝失望成什么样,火大成什么样:“这是好消息?”

“绝对是好消息!”

这笑容,玉璧有种不好的预感,萧庆之这回是要跟淳庆帝比比谁腹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