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宫女 > 第九十九章 你怎么这般小看人

一品宫女 第九十九章 你怎么这般小看人

作者:弈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3:07 来源:笔趣阁

江南斗茶会一共有五天,第一关是沏“大会组委会”发下来的安县乌龙,这是为了考评各茶馆是不是有资质参加这次大会,否则被龙蛇混杂的茶馆参与进来,江南斗茶会丢不起这份儿。

杏花楼里沏茶的师傅那也不是盖的,经过玉璧一番细细教导,如今的沏茶水平不说一日千里,至少也是更上一层楼了。玉璧和俭书商量了一番,最后商定由何敏如去参加,何敏如在御茶房待了三年,底子不错,走得是中正平和不花哨的路线。

第一关观、闻、品,要求泡六道茶汤,但并不看沏茶的时候是不是好看,手势是不是漂亮,所以让何敏如去正好合适。

结果“大会组委会”发下来的茶叶大家伙儿一瞧,纷纷心怀诅咒:“啧啧啧,这在安县恐怕也就是拿大壶随便泡一泡,凉也好热也好随意解渴的茶,这摆明是要为难人。”

一旁的何敏如捧着茶叶仔细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脸就白了,只听她说:“夫人,这样的茶叶沏出来怎么喝,一凉下来肯定要发涩,这样的茶叶泡到最后必然带着一股子腥味儿。”

“别担心,又不是只有你拿到这么差的茶叶,大家拿到的都一样,你照着平常的沏,不过水温要比平常低一成,也不要提壶高冲,容易把茶叶的涩叶激得更鲜明。这样沏出来就妥了,如果再不好,大家都不好,你担心个什么。”玉璧倒很淡定,又不是自家拿的茶叶差,既然是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难道杏花楼比谁差,那不可能嘛。

她这么说,何敏如也松了一口气,既然考的是沏茶的功底,那倒不要紧:“夫人说得是,那我照平常的手法沏着。”

说罢,何敏如利落提起壶来,把水放凉到温度差不多了,才提起来冲。只见她手端平放稳,水低低地沿着杯口缓缓注入茶碗里。洗茶的水滗除后再次注入滚水,茶叶又以很缓慢的速度如花朵一般绽放开,随后茶汤便有了黄绿之色。

玉璧在一旁只看不说,各人沏茶有各人的习惯,好与不好的心里有数,这时候打断了只显得很失礼。不过何敏如做得已经不错了,虽然焖泡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不足,但偏差得并不大。

六道茶汤沏开,每一道用白瓷碗装好放下汤匙端到会场中间的长桌上,接下来就等初评的评委们来品评。初评再评都不打分,只给留和去的牌子,留比去多的就留下,去比留多的自然就走人。

“可怜了那些争先恐后报名来的茶客,这茶喝下去,八成要吐出来的。”玉璧想得没错,头回来做评委的都中招了,老评委们都很淡定,很干脆地闻一闻,看一看,然后拿小勺舀出一点点来淋在指头上放到嘴里沾一沾就算完。

“夫人,我们都得了六个去了,怎么办,刚好留和去平了。”何敏如很担心,生怕耽误了玉璧的斗茶会大计。

本着来看热闹的态度来的,虽然发下过豪言壮语说要拿茶王,但玉璧向来是定个高高的目标,然后又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去行动,对于她来说结果固然重要,可过程热不热闹更重要:“没事没事,肯定能过。”

上午第一关过了,下午还有第二关,不能通过大不了下午纯粹来围观。

不过后来的评委大多给的牌子都是留,杏花楼最后以五块牌子的微弱优势低空飞过。这么说吧,杏花楼之下只有两家茶馆通过来,所以算起来杏花楼是倒数第三。一看这成绩,墨竹馆的谢春江就蹭了过来,难以置信地说:“夫人,杏花楼今儿怎么一回事,这可不像平时啊!”

做为墨竹馆的东主,谢春江早就成为杏花楼的死粉了,所以很难相信杏花楼今天的名次会这么低。要知道,就墨竹馆都得了前十,按谢春江的想法,杏花楼就算不得第一也不出前三,哪想,前三是前三,倒数的!

“过了不就行了,难道非得从一开始就拿出最好的水平来,那会把评委的嘴吃刁的,以后茶馆的生意还怎么做。”玉璧解释完就见谢春江很没形象地直瞪白眼,她忍不住乐。

“夫人就是这么爱顽笑,下午是茶诗,你这有没有准备好的,若是没有我给你踅摸一首。我的诗虽然比不得各大茶馆专程请来的大诗家,但也不至于过不得关。”谢春江盼着杏花楼给吴州这个行当里添把火,所以很大方地提出帮忙的意愿来。

却见玉璧神神叨叨地一摇头,笑眯眯地道:“我也请了位大诗家,还是年少便名闻天下的诗家。”

谢春江一听心痒痒,连连追问道:“到底是哪位诗家,是何处人士,哪一年中的进士,可曾为官?”

“秘密,谢东主既然方才热心要相帮,现在可要那位诗家帮忙?”玉璧投桃报李地提议。

“那倒不用,各凭本事,夫人能请到大诗家,那是再好不过,只盼着杏花楼能破十关摘得头筹才好。”谢春江倒挺有自知之明,凭着墨竹馆能走到第四天就算不错了,第五天是想都不用想的。不过做为一个死粉,他对杏花楼的信心空前庞大。

大诗家说的不是别人,正是萧庆之,家里摆着这么一位要不用,玉璧都觉得浪费。不过萧庆之很别扭,中午吃饭时跟他一说,他还有点不大乐意:“那年挂起书画印去了军营,我就发愿不再吟诗作赋,玉璧啊,你这是在为难我。”

扒口饭进嘴里,玉璧顺手夹了一筷子菜,然后埋头挑去菜里的姜末。至于萧庆之说为难,这不重要,她现在也算了解萧庆之了,只要哄得他心情大好,什么操守道德都可以抛弃掉。当然,这还有个前提,得她来哄,为了下午能顺利过关,哄哄就哄哄呗:“真不写了么,为我破例都不行吗?你要是真不写了,后来人读诗该多遗憾啊,诗史上少了庆之,那就是夜里少了一轮明月,冬天少了千山白雪。关键是,你要一直不写就算了,可偏偏你不但写过,还写过的每一首诗都令天下人口口传唱,你怎么忍心后来人都这么遗憾呢。照我说,还是写吧,发愿什么的,就当不存在好了,反正也没别人知道是不是。”

……

从前被人弄头晕头转向的丫头,如今已经具备了忽悠人的能耐,傅大厨看到可以含笑九泉了!

最后,萧庆之确实就被哄着了,半推半就地写了一首诗给玉璧。玉璧一得到诗,立马就当萧庆之不存在了,捧着诗就招呼着大家伙儿往斗茶会的会场去,留下萧庆之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陈玉璧,你好样的!”萧庆之这叫一个恨。

玉璧捧了诗去斗茶会,又碰上谢春江凑上来,谢春江也是文人呐,他是专程来看玉璧到底请了哪位大诗家的。结果玉璧把诗一展开给他看,谢春江立马就晕乎了:“是晋城侯?”

“嗯。”

玉璧一点头,谢春江更晕了:“晋城侯都多少年没写诗了,夫人,你怎么……不对,平日听人管你叫侯夫人,我还记得你姓陈,你……你该不会是,不会是晋城侯夫人吧!”

“他都没落名款,也没用印,你怎么看出来的?”玉璧还以为不会被人看出来呢。

只见谢春江一指小卷轴上的字说:“倒忘了说,我与晋城侯是同一样行大试的,只不过晋城侯行了武试,我行的文试。但晋城侯大才,那一年的题目正是侯爷所书,那字看过一次就不会忘,天底下能写如此一笔行书的,不会再有旁人。”

其实,也得怪玉璧承认得快,否则谢春江还不敢这么肯定。

“那你看能不能过,这么多年他都没作诗了,也不知道功底还在不在。”玉璧问道。

“怎……怎么可能不过,这可是晋城侯啊!”谢春江这样的读书人,大多都能把萧庆之过往的英雄事迹倒背如流,萧庆之对天下读书人来说,那就纯粹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出身好,别人家的孩子品行好,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别人家的孩子文章好,别人家的孩子年少文成,年青武德……

“诶,看你这么喜欢,如果能通过就把这卷轴给你,到时候你拿回家裱起来留给后代子孙当传家宝。”顺手人情她倒送得快,也不知道萧庆之会不会吐血。

闻言,谢春江这叫一个激动,让玉璧把杏花楼三个字糊在卷轴背后,他屁颠屁颠地去跑腿儿。玉璧则在谢春江后边挥小手,说道:“谢东主,别事先说是谁写的啊,否则就凭他的名声,不论好坏都会让他过的。”

“你怎么这般小看人!”继杏花楼之后,不,应该说在杏花楼之前,谢春江就是萧庆之的死粉了,须知天下有不少萧庆之的死粉。

诗一送去,杏花楼形势一片大好,就是后来评委们知道诗是萧庆之写的后,纷纷强烈要求见一见萧庆之本人,评诗的大部分是年轻的士子,大多仰慕萧庆之得紧。

玉璧没想到,杏茶楼的名声没打出来,倒把萧庆之又给炒熟了一遍!

好在谢春江很持重,没有把杏花楼和晋城侯的关系说明白,否则这斗茶会不用进行了,杏花楼直接就能拿头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