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布衣,开局捡个美娇妻 > 第二十三章 我带你们赚钱

出门时,周启就已经介绍过清冷,原本还以为他这正牌老婆多少要吃醋的,结果没想到很快就跟清冷打成了一片。

而那清冷,对着苏灵却一点都不清冷。

两人牵着手走在街上,有说有笑的,完全把周启忘了个干净。

这时候,苏灵才回过头来问。

周启楞了一下,睁大眼睛看了看苏灵又看了看清冷。

这是能当面说的??

关键是那清冷听着,居然毫无反应!

周启有些无奈,没有回答这尴尬的问题,看向清冷道:“这铺子在城里,我说你就不用跟我们回村了吧?”

“不行。”清冷直接拒绝。

周启大汉挠头,这姑娘这是赖上了?……

几人很快就走到了柳司辰定好的铺子,苏家的小厮把那袋子猪毛放下后,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铺子原先是个布行,位置就处在金峰县较为繁华的地段,与那奇货居就隔了几间。

正堂陈列架都是现成的,后头是一个小院子可以暂时作为制作的场地,里面还有可以住的内屋,周启对这店铺表示相当满意。

之后周启便拿出了现成的牙刷与匠人说起细节来,安排好人手处理猪毛又安排了两人上山砍竹。

等说到样式时,周启想了想,顺手拿了店铺里的纸笔,有模有样的画了起来。

但是你要他写字还好,画画他是真没这艺术细胞。

画了半天,众人也看不出那是个啥。

最后只好无奈放弃!

而苏灵却听懂了周启的意思,接过笔,一笔一划勾勒在纸上。

很快,一把刻着两条小鱼的牙刷制品图就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周启又交代了匠人除了制好牙刷还要打造专门装牙刷的盒子。

四五个匠人连连点头应声,没有一个敢多问什么。

这些匠人都是签过身契的,这时候一张身契就等于一个人的命,犯了错打死了官府都不会管,自然是少说话多做事。

四五个匠人,做好牙刷最少也得要三四天。

周启也不担心这些匠人会偷减猪毛,交代好一切事情后,买了许多大米猪肉又添了点被褥,雇了辆车就回村了。

刚回到村里,还没走近泥房,周启便看到有许多村民围在了他家门前。

“这咋这么多人呢?”

苏灵也掀开帘子往外头瞧了瞧。

等到马车走近,几人下了车,村民马上就瞧见了他们。

“周家小子回来啦,哈哈哈……”

接着,一众村民挤了过来,以周启为中心围成一个圈,差点将那苏灵和清冷挤下沟里去……

“叔婶们,你们这什么情况啊?”

周启一脸茫然,虽然他穿过来后这些村民也还算友好吧,没怎么嫌过他,但是这么热情那还是头一遭。

“嗨,周家小子,里长媳妇回来就跟我们说了,你一下就拿出了六百两银子收她娘家的猪毛,这事我们都知道了!”

“周小子,我这鸡毛,你看能不能收?一文钱就行!!”

其中有一个村民捏着小把鸡毛朝周启问道,马上又有另一个村妇跟了上来贼笑嘻嘻的。

“还有我这野菜,能吃!周小子,你看能收多少钱啊?”

周启闻言,顿时心里就嘀咕一声:“这张氏,咋这还往外说呢?……”

这时候村民一般不会去考虑太多,只会觉得那腌臜的猪毛都能收,那什么能吃的野菜,能做掸子的鸡毛也能收。

也不管周启是怎么就发达了,为什么突然就能拿出那么多钱来的了,这些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一时周启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绝他们,想了想,直接就高喊了一声:“叔婶们,我带你们赚钱吧!”

声音马上扩散,原本叽叽喳喳的众人一下就安静了下来,都在等着周启继续说下去。

周启往人群里看了一圈,然后拉过住他附近的周叔来问道:“周叔,我们村是不是有个荒地呢?”

“有是有一片,但是那地方草都长了半截高了!你想做啥子?”周叔摸着胡茬,满脸的疑惑。

“叔婶们,这样,我们先在那个荒地搭一个屋子出来,不用隔小屋,就是一定要空旷,造房的钱来出,你们一起帮我搭咋样?”

此话一出,村民有些就愣住了。

“周小子,你这是要搬家?”周叔问道。

“不是,我要做一个厂房,屋子搭好后,你们过来帮我做点东西,我每个月给你们工钱,这样可行?”周启努力朝他们解释。

其实他本来也是想带着村民们一块,这猪毛一个月少就得有四百斤,要做刷子少说那就是四千把,光靠店铺里的那几个匠人,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要加上这些村民,那就不一样了!

做刷子这这事男女都行,找匠人过来教一下,男的砍竹片,女的处理猪毛,再将成品交给匠人专门刻制样式,村子里少说百来人,一套流水线走下去,这效率直接就提了上来。

村民们听到工钱,很快就有人探出头来,问道:“那你给多少工钱?”

这事乍一听是那么回事,但是这逢上开春,地里还要插秧,农户的事情多着呢,工钱太少,他们可不干!

周启也不知道现在这雇工是怎么算的,便也问道:“你说多少?”

“十五文钱?”

“三十文吧,不然这还不如插秧呢!”

“要我说,就五十文!六百两周小子都能拿得出来,怕什么!”

人群里马上就讨论了起来,周启听在心里,虽然后面这话听得有些膈应,但还是莫名就觉得心酸。

农户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每年赋税就能压垮几个家庭,朝廷一年收两次税,说是按收成的比例收,其实都是定额收。

有人说过,这禾苗刚插下去,就已经没了。

城里村里俨然两个世界,对于商户来说,纳了税手上也还富裕,但是对于农户纳了税,连自家的粮食都捉襟见肘!

当然,也有不少年轻的小伙子,在城里找点事做,但是那些商户一看是村里来的,月钱给几个铜板就打发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本来农户靠着双手劳动,应该是最受人尊敬的人,但是却因为这个世道,过得那是比谁都艰难!

周启心里也很犹豫到底给多少工钱合适,这什么十文二十文他是肯定拿不出手的,但是一下给得太多,难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搞不好田都不种了跑来做工!

而这事,周启是不愿看到的!

农业乃民之根本,那是万万不可荒废!

想了很久,周启才道:“一个月五十个铜板包午食,你们看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