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三国佣兵团 > 第八十六章 十一顺位

三国佣兵团 第八十六章 十一顺位

作者:潘上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4-01 08:32:45 来源:笔趣阁

进城之后,缚燮要随许强、公孙瓒去见恩师,几个少女只能先回家,这时代的风气虽然还比较开放,但她们毕竟没有拜访刘宽的名义。

当然,傅礼和反复提醒傅燮,等下一定要到她家来见父亲傅建。

刘宽见到傅燮也是颇为高兴,毕竟这是他最优秀的弟子之一,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亲切慰问一阵后,才转到正题。

“鲜卑之患,确实越演越烈,不过朝廷陷于南方之乱,抽不出兵力来啊。”刘宽叹道。

傅燮正sè道:“我也知朝廷拮据,但此次进京,务要让京师人知道,北地故地,仍有我大汉子民,绝不可弃!”

刘宽点点头,勉励道:“汝心可嘉,为师当尽力相助,朝会时必上表于陛下。”

许强赶紧插话:“鲜卑之害,远胜越人,如果老师能够劝说朝廷,从南方撤兵伐北,当为天下之福!”

刘宽皱眉,刚要摇头,傅燮已经上前一步:“不错,弟子久居北方,眼见鲜卑日益强大,已非疥癣之疾,不可令其坐大,请老师一定要说服天子!”

刘宽稍显犹豫,公孙瓒也走上来支拷傅燮和许强了,毕竟他所在的幽州,近年也频频遭到鲜卑入侵,深知其害。

许强见时机成熟,马上掏出了刘表的信札,奉于刘宽。

刘宽看完后眼神复杂,站起来走了几圈,胡子都揪掉一把,终于叹息道:“当此之世,吾亦不能独善其身啊,罢了,明日早朝…”

许强心都提起来了,刘宽却吐出让他意外的话:“如果有四位朝臣提出弃南救北,吾当附议之。”

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事,电视里面通常就一两个朝臣提议吧,刘宽居然要求四个人在他前面出头!

当然许强很快反应过来,任务难度这么大,刘宽作为高智能的npc,能分辨出这件事的难度与风险,当然不会太主动。

放弃国土,很可能引得天子大怒,也必然遭到一些大臣的攻击,以刘宽温和谨慎的老好人xing格,肯答应此事而且愿意第五个出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不是赶上傅燮这件事,刘宽恐怕连刘表的书信都不会接。

许强抹了把冷汗,不管怎么说,最艰难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三人离开刘府,又同去拜访傅建。

在刘宽府上逗留的这点时间里,傅建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此事,特意邀来一批客人,他们都是来看傅燮的。

议郎傅睿、郎中傅祯、舍人傅弥、羽林郎傅流皆是绿名,另有黄名若干傅氏可谓人才济济,而且不论来自茂陵、冯翊还是义阳的傅家人,都极其团结。

义阳傅家,是一个较新的分支,傅介子和傅长先后受封义阳侯,当时傅家旁系迁了一些过去,现在已经开支散叶但其根仍然是北地。

场中还有两个少年,是傅睿的儿子傅、傅允,虽然没有功名,但最受许强关注,因为他们日后的成就很高傅是三国时代有事迹的,必然会变身为蓝名。

这些生活在内地的傅家,对廉县傅家虽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与之接触,听傅燮说起北地风光和傅家人的艰辛,都是唏嘘不已。

“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北地,如果南容不能说服朝廷,我傅家诸系自派家兵前往救之!”年轻气盛的傅流叫道。

傅睿虽是文士,也对此表示赞同准备明日早朝上表请战,而傅祯和傅弥则有所保留虽然愿意派出家兵,但并不打算亲身前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都是熹平石经上留名的文人,历史决定了他们无法离开。…,

就在这时,有人禀报:“甄举求见。”

众人大喜,赶紧迎入,甄家与傅家的关系不错,但甄家家世高于傅家,甄举主动造访,确实罕见。

甄举坐定,听众人说起方才聊天的内容,当即表示早朝时会附议,而且也愿意派出家兵支援北地。

众人致谢,甄举却把目光落在傅燮身上,微笑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替侄女说媒的……”

“什么?如此好事,真是傅家之幸,小燮还不快答应?”傅建大笑,其他傅家人也是兴奋异常,纷纷道贺。

傅燮面有难sè:“家国有难,南容怎么能在此时成亲”

众人一齐变sè,甄举反而面现赞赏之sè:“我甄家亦不是古板之人,只要阁下应诺,婚仪可从简,亦可推迟,说起来,如果甄傅联姻,我回去劝说家族出兵,更加名正言顺了。”

许强也在旁提醒:“甄君的侄女,就是你在白马寺见到的甄姜啊,难道你还嫌不漂亮?”

傅燮听罢,终于午了决断,应下这门亲事,但要击败鲜卑后再成亲,众人皆大欢喜。

许强在这边聊得正愉快,信息栏却跳动起来,是龙腾发来的:“完蛋了!皇甫嵩的并州军太强了!而且卢植一到九江就平定叛乱,现在正朝会稽进发,这还罢了,偏偏朱隽突然从上虞起兵,联合山yin等地豪族,断了我们后路!”

许强愣了一下,随即道:“说起来也不算奇怪,朱隽如果没参与平定许昭的战争,打出名气,怎么可能在数年内被委以重任,督七郡兵平定交趾?另外,平定黄巾的三杰,能够在扬州先演习一把合作,也ting有戏剧xing的,如果我是系统,也会这样设计。”

龙腾叹道:“我也这么想,只是总抱一点侥幸,希望朱隽不会出手,现在晚了,这“三杰,再加上刺史臧曼、丹阳太守陈夤、庐江太守张磐、会稽太守徐佳许昭这点人根本没法挡!”

“你们现在在哪?”许强问。

“刚刚撤至诸暨县但是徐佳、朱隽联军正在攻击东面的剡县,南面的乌伤则有杨璇组织的义军拦路,现在突围都相当困难!许兄,全看你的朝廷攻略了!”龙腾焦急说道。

许强呼了口气:“我正在着手,你们现在看似凶险,但丢了几处县城后,我这任务的难度倒是下降,估计能说服更多官员。”

关掉信息,许强没心思再跟傅家人聊天了,匆匆出门做任务去。

首先是高彪许强从南阳文府君处带了一封给他的书信,递上去后,高彪果然面显愧sè,犹豫片刻后,便答应只要有五人上表,他必附议。这年头,推荐人的影响力甚至比老师还大啊。

其次是韩说,这个山yin人听说山yin县已经被朝廷收复,想了想,也勉强收下刘表书信不过他只肯排在第九位发言。

而在重新拜访盛宪之前,许强先找到孔融同行,这招果然有用,同情党人的孔融,全力帮助许强做说服工作,终于让盛宪接受了书信。

照《会稽典录》记载,孔融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盛宪看中,互结兄弟,升堂见母这样亲密的关系,孔融费了那么大劲,盛宪都只同意第八个出面,真的很不容易。

虽然已经搞定了四个上书的名额,但这四位都不肯做出头鸟,排在第五、六、八、九的顺位,让许强忐忑不已如果无法补齐前五位,这事可就黄了。…,

看孔融这么积极,许强便请他一同去说服杨赐,当然也没忘了拉上王严等人。

杨赐的立场一向比较中立,而且好感不高许强最早根本没想过能打通这条线,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何yong给杨赐的书信了。

在众人的合力劝说下,杨赐思考了很久才答应,然而他竟然也是承诺第九个附议!

许强已经不仅是觉得这顺位太低,更重要的是这说明顺位可以重叠,如果再找到一个人也选择第八第九的顺位,那么前面的几个顺位必然会出现一个断层,只要前面一断,后面找的这些人都不会跟上了!

书信交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许强已经有预感,这次任务有点不妙。

许强又找上他一直认为最稳妥的马日谭一来大家算亲戚,好感又高,二来鲜卑对北方威胁这么大,身为茂陵人,应该更倾向于舍南救北。

马日谭果然没什么犹豫就收下书信,然而许强的心反而悬得更高了,因为马日谭这样的关系,居然都只承诺第四顺位。

为了提升信心,许强赶紧去找把握最大的蔡苞。

之所以把握最大,不仅因为蔡苞的好感已经加到56,更重要的是蔡苞这个人特别喜欢上表发言,而他的上表中,有明显轻视边郡的倾向,比如日后“边陲之患,手足之疥瘙也”“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夫恤民救急,虽成郡列县,尚犹弃之。”等语句,都非常适合这次上表。

另外,因为羊续的关系,蔡苞与刘表也是相熟的。

果然,蔡苞一下就接受了刘表的书信,并且他不准备附议,而是要直接上表,也就是说,第一顺位搞定了!

许强恢复了一些士气,然而细想之下还是觉得机会渺茫。

许强在京城认识的人里面,关系好的象度远和那些酒友,官太小或者根本没有官位,都是不参加朝会的。

还有象羊涉、崔烈,前者自己就是党人,后者主张放弃偏远地区,本是最好的人选,偏偏都在外地任职。

而另一些有资格上殿的,包括蔡苞的叔父蔡质、刚认识的傅家、甄家人,好感又太低了,就算勉强说服,只怕也是第十顺位的。

陈球、乔玄,都是反对分割领土的强硬派,更不必去找了。

太尉陈耽,许强是对其抱有厚望的,但好感还不高,想让他排在前四位上表,几乎不可能吧?

许强足足发呆了有一个多小时,才发现天sè已近黄昏,再不决断,都相当于放弃任务了。

咬咬牙赌一把,前去拜访司农许臧。

许威身上带着许臧夫人的感谢信,原本一直想留到许臧升太尉时再拿出来,换取最大利益,现在只能提前兑现了,太尉是三公,司农是九卿,发下来的奖励能一样吗?

在许臧府前绯徊,许强还是久久不愿踏入,且不说一封感谢信能够增加多少好感就说许臧的生平,虽然没与宦官沆瀣一气,但也是中庸立场,毫无风骨的。

许臧拒收书信还好点,如果收下后第十个附议,这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就在这时,耳边响起一声轻呼:“这不是许兄吗?你也来拜会许司农?”许强一愣,眼前的二人,赫然是王严和许靖。

许强讶然道:“不错,你们也是来见许司农?”

王严笑道:“我们与许司农之侄许贡新近结识一见如故,每次来见许贡,也顺便向许司农请益。”…,

许靖与王朗、许贡相熟,这个记载于《典论》,许强只是没想到许贡也在京城,而且与许臧有关系。

细想一下,许贡日后任吴郡都尉和太守,投奔吴郡严白虎,门客还能刺杀孙策,都从侧面表明其在吴郡有不小的势力与许臧家族是相合的。

汉人不能在本郡任太守,这个在乱世时常被打破,而且许臧家族本身就在吴郡边缘,分一些人到邻近的丹阳郡完全可能,许贡做吴郡太守跟陈登做广陵太守可能是相似的情况,有点钻政策空子的意思。

既然多了一层关系,许强不再犹豫便与二人一同求见,年轻的许贡出门延入。

许臧看上去五十来岁,小眼睛眯缝着,看上去比较慈祥,对几个年轻人也很随和,

双方交流得不错,许强仅是说了说自己在扬州的事迹,便已经拿到许家叔侄一些好感,当然,大家都姓许,这是气氛融洽的重要原因。

许强看情势差不多,先递上刘夫人的书信,许臧看过书信后,直接送上20点好感,然后微笑道:“许壮士,我等你好久了,夫人早就另有书信前来,我一直想致以谢意呢,说吧,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当然不是什么要求都可以提,系统还没这么智能,实际上是把一堆奖励选项灌输到许强脑袋里,什么技能啊、职位啊、宝物、部曲啥的都有。

许强也不细看,再次上前,递交刘表的书信,高声道:“许强别无所需,唯请司农相助此事!、,仅凭现在的好感度,许藏绝对是不会帮忙的,许强只能赌,把许臧的酬谢与自己的任务绑定在一起。

许臧看完信札,原本微笑的面容一点点收敛,眉头开始聚拢,然后便是长时间的沉思。

看到这幕,许强的心揪得更紧了,以他的经验,这种长考往往代表一个临界点,如果许臧答应此事需要60分的话,那自己恐怕只做到了58

到62分,成功或失败,都在一线之间。

许强赶紧向王严、许靖等人说出此事,几个年轻人也是思索良久,然后许靖首先表态,认为这是好事。

刘表书信的内容,是说留下会稽几个县,给被宦官迫害的党人一个避难的世外桃源,许靖虽然与党人没多少瓜葛,但毕竟是读书人,内心还是偏党人一方的。更重要的是,日后许靖也是避难会稽的难民之一,在他的程序里面,也认可会稽避难所这样一个公式。

许臧稍稍被许靖打动,另两人还在思索,许强心中又是一动,忙说出盛宪、高彪等人也赞同此事,当然还顺便提到了孔融帮自己说服盛完这段话果然起到效果,王朗跟孔融相熟,许臧、许贡对盛宪等同郡名士极为敬重,议论一番后,许藏终于有了决断:“若有六人上书,吾当附议。”

好险好险,以许臧这样的xing情和好感度,能够排在第七顺位,已经相当出乎许强意料了,话说回来,同姓的作用真是不小啊。

当然,许强为了许臧这个承诺,放弃了救下许夫人的丰厚奖励,这代价也不小的。

不过,离开许臧后,许强的心情根本没有轻松几分,感觉只是死刑改死缓而已,现在有一、四、五、六、七、八,两个第九顺位,但许强再也找不出,能够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上书的人了!

有资格又有可能上书的熟人,除了陈耽之外,全都是好感在5点以下的,如杨彪、傅睿、傅祯之流,短时间内,许强根本想不出方法提升他们的好感。…,

接下来许强只能尽人事,找这几个人长谈。

深夜回到宅院时,许强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从头到尾只在傅睿身上加了1点好感,真没辄了啊。

在最后时刻,许强象疯子一样把书信往这些人怀里塞,结果完全无效,然后被礼貌地“送”出府。

“没办法了,睡觉!”许强流泪下线。

这么早睡,可不代表许强真的放弃了,他只是为了早起。

“熹平三年冬十月癸丑,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凌晨五点,许强第一时间来到洛阳狱,用1劲匹缣赎出了公孙度。

公孙度按照惯例送上刃点好感,不过没等他多说几句,许强已经带着他直奔南宫朱雀门。

朝臣们正陆续进入宫门,参加朝会,许强远远看到太尉府的马车,不由大呼小叫冲上去。

“想不到许君真能帮助公孙君脱困,真乃义士也!”陈耽感慨着送上5点好感。

虽然这点好感不多,但许强也没办法了,直接递上刘表的书信,并且抓紧时间表述会稽的战况和北地的险情。

陈耽沉吟片刻:“朝中公卿,愿为党人设想者太少,我理当ting身而出,可惜我对此事细节知之不多,而且没有准备表章,希望有其他朝臣提出此事,吾当附议之。”

“其他朝臣?”陈耽没有提具体人数,意味着只要有一人提议即可,想不到第二顺位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陈耽的好感确实不高,但许强这次找的人里面,他却是最偏向党人的一个,看来这个任务,阵营倾向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不是说许强一开始方向就错误,而是朝中的官员,象陈耽一样耿直而又不排斥弃地的人太少了。

要是朝中有更加娄持党人的大臣,只怕0感都肯接书信吧,问题现在是党锢啊,这样的人比熊猫还珍贵。

许强正在幻想,却听有人在旁边问道:“陈太尉何以在此停留?”

陈耽微笑道:“原来是惠伯兄与季承兄,是这么回事”介绍许强后,便把刘表的书信递给二人观看。

许强在旁边目瞪口呆,怎么会出这种事,眼前被称为“惠伯兄”

的那人,可是司空唐珍,宦官唐衡的弟弟啊!刘表的书信,怎么能让他看到?

唐珍还在默默看信,同行另一老者已经转头望向许强:“此事义不容辞,老朽也想出一份力。”

许强这才注意到此人,太中大夫刘邻!

刘邻的身份很特别,他哥哥光禄大夫刘储与窦武同谋而被杀,但他本人却是大宦官程璜的女婿,加上汉室宗亲的身份,竟然完全没受党事的影响,官至济yin太守。

《帝尧碑》记载,刘邻于熹平四年前的某个时间,被召入朝为“x

中大夫参考当时官到,应为太中大夫,掌议论。

虽然是太监女婿,但历史上刘邻绝对是反宦官的人物,真是柳暗huā明又一村!许强赶紧把最后一封书信递了过去。

“嗯,只要有十位朝臣上书,吾必附议之。”刘邻大义凛然道,许强顿时傻眼了。

“搞什么啊,这么信任你,你却选择第十一顺位,能把书信还我不?”许强绝望崩溃,受书人的xing格和阵营确实重要,但刘邻跟许强之间完全没有好感度啊。

这次是真的完了,虽然十封信札全部送出,但在第三顺位就中断,后面八个人全部作废!…,

“哎,若令战事继续下去,战死者且不论,田园荒芜数年,对会稽百姓是莫大的灾难啊,家兄曾言,越人可以安抚,不当干戈相及许君若还有书信,唐某亦愿附议。”唐珍缓缓开口。

“啥?你竟然愿附议?书信的没有了,你还愿意附议么?”许强大为惊讶。

唐珍耸耸肩:“如此吾便爱莫能助了。”说完三人相携进入宫门。

这短短几分钟,实在给许强太多“惊喜”了,早知道太监的弟弟都肯支持会稽郡弃县,自己可以省多少事啊?

赶朝会的官员一批批从许强身边匆匆走过,许强却陷入意识混乱中,直到催眠系统将他脑中某个角落的知识挖出来,他才恍然大悟:“失误啊!”

《后汉书》多次提到“顿川唐珍”与唐衡同籍,《续汉书》则明说唐珍为唐衡弟,因此一般人都没怀疑过。

但《百越先贤志》根据多处史料整理的唐珍传却记载唐珍为桂阳人“自言先世家本颖川”太监唐衡呼其为弟,但唐珍耻之,说:“已有虎牙弟,又奚用弟我藕耶?”(唐衡亲弟唐方为虎牙都尉)

《汝南先贤传》则记载,陈蕃就是唐珍任颖川太守时任用的功曹,可见这人跟太监真不是同路。

那《后汉书》为什么会搞错呢,一是唐珍自称本颖川人,二是他任过颖川太守容易引起误记。

另外《隶释》中光和六年的《唐扶碑》清楚记载了颖川唐家的名人,唐扶“季父蜀郡(太守),蜀郡从弟会稽(太守唐凤),会稽从弟南阳(太守),南阳弟司空公(唐珍)。”《会稽典录》记载,会稽太守唐凤是中常shi唐衡的从兄,而从唐扶碑看,唐珍又是唐凤的从弟,一不小心就会得出唐衡与唐珍是亲兄弟的结论。

但从兄弟即堂兄弟,没有记载说唐衡、唐凤、唐珍的上一代只有兄弟二人岂可胡乱定论呢。

《百越先贤志》说唐珍居桂阳的原因是“大父”(祖父)从颖川

迁入,所以唐珍与颖川那些唐家太守应是“再从兄弟”的关系,碑文中简称,也是为了让碑主的家世更耀眼一些。

而唐衡和唐珍恐怕连再从兄弟都不是,因为太监唐衡为“五侯”之一,并被追封车骑将军,这样高的地位唐扶碑上提都没提他,恐怕双方只是同族而已。

就算是亲兄弟,从前面的史料看,也没证据说唐珍就是宦官阵营,最多有些书猜测唐珍是通过唐衡的关系买来的高位。

如果许强早点想到此事,绝不至于象现在这样狼狈,要知道唐珍曾被度尚器重举荐,所以唐珍与度远关系很好,许强只要多提几次,度远一定会替他引见唐珍的。

现在想再多也没用了啊这里终究是游戏,不是历史,刘表书信这个任务物品已经用光,唐珍当然不会参与了。

说到底还是知识不够过硬啊。

“这不是许壮士吗?”一个比较熟悉的声音响起。

许强抬起头,发现宫门外已经静下来南边走来的,只有一条身影。

“胡母班!你,你进京做官了?”许强大吼一声。

“是啊,刚刚被任命为shi御史。”胡母班点头道。

许强一把拉住他的手:“你也是党人,你也在会稽避过难,你跟刘景升关系这么好,就算我已经没有书信了,你也该帮景升上一表吧!”许强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哎,就算许壮士不提,我也会上表的,没办法,临走时景升,丁嘱了我一万遍,或者说威胁了一万遍啊。”胡母班苦笑。

“真的?那称准备第几个附议?”许强全身发抖。

“附议?还有别人上表么?我以为就我一个人,到现在还紧张着呢。”胡母班奇道。

终于放下心了,胡母班这说法,那就是第一顺位,跟蔡苞同时了,有了这两人,陈耽附议就算是第三顺位,至此所有顺位都有人了,而且刘邵的十一顺位也能用上,超额完成任务!

宫门外已经没有别人,估计朝会马上就要开了,虽然不知道朝堂上会不会出意外,但许强已经忍不住先发短信,向龙腾报告好消息。

“不管什么消息也没用了,该死的皇甫嵩,他还是不是npc啊,竟然凌晨四点半搞偷袭!许昭的兵将几乎全死光了,只剩我们几百玩家死命保他突围,我的吕常都挂了!”龙腾愤怒的大喊。

“啊?你们一定要撑住!我马上来救,你们在哪?”许强急道。

“没机会了,许昭非要带我们向南突围,但情报明明写着,杨璇带乌伤军五千人封住了南边的去路!你别来送死了。”龙腾哀号。

“别说五千,就是五百万人,我也要来!”许强坚定地一挥关头,然后连公孙度都不管了,带齐手下直奔传送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