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惊仙 > 第十二章 神魂仙君 第六十八节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十步无路可走(十一)

步惊仙却笑道“我们根本不去北龙城,就在这里扎营歇息些时日。等到郑军与燕国开战时,继续走东北方,绕这一片,再到原来燕国与魏国交界的这里,走山路往山岭关城。”

“这、这岂非要多走十日?”

“必须如此。郑国会盼着我们攻下北龙城,然后按兵不发,等着燕军把我们前后包围,在我们拼死挣扎,死伤惨重的时候郑军才会大举出兵。说去北龙城不过是幌子。”

千羽飞恍然大悟,连连叫好。末了又道“楚太子有书信到,责备宗主与郑国结盟的事情。”

“不必理会,楚高歌一心独吞燕国土地,我当然不能让他得逞。楚国本来就十分强盛,更可怕还是君臣齐心,如今的楚王虽然没有过人的能力,但胜在也没有什么对国家有害的缺点。

文臣武将、军民百姓都拥护楚太子,他日绝没有宫廷之乱,强盛之势只增不减。如果让他们得到燕国全部土地,得到燕国全部的军械和工匠技术,日后就是大患。与其如此不如让郑与楚共分燕国。”

“但郑国已经太势大……”千羽飞不无担心。

“郑国……的确势力太大。不过日后必有大乱,根本没有楚国可怕。”步惊仙说罢又道“目前不必考虑这些,请一队擅长轻功、又有探路经验的先去东北方查探路况,沿途留下记号。”

千羽飞去后,步惊仙振翅独自飞走北方查探燕军军情。

燕**将早对步惊仙无可奈何,身在半空,日飞万千里。燕军多次的围捕堵截行动都因为军向被步惊仙轻易获知导致无疾而终。

眼看高空的黑羽翼飞走过去,燕军的军械徒劳的发射些巨弩箭,才射起百丈高时步惊仙已经飞走远去,徒劳无功的境况让燕军只觉得沮丧。

步惊仙飞巡一个时辰便把殉道军方圆千里内的燕军动向看了个清楚,又转而直飞北面郑国与燕国交界的、原魏国南关城而去。

远远见郑军仍然没有进攻迹象,昨日增援的大军明明已经抵达,知道郑国果然不急于一时,想等着殉道军吸引燕军火力了再动。

‘郑王你就等吧’惊仙吧千余神魂不灭威武,等到郑国兵马出发伐陈时,就让你有苦难言!。

殉道军依照步惊仙的主意驻扎歇息数日,才又朝东北方向拔营启程。

而与之同时,神魂意志国在拜月的妥当安排下集结了一百三十万,启程南下,逼向陈国的北关城。

郑国拜了越绯之父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六十万人马,自西关城出兵,奔赴陈国。

而此刻身在郑都王宫的越绯则连日焦躁不安,几度想托人帮忙说话,奈何郑凛然不能指望,朝中文武大多与她没有交情,都不能托付。那些能托付者又在郑王面前说不上话。郑王因此事与越绯争执而闹的十分不快,数日都没有见过面。

这日越绯实在按捺不住,还是主动去求见郑王。

郑王在书房听了传报,想了想,还是让越绯进来拜见。

“王后莫非还是为伐陈之事而来?”

越绯低声道“不敢有瞒大王,臣妾正是为此而来。”

郑王便满脸不快的道“王后实在让本王费解,伐陈大事,朝中多少将帅争抢率兵,本王却把这等大事交托给越将军,王后偏偏执意反对,到底为何?”

上一次争执时越绯只说担心父亲,不敢直言顾虑,这一次却觉得必须执言相劝,再不能隐瞒,否则不过重演上一次争执的结果而已。

“请大王恕臣妾无礼冒犯,伐陈之战,郑国势必伤亡惨重而收获土地微薄。父亲虽然熟读兵法,但为人太过正直。根本不会是诡计多端的北君对手……”

“够了!”郑王勃煞大怒的呵斥打断。“原来王后也是反对伐陈!也以为本王不善用人,不是那北君对手!哼,此事王后不必再说了,王后只要在后宫等着大军凯旋归来的消息即可。来人送王后回宫!”

“大王一一”越绯眼见郑王再没有兴趣理睬,只得告退。

回到东宫,越绯想到其父出征陈国总是担忧,郑王又态度明确,绝不可能收回成命。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呆在这宫中坐视父亲危险了!。

当夜,越绯打发了侍女,在寝宫换上过去穿的神宗白袍,又把一身华贵的珠宝金饰全卸下放妥。

她看着镜子中恢复如初的形容装扮,只觉浑身轻松、舒泰。

‘王后的凤袍实在太过繁琐沉重’还是这身衣装来的简单轻松……

越绯熟知王宫守卫巡逻的时间、路径,一路离开王宫,根本没有被任何人察觉。

离升郑都,走在夜幕下的城外官道,越绯只觉得夜风吹在身上的滋味比在王宫中的任何时候都让人惬意、舒服。

她在官道等不多久,就有越府中过去服侍她起居的贴身侍女骑来匹宝马。

“小姐,你要当心些呀!”

越绯点点头,抱着马颈一阵亲热,那马儿见到她亦十分欢快,一声嘶鸣,浑身充满劲力的四蹄急动奔走,快如飞驰,顷刻就把送马来的侍女甩的看不到身影。

周、郑联军同时抵达陈国的北关城和北关城往东三十里的郑陈关。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陈王无可奈何之下向齐国称臣,以求国不灭亡。然而齐国畏惧郑、周,拖延了许多时日才终于决定出兵,此刻五十万援军还在中途。

就在郑国的兵马抵达陈国边境时,燕国与原魏国交界的旧魏国南关城突然被北君拜访。

郑国伐燕的主帅是平王,得到传报时,大吃一惊,连忙问左右道“殉道军不是走北龙城吗?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就有魏国名将李工建言道“平王可要求殉道军与我军一同伐燕,绝不能答应放他们过去。”

平王觉得这主意很好,又有谋臣道“只怕难以拒绝,如今我国伐陈大军料想已经抵达郑陈关,倘若这里为难北君,只怕君上会说我们不识大体啊……”

李工为首的几个将领却坚持劝阻道“平王三恩,燕国的殉道军无论如何不可放过,否则周国声势更大,且他们入了我国领地,难免不会别有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