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压对手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压对手

作者:新安小胖A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10:30:07 来源:笔趣阁

后世兔子和米国的竞争,跟苏米竞争的格局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苏米竞争时代是SL以军事优势威胁BY,别惹我,惹我万真的要打了,而BY则是逐渐扩大经济优势。

事实证明,经济基础是可持续竞争优势,长期对峙的过程中,经济基础较差的对手,迟早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崩溃。

而兔米争霸格局之下,一开始是兔子ZLHYJ和带路党公知药丸党忽悠了米国,米国信了兔子要崩溃不会崛起,所以,在有机会下手的时候,却没有下手。

结果,等到后来兔子工业规模超过了米国之后,这时候,米国却畏首畏尾,不能亲自下场了。

历史上,米国打压竞争对手一般是其工业规模达到米国五分之一就开始提高警惕,要是达到二分之一就拼命的用手段削弱。历史上,德国、SL和东瀛,都是这样被米国针对的。

SL没有解体之前,米国大量的小动作都集中在SL身上。不搞死SL,米国做梦都睡不安稳。之后,则是东瀛经济如日中天,GDP和工业领域爆发出了巨大的增强强力,而且还敢跟米国说不,于是,东瀛就悲剧了!

兔子崛起的过程,主要是米国长期忽略了兔子,一开始是军事和政治上对手是SL。之后,在经济上竞争的对手东瀛,没把东瀛的上升势头打压下去之前,米国也没把兔子当首要的目标。

90年代开始,SL解体,东瀛经济出现问题,之后,米国本来是逐渐把目光放在兔子身上的。但是好在这个时候出现了LD、SDM,这两个人一个是宗教极端分子,一个是中东地区相对世俗化的独裁者。

这两个人,LD本来就是米国奶大的,作为在阿富汗拖垮SL的工具,后来,SL解体之后,LD脱离米国控制,反噬米国了。

SDM严格来讲,长期就是米国的盟友,米国一开始要打他,他打死也不信米国真的要打他。

之所以要打他不是他的态度问题,也不是他独裁问题,关键的问题是,SDM拥有统一中东,至少是,兼并更多石油产地的野心和实力。

其本人虽然一直亲米,但米国不希望中东出现一个SDM那样的枭雄,影响了石油米元体系,所以,也不管以前跟SDM关系多好,总之说打就打。

几次每次下场的战争,耗费的资金数以万亿米元。如果,这些钱用来投资经济、科技,也许产出超过十万亿米元的效益,可以降低米国的负债率,可以增强米国的经济规模和长期竞争力。但是,米国却把国力白白的消耗在距离米国本土万里之遥的灭国战争中。

也正因为米国关注的热点太多,让米国无暇分身关注兔子。

现在的兔子,肯定不会想到不太遥远的未来,居然真的成功了,经济规模接近米国,工业制造能力更超过米国。当然了,后市的兔子经济和工业规模起来了,但包括半导体等等产业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东西,如果一开始就比较重视,不拉开距离的话,未来追赶就不需要那么吃力了。

刘焱需要说服目前的内地,加大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投入,经济效益不亚于投资现阶段内地发展最快的钢铁、服装纺织等等产业。

这些产业内地都是拥有巨大的需求,虽然,技术上不先进,但一样是有利可图,能够通过投入获得产出,产出获得利润再投入的方式不断的贡献就业和经济增长。

要说服内地,举国力量配合维创电子的产业升级计划,首先要向内地清晰展示,投入是有产出的,而且,是有极大的产出,比传统行业的产出更多,前景更广!

刘焱笑道:

“诸位,各位年龄都比我大的多。如果讲创业的经历,各位前辈的经历,可能比我的维创电子公司的历程更为传奇,条件也远远比我创业时候更困难。

可以说,各位前辈的努力,终于结束了兔子近代史上百年的混乱局面,给GJ获得了和平发展和修生养息的宝贵时间。我今天讲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场的诸位顿时镇住了,前面两次科技革命,兔子要么处于闭关锁国和动荡时期,所以不太可能抓住两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实现经济的腾飞。

但如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摆在眼皮底下,那么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赶上!

刘焱开始讲述: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能源、交通、信息、教育等等促进人类生产要素大幅度提升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大工业生产,这次革命的效果是,人类经济增长不再是中世纪治乱循环,长期的农业社会的经济增长微弱的几乎不见,基本上都陷入治乱循环,毁灭之后再重建之后盛世的经济规模未必比上一次盛世更强,毕竟,生产力没有本质的改变。第一个工业革命激发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需求的增长。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百多年之后,其升级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问世,电力、铁路、电报、电话、飞机、轮船、电影相继出现。”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共同特征是旧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巨大的提升,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几乎绝大部人都是农民,他们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第一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分出近半人口作为工人。剩下一半人口继续当农民,可是却比工业革命前全部人口都当农民的产出更高。

而过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工业产值,在工业革命之后,却是远远超过了农业产值。

而再进一步,肯定是人类不断发明创造孵化出全新的产业,把人口进一步导向新需求。

与此同时,传统的产业并不会因为资源和人口导向新产业而萎缩,实际上,我们现在一名纺织工人,生产效率跟五十年代初对比,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