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522章临行之语

三国之召唤时代 第522章临行之语

作者:无知浪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3:53:44 来源:笔趣阁

“怎么样了?”

眼见华佗出来,刘辩连忙上前询问道。

“回陛下,幸不辱命,箭头已经被取出来了。”华佗略带骄傲的说道。

“多谢神医!”刘辩大喜,向华佗道谢。

“陛下不必客气,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华佗谦虚的说道。

“朕很早就听说神医你医术过人,一直派人四处打探,但一直未曾寻到神医,今日有幸遇见神医,朕希望神医能为朕效力。”刘辩真诚的对华佗说道。

“望陛下见谅,华佗年迈只愿着余生游历四方,为天下人解救疑难杂症,不愿入那宫闱之中。”华佗也不管刘辩会怎么对自己,直言不讳的说道。

“既然华佗先生的愿望是解救天下人,那朕想知道华佗先生从医以来解救之人可有十万百万?”刘辩也不恼,反而笑着问道。

“人力有限,华佗一人如何能解救十万百万人。”华佗尴尬的说道。

“既然如此,如果朕这里有可解救百万千万的人的法子,神医可愿助朕一臂之力。”刘辩激动的说道。

“若有此法,华佗愿倾尽一切助陛下一臂之力。”华佗郑重的说道,虽然华佗并不相信刘辩有办法,但他依然为此发出了誓言。

“神医本不信朕,但却肯为此承诺,可见神医之心。”刘辩赞赏道。

“陛下过奖了!”华佗谦虚的说道。

“朕的燕京还有几位名医,可与神医你较量一二,在朕的授意下,他已经教授了许多弟子,那些弟子虽然没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但也有了底子假以时日必能成为合格的医者。朕希望先生也能如他一般,广纳学徒,培养医者。”刘辩说道。

“陛下,老朽不知燕京那位名医是如何教授弟子的,但老朽以为医术博大精深非十数年以上的医术不可随意行医,否则是害了病患,”华佗似乎有些不满,说话之时带着一些怒气。

“神医所说,他清楚朕也清楚,他所教授的弟子,并非全部教授,只是暂且教授其正骨,治伤,等等一些简单的医术,那些高深的医术他并没有随意教授。”刘辩解释道。

华佗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刘辩接着又继续说道,“神医应该清楚如天下大乱,朕身为帝王当有责任平天下,救黎民,但是这条路是困难的,它需要以武止戈,战争必定有伤亡,若军中连简单处理伤势的医者都没有,那该有多少将士无辜枉死啊,朕希望能有无数的医者能够出现,不求其能治疑难杂症,只求其能处理利器所造成的伤害。朕甚至期望军中将士也有这个能耐,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及时处理伤口避免伤势加重。神医可否认同朕之期望。”刘辩真诚的看着华佗。

“陛下仁慈,华佗佩服,华佗愿助陛下一臂之力,将毕生所学传授万民。”华佗顿时就跪倒在地,心悦诚服的说道。

“神医请起!”刘辩将华佗扶了起来。

“神医年迈,无需多礼,朕可希望神医能多活十数年,为朕传授天下人医术,朕准许神医今后遇朕只行躬身之礼,无需行跪拜之礼。”刘辩笑道。

“谢陛下恩赐!”华佗感动。

“还望陛下莫要称老朽神医,老朽不过山野村夫当不得神医之名。”华佗劝说道。

“也罢,那以后朕就称你为元化先生吧。”

“多谢陛下看重老朽。”华佗对于刘辩看重自己非常感动。

“元化先生,朕希望你回京以后若有可能,就与京中那几位名医多多探讨,互相成全。”刘辩嘱咐道。

“定当如此!”华佗立即就同意了,对于医术的博大精深华佗深有体会,他并没有自大的认为自己的医术是天下第一,而且哪怕是医术不如自己者也必有其过人之处,值得学习。

“元化先生可有著医书?”刘辩询问道。

“正在著作!”华佗答道。

“先生可知印刷之术?”刘辩继续问道。

“略有耳闻,听说此术是陛下所创。”华佗点头道。

“朕希望不久的将来等先生的医术出来以后,便以印刷术,复制成册,广传天下,供天下医者学习。先生以为如何?”刘辩证求道。

“此乃大善之举,于天下黎民,于华佗皆有大利,华佗岂有不依之理。”华佗笑道。

“好!”刘辩大喜。

“若是有可能朕希望元化先生能够将资质尚佳,品行尚佳的人收为弟子传授其高深医术,先生多收一个弟子,将来天下的医者就会大批增加,代代相传,越变越多,有朝一日或许救死扶伤的医者可遍布天下。”刘辩期待的说道。

“老朽若是能遇良才定会将毕生所学传授出去,已达成陛下宏愿。”华佗斩钉截铁的答道。

“当然先生要记住宁缺毋滥的道理,莫要让他将来害了人。”刘辩提醒道。

“老朽明白!”

……

“蒙田!”

“微臣在!”

“你率本部人马暂时就镇守在这蒙古吧,另外交给你一个任务。”刘辩对蒙恬说道。

“陛下请讲!”

“收拢各地的蒙古百姓,建造简易的城池,然后组织蒙古百姓开垦,种粮,培育战马。”刘辩吩咐道。

“臣遵旨!”

“任务艰巨,朕希望你能在拖雷到来之前,做出一番成就来。”刘辩期待的说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蒙恬毫不犹豫许下承诺。

“嗯,如此便好,明日朕便会让大军拔营返回燕京,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朕提吧。”

“臣希望陛下能允许臣将蒙古的百姓往边境迁移。”蒙恬迟疑的说道。

“那你可明白,如此一来蒙古的范围就会缩小,有些地方就白白浪费了,或许不久会落入其他异族的手中。”刘辩不悦的说道。

“臣明白但如今蒙古族人对我大汉并无好感,若要尽快将蒙古百姓安抚下来,必须让他们接触到大汉,得到大汉的恩惠,而如此一来必须让蒙古的百姓靠近大汉。”蒙恬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说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朕也并不想让大汉的百姓,为了帮朕安抚蒙古而深入大漠背井离乡,既然你提了那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不能丢掉太多的地方。”刘辩还是同意了蒙恬的提议。

“多谢陛下!”蒙恬感激的说道。

“你是个粗莽汉子,打仗你有许多谋略,但这安排,治理你是一窍不通,说吧,这些都是谁教你的啊?”刘辩好奇的问道。

“是臣弟蒙毅!”蒙恬立即答道。

“蒙毅啊,确实不错,将来等北方安定了,就让蒙毅到朕身边来吧。”刘辩笑道。

“微臣替臣弟谢陛下厚爱。”蒙恬感激的跪了下来。

“蒙田啊!”刘辩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伤感。

“陛下!”蒙恬不解。

“朕知道你的儿子没有找回来。”刘辩不得不揭开蒙恬的痛处。

“陛下!”刘辩这一提,真的将蒙恬内心的痛处给揭开了。

“为了你蒙田好,为了你蒙家好,朕必须再为你寻一良配,回京以后朕会为你处理好的,你蒙田不能无后,你蒙家不能无后。蒲儿帖毕竟是铁木真的女人,就算你俩感情好,但也成不了你蒙田的正室,所以你必须再找一名妻子。”刘辩强硬的对蒙恬说道。

“多谢陛下挂念!”

“蒲儿帖为铁木真生的孩子,朕会处理掉的,你不用担心,既然她不顾一切跟了你,你还是要真心对她吧。”刘辩嘱咐道。

“微臣遵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