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奴牙郎 > 第469章 还俘

大唐奴牙郎 第469章 还俘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5 13:53:03 来源:笔趣阁

天宝十四载,二月初。

周钧率领的大唐使团,从大马士革出发,一路向东行去,在亚俱罗城短暂停留数日后,又去往呼罗珊的边境城市——木鹿城(马累城)。

二月底时,大唐使团抵达木鹿城。

一场大唐与大食的换俘仪式,即将开始。

唐朝从建国开始,再到天宝年间,一百余年里,唐军与外族作战,极少有大规模的换俘行动。

究其原因:

一是因为唐军强盛,武备完善,即便战败,凭借装备和战阵的优势,往往也能够撤回大部。

二是因为唐军提倡忠烈,视降敌为折了风骨,故而败军士卒往往宁可玉碎,也不愿请降。

三是因为大唐边将如果打了胜仗,向来喜欢用献俘这种举动,来向朝廷邀功。这些被拿来邀功的外族俘虏,名义上都是边将的战利品,很少会被拿去换回唐军士卒。

所以,周钧发起的这场万人换俘仪式,是安西都护府设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举动,甚至遍观整个唐史,也是极为罕见的。

换俘当日,天边蒙蒙发亮。

木鹿城西边的边境线上,浩浩荡荡行来一只庞大的队伍。

无数被绳索绑住双手、被铁箍困住双脚的大食俘虏,在安西骑军的押送下,来到了边境处的平原上。

安西军领队的将领,乃是疏勒镇守使李嗣业。

李嗣业先是命令士卒看管好大食俘虏,接着下马,走向边境平原上临时设立的议事大帐。

掀开大帐的帷帘,李嗣业瞧见正座上的周钧,快步走上前来,向后者唱喏道:“都护,大食俘虏悉数已至。”

周钧看向李嗣业,点头笑道:“李使君一路辛苦了,先坐下吧。”

李嗣业:“喏!”

大食负责俘虏交换仪式的人,是法政院的最高**官萨耶尔。

后者见李嗣业生的宛如铁塔一般壮实,站起身来,头顶几乎要贴着帐帷,先是一惊,接着向周钧问道:“这是何人?”

周钧:“嗣业乃是疏勒镇守使,在两次怛逻斯之战中,立下赫赫功劳。尤其是第二次会战,俱兰城、怛逻斯城、白水城的攻破,还有药杀水之战等等,都是他领兵取得的战功。”

萨耶尔一阵惊叹,多看了李嗣业几眼。

见官员纷纷落座,周钧先是向萨耶尔问道:“呼罗珊行省的官长阿布总督,今日可会到场?”

萨耶尔:“阿布总督遵从哈里发的命令,去往北方讨伐叛党,恐怕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日,不会返回呼罗珊了。”

周钧轻轻点头,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今日的换俘仪式,不如正式开始吧?”

萨耶尔点头称好。

周钧首先出言,让李嗣业取来大食俘虏的名册,放在案台之上;萨耶尔也让法政院的官员们,搬来了整理好的唐军俘虏名册。

大唐的书吏,大食的书记官,两边加在一起超过百人,挨个取走名册,又在偏帐中开始查点阚录。

每录成一批人,两国的文吏会拿来先呈给周钧和萨耶尔观看。

确认无误后,这批人的名册,会被拿到议事大帐外,开始当众唱名。被叫到名字的俘虏,会被录下编号,再遣返至本国的营地。

整个过程耗时颇久,而且略显枯燥。

周钧便借着这个机会,与李嗣业交谈了起来。

周钧:“我走的这段时间里,安西情势如何?可有大事发生?”

李嗣业小心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都护,有一件大事。这里人多口杂,本来是想在回去的路上,再向您禀告。不过,某这心里实在是藏不住话……”

周钧:“什么事?”

李嗣业:“去年初秋,封副使为主将,段果毅为副将,打算对大勃律用兵,此事您知晓吧?”

周钧点了点头,封常清出兵前,专门用海东青寄来了书信,说了出兵大勃律一事。

李嗣业眉开眼笑的说道:“就在数日前,某得了消息,封副使率领安西军,长途奔袭,接连击败敌军,最终俘得大勃律王族,又吐蕃贵族百人,取得了一场大胜!”

周钧微微一笑,封常清击破大勃律,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李嗣业见周钧面色如常,有些意外。

周钧:“常清性勤俭,耐劳苦,旁人皆以容貌而轻视他,却不知他身负贤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李嗣业叹服。

周钧:“除了大勃律一战,安西可有它事?”

李嗣业挠挠头,说道:“说起来,从去年开始,陆续有流民不远万里,从关中、河东、河南甚至是山南东西二道,聚众成团,迁来安西。”

周钧:“哦?仔细说说。”

李嗣业:“最早来的一批人,大约是在去年的九月。人数只有数百,男女老少都有,说是关中等地遭逢大灾,饥荒四起,饿殍千里。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才迁来安西。”

“起初我还觉得纳闷,关中距离安西有数千里路,中间不仅隔着大漠,而且沿途州县都是穷困,这些人为何不去京畿之地,或是去江南讨生活,偏偏要来安西?”

周钧:“流民们如何说?”

李嗣业:“那些流民自称应龙信徒,说迁来安西,是得了应龙的感召。这一路行来,经过凉州、甘州、沙州、大碛等地,缺粮缺药,都有应龙教徒接济,这才支撑到了安西。”

周钧:“都护府可安排这些流民住下了?”

李嗣业点头道:“住下了,第一批应龙团的流民,去往焉耆镇,向应龙窟朝圣,接着便住在了镇中。在那之后,陆续有流民从东边来,有时数百,有时上千,焉耆镇住所不多,即便紧急加盖房屋,也无法容纳,实在无法,只能向安西都护府禀告。封副使便下令,将后续进入安西的流民,安排到安西四镇中去。”

周钧看向李嗣业:“疏勒镇也有流民住下了?”

李嗣业:“有,元月刚过完,有一批来自邳州的应龙团流民,一百来户,六百多人,被安置在了疏勒镇。我见了其中的带头者,仔细问了,答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信奉应龙的流民,以朝圣为名,迁徙入安西。”

周钧:“换俘仪式结束,你回去交待一下,好生照顾这些流民。另外,召集匠作和典役,加盖房屋,一定要妥善安置接下来到来的流民。”

李嗣业拱手说道:“喏。”

就在交谈之际,有书吏来报,换俘的名录已经基本清点完毕。

这一次,共计有八千九百六十六名唐军俘虏,经由俘虏交换仪式,得以重回故土。

周钧听到这个数字,沉默了片刻。

李嗣业见周钧默然不语,以为后者心中感慨,于是拱手说道:“当初俘虏的大食士卒,都护下令好生看管。嗣业起初还在奇怪,为何不将这些俘虏献至朝廷,搏一份功劳……如今看来,都护心存儿郎,却是将士卒真正当做亲人一般对待。都护或许不知,如今在安西军中,只要提起您的名字,儿郎们私底下都尊称一声『父帅』……”

周钧笑了笑,迈步出了大帐。

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那些都是刚刚重获自由的唐军俘虏。

这些人如今脱了奴籍,又能重返故土,得以与家人重逢,脸上满是喜悦。

不少人动情至深,甚至跪倒在地,额头点地,放声大哭。

有唐军俘虏看见了周钧,大声喊了一句:“是周都护!”

这一声,宛如浪潮一般,由近及远,传开出去,引得成千上万的士卒,一边欢呼,一边聚了过来。

也不知又是谁,领头喊了一声:“愿为都护效死!”

很快,唐军俘虏中有人带头,向着周钧的方向稽首拜道,口中随之大呼:“愿为都护效死!”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喊声也变得更加整齐,最终汇聚成了响彻天际的齐呼。

“愿为都护效死!”

萨耶尔和一众大食人,听见这震天般的呼声,脸色发白,心生畏惧。

李嗣业和安西军士卒,瞧着这眼前的一幕,神色激动,跟着拜倒。

被无数士卒拱卫的周钧,身体轻轻颤抖,眼睛微微发红。

周钧轻轻抬起一只手来,待得众人稍稍平静,用尽浑身力气,大声喊出了二字:“回家!”

天宝十四载,二月。周钧不以万人命而谗上,工谋于国而远虑,出使大食,说得俘还,卓然冠于一时而垂于后代。

古往今来,百战死敌,抚众守边,却又进不求名,持重以戒。

嗟哉,仅一人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