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花娇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众议

花娇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众议

作者:吱吱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18 18:19:25 来源:笔趣阁

可是,六千两也太多了点!

郁棠道:“阿爹,您要不要再想想。江老爷既然是个生意人,肯定不会只跑这一趟船的。我们和他毕竟是初次打交道,要不要循序渐进?”

郁文并不是个刻板的大家长,恰恰相反,他还挺喜欢有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处理方式。而且他知道,郁棠的想法,也是他们家其他人的想法,他想得到家人的支持,只要能说服了郁棠,也就能说服了其他人。

“阿棠,你的话很有道理。”郁文想了想,斟酌着道,“可我们有时候合伙做生意,做的不是生意,是人。要知道,生意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只要这个人诚实守信,有能力有才华,值得信赖,就算是他这笔买卖没有赚到钱,下一笔买卖也能赚到钱的。我们只要跟着他走就好了。他飞黄腾达的那天,也就是我们赚得盆满钵满的那一天。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只争眼前的蝇头小利。”说完,他望向了郁博,继续道,“就像隔壁的吴老爷,他们家之所以能发家,还不是因为有个好姐夫。可他姐夫之所以有今天,还不是因为吴老太爷在的时候一直资助他读书。做买卖,有时候和这是一个道理。”

郁棠哭笑不得。

吴老爷的父亲吴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家中已是小有资产,可每年的税赋和打点官司的银子还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他挑中了读书颇有天分却家无恒产的吴老爷姐夫,资助吴老爷的姐夫读了十年书,吴老爷的姐夫也很争气,中了进士,在江西做了学政。从此吴老爷家才真正地扬眉吐气,不再怕官衙中的人找麻烦,也能跟官宦之家来往了。

因为有了这个先例,吴老爷挑的两个女婿都是读书人,其中一个是秀才,一个是举人。

在临安城,也算是有故事的人家。

有钱存着不如资助人读书或是做买卖,这个道理她是懂的,要不然,她也不会找借口去苏州府了。可她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前世的一些事,都是她道听途说,真相是怎样的,还得要亲自看看才行。拍卖舆图得来的钱虽是意外之财,可到底也是银子,也不能随意浪费了。

她不由道:“阿爹,您说的有道理。所以我才说能不能少投点银子。毕竟我们家家底不厚,山林那边要银子,漆器铺子也要银子,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还是细水长流的好。”

郁博连连点头。

六千两银子,对他来说,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投得多收益多,可风险也大。

他宁愿慢慢来,就算是亏了,也不心疼。

郁文见兄长点头赞同郁棠的说法,他忙道:“阿兄,这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是不一样的。我是看好江老爷这个人,所以才想入股他的生意的。他如今刚刚起步,正是最为困难的时候。我们与其等到他功成名就的时候再去入股他的生意,还不如这个时候孤注一掷,和他结成盟友。以后再有更好的生意了,我们才能有资本跟他谈,他也才有可能照顾我们家!始于微末的情分才是真正的情分啊!”

主要是,他们郁家没谁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做这么大的生意。

既然这样,不如找个可靠的合伙人,合伙人吃肉,他们好跟着喝点汤。

郁博又被郁文说动了心,不住地点头。

郁文见了心中一喜,笑眯眯地看了郁棠一眼,道:“正如阿棠所说,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既然是意外之财,那就是意外得到的,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与其放在手里慢慢消耗了,还不如搏一搏。就算是亏了,大家也能放平心态,就当没得到过好了。”

这下连王氏和陈氏都点起头来。

郁棠无奈地道:“阿爹说的我都赞成。我只是怕江老爷误会,觉得我们家家资丰厚,怕以后再有什么生意要我们家投钱,我们家却拿不出来,反而让江老爷心中不喜,两家生出罅隙。原本好好一桩美谈也变成了笑柄。”

“不会的!”郁远插话道,“叔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跟江老爷说了,这是家里所有的银子。要不然,怎么会临时又加了两千两呢?”

郁文听了得意地笑着摇了摇扇子,道:“阿棠,你以为你阿爹是个只知道读书的不成?我是真的很欣赏这位江老爷,想再帮他一把。可升米恩,斗米仇,我也不想把好事变成坏事,才加的这两千两,就是想告诉江老爷,这是我们两家所有的积蓄,是我们两家能动用的所有银子了。我相信,若是这次不能赚钱,江老爷再有什么生意,肯定也不好再让我们出这么多的银子。何况我打听清楚了。江老爷为了这次出海,把自家祖传的五十亩良田都卖了,家中的那艘船也押给了当铺,他举全家之力,肯定比我们还要看重这次买卖,跟着他,肯定不会出纰漏的。”

郁棠仔细地想了想前世的那些事。

江家肯定没有破过产。

否则江潮若能破产后再站起来就更是个值得别人吹嘘他的大事了,不仅不会让江潮声誉受损,还会增加他身上的光环,她也肯定会听说过。

江潮应该最多也就是没有赚到大钱。

“既然阿爹已经想好了,我肯定也支持阿爹!”郁棠痛快地道,但她慎重的性格还是让她忍不住提醒父亲,“只是交割银子的时候要把手续看清楚了,免得以后万一有事再扯皮。”

“这个你们放心。”郁文说给全家人听,“我不会做生意,但我会看人啊!到时候我会和吴老爷一起去交割银子的。”

“什么?!”郁棠腾地站了起来。

郁文嘿嘿地笑,道:“我们从杭州城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吴老爷,他听说江老爷的事,决定和我们一起入股。”

“阿爹!”郁棠不由拔高了声音,“海上生意风险大,我们家投是我们家自己的事,可不能怂恿着别人家也跟着投钱。要是万一亏了,邻居都没得做的。”

“我知道,我知道。”郁文笑道,“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可他说了,他相信我的眼光,只是他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只准备投一千两。况且以吴老爷的家资,一千两对他来说是个小数目。大不了亏了我补给他好了。”

郁棠抚额。

突然觉得她就是重生了也没办法改变父亲花钱的习惯,当初没能阻止父亲买下鲁信的《松溪钓隐图》真不是她的问题……

郁远也知道这件事,当时也是很反对,只是郁文是他的叔父,郁文和吴老爷说话,他也不好插嘴,此时立刻站到了郁棠这一边,道:“叔父,我觉得阿妹的话有道理。我们家投就我们家投好了,吴老爷那边……”

只是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阿苕跑了进来,道:“吴老爷过来了,说是来交银子的。”

郁文喜上眉梢,连声道:“快请!快请!”

郁棠和郁远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这件事就算是他们想阻止也已经来不及了。

相氏一见立刻安慰般地拍了拍郁远的手,快步走到了郁棠身边悄声对她道:“你别担心。要是真的亏了,补给吴老爷的那一千两银子我出。这件事原本我也是赞成的。”

可银子不是这样用的!

但郁棠看着相氏真诚的目光,这句话却说不出口。

大家都是好心,都是为了这个家,她若是再坚持和反对,只会让大家冷心了。

郁棠暗暗在心中叹气。

突然想起裴宴那声直白的“不见”来。

她应该学学裴宴的。

可她若是真的如此,阿嫂也会伤心的吧?

就像她当时听到裴宴那么直白地拒绝,她乍耳听来不也难以接受吗?

郁棠苦笑,只能先应付好当前的局面,于是她挽了相氏的胳膊道:“怎么能动用嫂嫂的银子?嫂嫂的银子是留给我侄儿读书买笔墨纸砚,中了举人进士打赏报喜衙役的,可不能就这样轻易就拿出来了!就是嫂嫂有这样的想法,我这个做姑姑的也不能答应。”

相氏红着脸笑。

郁棠怕她还有拿陪嫁银子补贴郁家亏损的想法,忙转移了话题,低声道:“阿嫂,我前两天回老宅,发现山林里种的花生快熟了,我已经跟五叔祖说过了,到时候也送点给卫家去尝尝鲜。您看到时候是您亲自送过去,还是派个人送过去。”

若是相氏亲自送过去,她就有借口能回趟娘家了。

相氏果然很欢喜,道:“到时候我亲自送过去好了。我也好久没有见到姑母了,挺想她的。”然后说起了卫小川和新进门的高氏。

郁棠松了一口气。

转过身来却一句话也不想和父亲说。

她干脆趁着郁文兴奋地和吴老爷商量要不要再去趟苏州的时候,闭门不出,仔细地翻阅起裴宴借给她的那些书来。

郁棠此时才明白裴宴为什么让她有看不懂的或请教她父亲或请教家中田庄的庄头了。

她知道犁是什么,可耒耜是什么?犁和耒耜有什么关系?翻转犁和旋耕犁又有什么区别?

郁棠看得一头雾水。

更让她不能理解的是,她只想知道怎么种田,可为什么这里面还有一本散记?

这本散记和种田又有什么关系?

郁棠突然理解了郁文当初翻阅这些书时微僵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