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之召唤系统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潼关

南明之召唤系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潼关

作者:海燕守护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2:23:08 来源:笔趣阁

官军不知所措,本来他们防御潼关,可流贼一下子就退出去了,竟然开始进行了防守,修葺营寨,看流贼那般修葺营寨,竟也有章法了,那营寨可不好打,众人都是不知所以,这般事情确实十分诡异。

明明刚才还是流贼打他们,是流贼来打他们防守的潼关啊,这些流贼不来打潼关,竟然修葺营寨来了,让一众人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

大营内,传令的乃是杨御番,他家中世代饱受皇恩,本是大明勋贵,与父亲一起打了不知多少仗,此番前来是来建立功勋,可这下,流贼却是结寨去了,他道“报,我之马队弹道,留在开始结寨,他们的人马已然后退,不知作甚,远处都是流贼马队,我的打探人马上不去”

杨御番说完,众人都是面面相觑,而孙传庭却是看着面前的折子,良久不语,“此贼所用之法,乃是釜底抽薪,陛下催战,若是等流贼来打,怎么打”

众人炸开了锅,杨御番大惊,“催战,流贼与我等旗鼓相当,人马还比我们多,如何能仓促去打”

“军中缺粮啊”孙传庭道,却是实话,流贼不缺粮草,占据后方,还有川蜀之地,而他孙传庭可不行了,众人知道他的粮草是如何筹措的,都是默然不语,无有粮草,确实只能出战了。

“我军四周,不少当地的宗族或是一些邬堡都开始迁徙了”杨国柱说道,他一直细心观察四周情况,对于周遭情况了然于心,再筹措粮草,得要跑到十几里之外的地方了,“粮草还能支撑半个月!”

“流贼结寨自保,若我等去打,野战都不一定打得过”杨国柱道“不然退兵,到来年再重整旗鼓再说”这是正常情况可以行得通的道理。

“来年?“孙传庭他来年能不能继续当川陕总兵都不一定呢,他必须要在他还是川陕总兵的时候,给予流贼最大的打击,最好帮助大明彻底消灭李自成。

“此战必须消灭李自成主力,我孙传庭没有退路,大明也没有退路,百姓也没有退路”若流贼势大,得了潼关,关中门户大关,闯贼占据关中,献贼占据川蜀,退有潼关天险,背靠人口上千万的肥沃川蜀大地,去西北可得源源不断的优良战马,占据高地,居高临下,完全就是当初战国时期的大秦。

“流贼成长太快了,这次不灭,下回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孙传庭道,深深叹了口气,贼兵势大,特别是张定国一部,战力强悍,可以和九边的边军比肩,下次见了面,这般成长,恐怕边军都打不过了吧。

“太过冒险了,督师”杨御番道。

“军中无粮,况君命难违,官军众志成城,以必死之心与贼寇血战,未尝不能击败李自成,若此役诛杀闯贼,献贼大将,断绝川蜀与关中通路,将献贼围困在川蜀,徐徐图之,此为大明唯一之希望,也为我等将官之职责,此役,只准赢,不能输,流贼可以输十次,百次,但我孙传庭一次也不能输。”孙传庭已经明白了,不管赢输与否,他的川陕督师当到头了,此战必须赢。

众人目光灼灼的看着这个依然老态的中年将领,

“怀必死之心,与贼血战。”孙传庭举起自己长剑。

“杨家世受国恩,代代从军,血染沙场,末将愿追随将军左右”杨御番说道。

杨国柱目光灼灼,眼神中全是决然,黄德功双目赤红,唯有那刘泽清,目光闪烁,他只觉得这帮人疯了不成,和流贼决战,他只想趁机溜走,却是不自觉的发现,两名宣大的悍将已然出现在他身后,便是道“追随督师,讨伐贼寇。”

****************************

烛火之中,众人退去,李华看着这个中年将领,心中感慨万千,古人这份固执的报国之情他无法理解,孙传庭这般人,总是在民族之中不缺乏,一代一代的涌现,微弱的烛光总是为民族驱散黑暗,带来光明,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幸运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延续五千年,每每民族黑暗之际,总有人为他带来光明,带来希望,一个永远不缺乏希望的民族。

有的人,哪怕绝望之际,你看他,他便是希望,孙传庭便是这般人。

“你来了,”孙传庭看着那李华,看着他的模样,年轻的模样,让他觉得可喜,也有可悲“这般年轻,可不要和我一般,折损在这才好,你还年轻,大明需要你这般年轻人”

“督师已然怀抱必死之心么”李华默然,孙传庭恐怕早已感到,他会有必死一天吧,初出茅庐,与子午谷歼灭高迎降,到现在,从军十几年,流贼连绵不绝,而大明却越来越积重难返,他不知,这些人为什么还是这般前仆后继,与民族危亡之际,不顾身死,就为延续文明的火光,因为他们热爱这片土地,深爱这里的人,不愿这文明的火光就这样熄灭。

“我早已怀抱必死之心,从军那日,就知沙场艰辛”孙传庭道,看了一眼李华,道“我找你来,是问你那开封传来之汉终军是你所做?”

“是,”李华说着,不禁想起来了刘强,战死不知多少同僚。

“好诗啊,唱尽男儿雄壮”孙传庭大笑起来。“尽唱出我中华的威风”

“将军不该出战流贼,退回中原,重整旗鼓,未尝不能与贼血战”李华道,此战之后,就是孙传庭战死了吧,他也对于这般明军攻打实力差距不是太大的战斗不是抱有什么希望,包括整个来着战斗的官军他们都是明白。

“人生无有十全十美之局,也无人想去必死之战,但却有不得不战之理由”孙传庭看着面前的李华“就如杨将军,家中世代从军,为国讨贼十几年,早知有战死一天,但有不得不战斗之理由。”

李华是一个现代人,他总觉得人命大于一切,不理解古人的这种想法。“我不懂”

“我之身后是大明关中潼关,他不仅是一座关隘,还是河北,河南,山东,整个中原百姓的壁垒,就如同杨国柱将军,他护卫之宣府大同,不是两做城池,是我之民族,在有汉一代,古圣先贤创立璀璨文明,陛下很少调边军入关,哪怕流贼攻破京师,那也是我中华改朝换代,而文明仍在,这般文明,怎可被戎狄毁于一旦,于他,不光是戎狄屠城灭族之凶狠,护卫百姓,还有数千年之文明,岂有沐猴而冠之理,而我,我之于此,背后就是不能弃守的潼关,是潼关后的百姓”孙传庭道。

铿锵之音,多了一种绝然,决不能弃守的潼关,李华看了眼大帐外,漆黑的月色之中,好似看到了那道威武雄壮的关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自此之后,数百年满清闭关锁国,文明轻浮,数千年文明大国,不齿于列国,被轻于异族,再无服饰之美礼仪之盛,只余金钱鼠尾被外邦耻笑,数千年开化之文明思想,被禁锢为愚昧之奴隶,百姓只知磕头行礼。强于列国之科技,也都成为历史,被列强轻蔑,丧权辱国,土地割让,南北尽是租界,大国之颜面民族尊严丢失殆尽。

李华也不知历史车轮下,他会如何抉择,大明,缺乏曾经的进取心,强大时候不去侵略别人,弱小时候常常被人举起屠刀。

孙传庭这时却道。

“李华,华者,正如华夏,中华有服饰之美胃之华,礼仪之盛谓之夏,倒是好名啊,哈哈”孙传庭大笑起来。

“没有这般繁杂,就是普通的名字,”李华说着。

“来,我与你喝酒,见你这般青年将领,总是让人喜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