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 204、改变!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204、改变!

作者:乌山梦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42:19 来源:笔趣阁

房玄龄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

易吟也觉得老房这一次太给力了!

没想到他的觉悟竟然这么高。

“房大人所言太让我震撼了。”

易吟拱了拱手,表示敬仰佩服之至,随即接着道,“要让一个国家走向兴旺发达,走在世界之前列,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消除掉固有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易吟侃侃而谈,道:“经济的发展,最终是需要人才来推动,因而培养人才,就成为大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全面推行人才的发展,而且,不是一种人才,而是多方面去塑造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科技,建设更加富强的大唐。”

易吟举例道:“比如,我们需要科学家,去观察天文地理,总结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同时,我们也需要文学家,音乐家,人类需要情感的交流,文学家的诗词歌赋,音乐家的歌舞,能够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我们也需要武术家,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让每一个人都强壮起来,抵御外敌时,就会更加勇猛;我们也需要外交家,在谈判桌上,外交官往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易吟看着众人,道:“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总而言之,人类是需要很多人才综合起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如果做到了这些,大唐,不成为世界第一都难啊!”

易吟的话让每一个人都激动起来,大家都很震撼!

李世民是最激动的一个。

真如易吟所言,到了那一天,可以想象着四海臣服于脚下的那种壮观场面。

房玄龄说完之后,魏征、杜伦、孔颖达、于志宁都相继说出来自己的观点。

魏征道:“旧有的制度固然需要改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一下子取消封爵制度的恐怕又要引起众人不满。这中间,必须得做一个平衡,要不然,肯定会引起矛盾。”

于志宁道:“我也支持魏征大人之说,不是说旧有的科考制度不能改变,有好的制度来代替过去的制度,那自然是好事,但必须防止某种事情过分了之后会引起相反的后果。因此,我建议,在推行新的制度时,逐渐取消旧的科考制度,这样,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杜伦点点头,道:“每一种制度的推行,肯定都是会要面对很大的阻碍的,太过激进去实行一种制度,必定会引发出一些问题。如今,像于大人所言,就可以避免一些冲突,这样新制度的推行,应该可以变得容易一些。”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爱卿,你觉得他们的意见怎样?”

易吟道:“都很好。只要是支持这种制度,都很好!至于实行,我们自然是可以慢慢来,就像于大人所言那样,也是可以的,是行得通的。”

李世民想了想,道:“朕的意见,也与各位爱卿一样,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因此,我们暂时可以把今年达到封爵的那部分人先封爵了,从今年过后,朝廷正式颁布法令,取消封爵制度,每一个人,想要成为朝廷官员,就必须通过正式科考。”

易吟觉得这种操作可行。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吟,你觉得这种意见如何?”

易吟闻言,道:“皇上所言,再合适不过。”

李世民听了,高兴地道:“如此说来,朕也想过了,马上着手今年应该封赏的官爵,随后,就着手这一年的科考。”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吟,真想这一次就用你的方式,来考验一下大唐学子们。”

易吟闻言,兴奋道:“谢皇上厚爱,臣感到万分荣幸!”

这件事情到了这里,就告一段落!

易吟心里着实高兴。

主要原因,自然也在于,之前提出来的思想,李世民虽然一开始没答应,但确实下去思考了自己的问题。

今天终于答应让自己的思想在大唐试行,这真的是一大喜事啊!

第二天,吏部便下发了文书至全国各州郡县。

文书的内容,自然是废除以前的科考制度,不再分为常科和制科。

在唐代,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五十多种。

秀才一科,在这时候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主要是九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不仅仅是六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

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十个问题中能答上四个即可合格。

杂文要求诗赋各一。

策问要写五篇。

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

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

这个时候,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可见难度非常之大。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这种考试,难度都非常大。

相对来说,易吟的改革,实际上是要往简单来改。

为的就是要让吃苦的读书人,也能谋求一官半职。

穿越前也知道读书非常不容易。

现在,就尽量帮帮这些读书人吧。

也算是做点好事。

经过易吟改革的科考制度,就没有这么复杂。

所有考试人员,都在一张试卷上考试。

只是根据分数线划出各个阶段的人才即可。

当然,司法一类的人员,还是必须考司法知识。

毕竟要专业,不能胡来。

这样一来,精简了很多程序,对于读书人来说,感觉简单多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考试纪律相对宽松,对考生们都不大严格。

但是,这种风气,易吟来了之后,也是必须要改变的。

要不然,这种现象,对那些认认真真学习的学子们,就极为不公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