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品宫女 > 第一五四章 春至京城有寒意袭人

一品宫女 第一五四章 春至京城有寒意袭人

作者:弈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20 23:22:42 来源:笔趣阁

时隔两年半,再到进城城门外,玉璧满心感慨,再看萧庆之双眼微闭,老神在在地养着精神。因为萧庆之已经不是侯爷了,加上很可能迅速会变成“戴罪”之身,寻常的臣子都不敢留他住。连萧家,也害怕他来亲近,对此,玉璧都觉得心寒,萧庆之却一笑。

“玉璧,人情冷暖,就是如此。”这样的情形,萧庆之在十几岁时就见惯了,现在看到,哪里还会有一丝一毫的寒意涌出来。

“那你看现在我们住哪里,连从前住过的院子都不让住了,难道真住客栈啊,这么多东西呢。”玉璧叹了口气,萧庆之这家伙,得受多少罪,才到现在这样古井无波。一个人,怎么能对冷情冷暖的现象,看得这么淡,这么不挂心。

“会有人来的。”萧庆之说道。

确实会有人来,他们的马车正要奔向客栈时,就有侍卫骑马而来,翻身下马恭敬地站到萧庆之和玉璧面前:“萧大人,陈尚令,太子殿下知道二位回京了,特地备好了酒宴在内城庄王府替二位接风洗尘。”

庄王府是太子还没当太子之前的府邸,看样子,顾弘承是预备让他们住在庄王府里,这满京城,到底还有一个人能站出来,算不错的了。玉璧觉得,太子是个很有人情味儿的人,至少这一刻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萧庆之清楚:“这说明那些罪名,对陛下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啊……这还不是问题,陛下真是你……”亲爹啊!比亲爹还亲爹,顾弘承要敢这么干,只怕淳庆帝都会猜忌。但偏偏,萧庆之还担着一个“陛下最宠爱臣子”的名头,淳庆帝回护起萧庆之来,可谓是不惜血本啊!

“嗯,别胡说,快到庄王府了。”

庄王府外,两人还没下马车就听到了顾弘承的声音:“子云……”

萧庆之挑开车帘跃下马车,玉璧随后落地,顾弘承迎上前来,和萧庆之打个照面居然有几分激动:“子云,《西游记》很好看啊!”

……

果然是遇上粉丝了,玉璧忍不住侧目,臣子们在下边言纸如雪片,顾弘承却激动得跟见了偶像一样:“殿下,还是先进去吧。”

“对,先进去。”顾弘承说完就和萧庆之一前一后往里走,顺便还回头照料了一下玉璧:“陈尚令,父皇说,既然回来了,安顿好了就早早进宫当差,御茶房的差事一时半会儿可不能卸下。”

就知道回京要当牛做马,玉璧低声应一句,跟在俩人后头进了府里。这王府的建制比照王公,对比太子现在的身份当然要低一些,但太子如今住在东宫,这里只作平时在宫外小住时之用。

席上,顾弘承代为传达了几句淳庆帝的意思:“在父皇看来,《西游记》也是本好书,但不管什么东西都是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看到的只是不忠不孝,不节不义,那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这样的东西。”

“是我孟浪了,原本只是想写个小故事给玉璧解解闷,哪想得到一本《西游记》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若是早知道,便是被玉璧缠得再紧,也不赴这趟浑水。”萧庆之作唏嘘状,似乎很为自己这个举动感到后悔。

“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这事儿麻烦是麻烦,但不碍事,总有办法解决。”

筵席散后,顾弘承就要回宫,临走时说:“你们就暂且住在王府里,什么都是现成的,明日早朝过后,记得进宫,父皇早急着想见子云了。自然,也惦记着陈尚令的茶。”

顾弘承离去的时候,天就下着微雨,初春有雨的京城一边苦寒与萧瑟,和云州的四季如春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从云州出来时,满城花色已惹得游人醉,但京城的寒风寒雨里,却还绽放着朵朵红梅花。

庄王府的花园里就种着不少朱砂古梅,偶尔间种着一树绿萼梅或粉梅,星星点点或开或谢。玉璧看着在窗前的萧庆之,似乎是在赏梅一样,但她走过去,却见萧庆之眼神有些涣散:“庆之?”

静静地把视线移到她身上,萧庆之应道:“嗯,什么?”

递上一盏桂圆枸杞茶给他,玉璧估摸着今天晚上萧庆之很难入眠,哪怕是有安神的桂圆茶也一样:“是在想,该怎么面对么?”

缓缓地点点头,饮了一口暖暖的桂圆茶,胸腹暖和起来,但四肢之中仍充斥着散不去的寒意:“你有句话说得不错,人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只有近到眼前了,才会考虑到底该怎么办。玉璧,哪怕我能把自己藏得很深,我也担心,自己不能再如同从前一般应对。这件事,说不挂碍在心,那是因为天高地远,可现在却近了,近在眼前了。”

确实不好怎么应对,淳庆帝这样的人,轻易唬弄不过去。玉璧轻轻靠在萧庆之身侧,蹭了蹭他的手臂,说道:“既然不能再像从前,那就不要刻意去做,庆之,你莫忘了,你才从孝其出来,有什么转变不也正常。至于应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凭本心。”

萧庆之记得玉璧曾经问过他,是不是会怨恨,他那时答不会也不敢,但事到眼前来才发现,要不恨很容易,要不怨却太难:“玉璧啊,说起来,那猴子的身世,是你特地编的吧!”

呃……这个,那确实,她当时是想到了萧庆之和谢春江的身世。当然,主要是觉得猴子总该有点身世之迹吧,原著里没写,还不许她来杜撰一个:“嘿嘿,这个故事又不是我想出来了,我只是转述转述而已。”

“打明儿起管住嘴,要说什么,今晚跟我说说就行了。”萧庆之相信玉璧能守口,但是这丫头太爱扒出些是是非非来,一旦有热闹可凑,那就绝对不会放过,往往陈年旧事就是被她这样热闹出来的。

闻言,玉璧捂住了嘴,作沉默是金状。

一夜春雨洗城池,这一夜,细密的春雨落在屋檐上,玉璧被细密的雨声催眠了,睡得很沉。但萧庆之却总觉得自己在半梦半醒之间,一会儿是父亲母亲,一会儿是松间禅院和宫禁,又一会儿是玉璧嘻皮笑脸的样子。

清早醒来,玉璧揉着眼睛起身,鼻端飘来一阵稻米煮粥的清香气。睁开朦胧的睡眼,放眼一看,萧庆之居然正在布着菜:“你……该不会是大清早起来做了早饭吧!”

“赶紧起来吃,再不吃就该凉了。”萧庆之通过做这顿早饭,已经把情绪调整了一下,这时看起来神色要正常得多了。

吃完早饭,玉璧和萧庆之一起进宫,当在御茶房门口和萧庆之分开时,她有点不放心。赶紧进御茶房里准备好了茶具和水,这时候淳庆帝应该在暖阁里批折子,所以玉璧也很快赶到暖阁外。

曲公公在外边看到她时,笑得跟菊花似的:“诶,玉璧丫头,这一去两年多,可把你盼回来了。瞧瞧,如今真正是长成个大姑娘了。”

“还大姑娘呢,早成了闺中妇女了!”玉璧调侃了自己一声,和曲公公说了两句话,赶紧迈步进暖阁里。她进去的时候,气氛尚可,但是说的话题很危险。

不知道是谁作死,提起了谢春江,淳庆帝说:“他如今在吴州府作知府,做得不错,至少比你在吴州时不时气朕一遭要强。”

这对比,真是太没事儿找事了。借着倒茶的工夫,玉璧挡住了淳庆帝的视线,免得萧庆之那张臭得不能再臭的脸落进淳庆帝眼里:“陛下,快尝尝,婢子这么久没给陛下沏茶了,还请陛下品评。”

“闻着气味儿就对了,丫头啊,两年多了,朕每天喝茶都要惦记你一回。不枉朕惦记你了,茶还是沏得这么好,独一份的气韵。”淳庆帝赞道。

谢了恩,玉璧又转身给萧庆之满上茶,顺便还给他使了个眼色。萧庆之接了茶,又看到玉璧频频挤眉弄眼,就明白她在担心什么。冲她轻轻点点头,萧庆之说:“陛下,此番朝中奏本如雪般参臣不忠不孝,不节不义,臣想,为还朝中内外一个清静,不如便让臣安心去做学问吧!”

……

本来茶喝得挺高兴的,淳庆帝正打算继续夸玉璧两句呢,哪想到到好心情还没维持多会儿,就听到萧庆之来这么一句。茶盏一搁,淳庆帝沉着脸道:“这么大点麻烦就让你萌生退意,子云,朕以为你不至于如此啊!”

“陛下,为先父守孝这两年多里,臣思索了很多东西。臣也听了玉璧很多不着调的言语,虽说大部分时候确实不着调……”

玉璧瞪圆了眼睛,关她什么事,跟她着调不着调有什么关系。

只听得萧庆之说:“但,偶尔也有让臣振聋发聩的语句,她说大医医国,小医医疾,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全是她没事儿时瞎扯的,玉璧真恨不能这世上有后悔药卖啊!

“噢,子云要改行行医?”

“陛下,臣以为国疾在民,臣愿为大医,教化礼乐文章。”

完全是虚而不实的大道理,连玉璧都听得出来,萧庆之这话纯粹是借口,君不见——淳庆帝脸色愈发阴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