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 106 干苦力的来了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106 干苦力的来了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17:39:06 来源:笔趣阁

杜昭笑着摇了摇头,又看着周庭,道:“牙宅的账房中,似乎有十余位账房先生,待我命人请来,听候道长差遣。”

“如此甚好!”周庭点头。

“那道长你就先忙着,我去派人将账房先生们调来。”

杜昭举步欲离开这房间。

恰在这时,有个牙兵在门外禀道:“启禀郎君,长洲县与无锡县的边界处,执行封路命令的牙将,遣人送来一封信函。”

杜昭闻言止步,扭头与周庭对了下眼神。

“进来吧。”杜昭吩咐。

那牙兵走进房门,躬身呈上一个信封。

杜昭随手接过,一看信封,只见上面写的是“郎君亲启”四个大字,下面还有落款,是“侯仁矩”三个小字。

“侯仁矩?!

杜昭吃了一惊。

周庭闻言,也觉奇怪,而后丢下手里的账簿,起身走了过来。

杜昭没有急着拆开信封,而是看着那牙兵问道:“此信如何得来?”

牙兵道:“启禀郎君,具体情况属下也不怎么清楚。只是那牙将吩咐属下,说有一名自称‘侯仁矩’的奸细,妄图潜入我苏州境内,被牙将当场拿住。”

“据那侯仁矩所说,他的父亲曾向郎君举荐过他,而且郎君也答应过了,于是侯仁矩自北投奔而来。”

“不过,封路的牙将拿不定主意,于是,那侯仁矩就亲笔写了一封书信,还说郎君看过此信之后,便会同意放他入境。”

“那牙将便派遣属下携此书信火速赶回牙府,请郎君定夺。”

牙兵详细道明缘由。

杜昭听罢,与周庭对了一眼。

笑道:“这侯仁矩却也是一个人才。也罢,就先把他接来,若可堪大用的话,道长你就可以解脱了。”

杜昭笑着指了指那三十多个木箱。

“若果真如此的话,自然是极好的。”周庭搓了搓手,随后又说:“不过郎君,还是先看看这信上怎么说的吧。”

于是杜昭拆开信封,取出信件看了起来。

他看完后,又递给周庭看。

信上的内容,无外乎介绍他的来历,还有数十日前,在南平江陵城内,侯益曾向杜昭推荐他的事。

另外,侯仁矩还在信中隐晦的展示了一番他的能力……

“侯仁矩之父,的确给我推荐过他,我也的确答应过。”杜昭看着那位牙兵,“不过,侯仁矩其人如何,我却是没有见过的。”

“你速去长洲县和无锡县的边界,将侯仁矩带来牙府见我。”杜昭命令道。

“属下领命。”

“还有,要客气一些,不可怠慢。另外,你再给侯仁矩带句话:虽然侯益推荐了你,我也答应了,但还是要看你的才能决定给你什么职位,若自觉是庸才,你可以立即转身北返!”

“属下明白了。”

“去吧,早点把人带来。”

牙兵领命退下。

苏州的长洲县,在苏州城的西北方位。

与无锡县接壤。

无锡县是常州下辖的县,而常州已经是南唐的地盘了。

没错,苏州城离南唐的地盘很近,中间就隔了一个长洲县。

一个县的路程不算太远,侯仁矩应该很快就会被带来。

但杜昭不愿在这房间中等待。

他怕看见这三十多箱的账簿,也怕看见周庭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那牙兵领命而出后,杜昭也准备逃离这里。

恰在这时,又有牙兵来报:“李安李都使禀报郎君:两军大营整顿之事,第一阶段‘区分老弱与精锐’已经完成,请郎君前往大营,亲自验视挑选出的精锐。”

“好,我这就去。”

对周庭挥了挥手后,杜昭疾步离开。

来到城北的两军大营,杜昭就像“阅兵”似的,对一列又一列的将士进行筛选。

这些将士,都是李安和郭大勇、陈顶天他们挑选出来的精锐,相对身强力壮,都比较年轻。

杜昭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其中“头顶红光”的将士挑出来不要。

……

与此同时。

整个中吴军下辖的州县,如苏州、湖州、秀州等,所有城池中的百姓,全都沸腾起来了。因为城门关闭,不许人员出入。

而且,负责把守城门的镇将、镇兵们,也没有任何解释,就是不让任何人出入。

这种反常之事,顿时让城中的百姓们心生惶恐。

然后纷纷回屋躲了起来,生怕爆出什么乱子。

杜昭的“封城”之令,自昨夜下发之后,中吴军下辖所有州县就立刻行动起来。

因各个州县距离不一,有的早点接受到命令,有的则晚一些。

但直至此时,已经接近第二日的午时了,中吴军下辖所有州县的城门,都已经悉数关闭!封锁了人员的出入与消息的传播。

同时,苏州、湖州、秀州,与常州、宣州、杭州连通的所有陆路、水道等,都已设卡封闭,阻隔往来商旅行人。

这一举措,让那些往来的客商行人们措手不及。

比如那侯仁矩。

他想从常州的无锡县,进入苏州的长洲县,就被把守关卡的牙将拦住了,那牙将还认为他是奸细。

侯仁矩本人,也被牙将抓了起来,关在一间屋子里。

虽然没有镣铐加身,但被关在屋子里却犹如软禁。

这让侯仁矩苦笑连连。

感叹道:“我这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么?这才刚刚踏入苏州地界,结果就被当成奸细抓了起来。”

尽管侯仁矩苦笑不已,但他还能泰然处之,并不惧怕。

原来,早在数日前,侯仁矩在泗州收到“杜昭任中吴军节度留后”的消息之时,在那个书房中,他就在纠结该当如何抉择的问题。

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的侯仁矩,于第二日赶去了洛阳,去见他的父亲侯益,请教侯益的意见。

侯益综合分析之后,建议侯仁矩立即赶往苏州。

当日,侯仁矩便南下,直奔苏州而去。

不过,来到南唐常州无锡县后,侯仁矩却停下了脚步,略有犹豫。

侯仁矩心道:“这无锡县与苏州城之间,只有一县之隔,我何不在此多等候几日,且再瞧瞧情况再说。”

当时,苏州城北的两军大营中,谣言四起,这些谣言早已经传到大营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