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三国佣兵团 > 第九十五章 元正大会

三国佣兵团 第九十五章 元正大会

作者:潘上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2-18 10:26:06 来源:笔趣阁

在许强的指挥下,冯方只是挡住宴荔游,把最后的功劳留给冷云飞。k更新

三万鲜卑,匹马未能返乡,这在历史上当然是没发生过的,但在游戏里发生一次,还是令熟悉历史的玩家们爽了一把,要知道五胡乱华的时候,鲜卑可把汉人杀惨了。

战场结束,许强照惯例拿到了影响度第一,21%。

这一役由于鲜卑有三个平级的大将,所以每杀一人只有5%的影响度,冷云飞拿了13%,天下无双拿12%。

如果不是让了两个杀将名额给冷云飞,许强一个人就能拿到全场近三分之一的影响度,甚至远远超过这个剧情的主角夏育和傅燮,这太可怕了。

当然如果论个人杀敌数,许强拍马都赶不上后两者的零头,只不过手下名将的杀敌功劳都算在许强头上,象拥有两个群攻技能,又有乐队加成的樊稠,杀敌数为全场之冠。

夏育带兵虽多,但多数时候在城内,无法使用军团技,傅燮则是年轻,军团技还不够猛。

许强除了战场上显示的杀敌功勋外,其实还有寻找女将、促成公孙瓒与傅燮会面、抢到渡船、收集各坞堡人马、冲断木桥等一系列功劳,大家都不清楚这些算法,只能怀疑许强是系统亲戚了。

“算上我、元芳、李会长还有两大工会其他玩家的影响度,这一仗玩家的作用竟然超过50%,我想系统不会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要不了多久又会更新了吧?”班门弄斧笑道。

李小梅撇撇嘴:“各大工会投这么多人民币,拿这些贡献度是应该的,这本来就在游戏公司算计之内,他们现在头痛的就是许强这一个怪胎罢了。”

许强惊讶地看了李小梅一眼,没她会这么称呼自己,然而,不知咋的,这倒让许强觉得更亲切。难道这段别扭的经历,反而增加了感情不成……

以前跟李小梅之间“相敬如宾”,就象被发了好人卡一样。而现在,李小梅貌似对许强多了一丝“恨”意,这反而是好事吧?

许强笑笑:“我也不算很强了,其实刚刚看到班兄和陈兄的黄名。战斗力都不比我某些名将差啊。”

陈元芳道:“这也算不得什么,我们就是用大力气,费大心思,还投入大把时间和人民币做任务而已。”

许强一愣:“做什么任务?”

班门弄斧对许强比较了解,解释道:“带部下到某个相关地点见某些相关的人。就有可能接到该部下的任务,多次任务累计下来获得的装备、技能很可观,你看这次无情工会,很多白名都强得离谱,就是下面的人做任务堆出来,然后集中转给主力。当然许兄你有那么多战场要参加,根本不用搞这些。”

许强哦了一声,确实。这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玩家并非唯一主角,每一个部下,甚至灰名身上都可能有些故事,象以前那个灰名少年橘奴,要是带他回家乡,必然会触发剧情。

许强这些名将身上剧情更丰富。就算他没有特意去做,都时不时会触发。

说起来。如果许强只专心培养一个名将的话,估计现在名将装都搞齐了。

众人又讨论颍川局势。以及北地的前景,边走边聊,不觉间回到灵州城下。

其他人都从夏育那里领奖,而许强还从娘子军那儿额外拿到些东西,收获相当可观。

夏育赠送的《夏育骑射》、一千多块鲜卑战马马牌,几百套衣甲角弓,足以令许强各庄园鸟枪换炮,多余的还能卖一大笔钱。公主刘坚给了一方“别部司马印(一次性物品)”,持此印可在一次战场上的官军阵营中,得到别部司马之职,是许强最需要的东西。…,

司马可以带几百士兵,下次许强的名将总算能发挥更强的实力了。

而这一仗获得的名将好感也不错,尤其是娘子军中人,除了同战场本身应给的,还有额外的“保镖”任务好感。

原本许强只盯着傅礼和,现在看下来,多位美女都有啊……

但愿自己幻想时猥琐的表情没被人看见,许强不由心虚地左右看了一眼,却正看见琼楼月在那边教训落汤鸡一样的天下无双。

“看来他们关系很近……”许强心里再次发酸。

赵娥亲过来告辞,许强想聘请她,也被婉拒。

“娥亲既然犯法,自当出首!”赵娥亲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要回去坐牢。

许强也不勉强:“去吧去吧,反正县长也不会为难你,而且明年有大赦,到时候我再来找你。”

就在此时,系统温馨提示:“有人向您的银行卡xxx转帐135万。”由于游戏内交易量很大,开发商新增了这种服务。

“冷兄你……”许强望向正走过来的冷云飞。

“是的,我多转了五万,这点钱对你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我只是以此表示谢意和歉意,这次我太激动了,有些话可能比较冒犯,不好意思哈。”冷云飞又恢复了那份从容的微笑。

“哪有哪有,我怎么没感觉到?嗯,我不习惯欠人情,以后再合作的话,我少收你一笔吧。”许强笑笑。

五万呢,怎么可能忽略不计,对许强这种穷人来说。

不过,为了这多给的五万块,下一次许强又无法拒绝冷云飞了。

刚聊几句,系统好听的声音再次响起:“有人向您的银行卡xxx转帐200万……”

蒙了,许强吃惊地望向琼楼月,后者向他点头微笑。

“钱是你转来的?晕,这怎么能收呢?我啥都没干啊。”许强赶紧发信。

琼楼月回信:“如果你全力帮冷云飞,天下无双的一千万就输定了。我这个人最重信用,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你别再多说,否则我跟你翻脸,不就两百万吗,别放在心上了。”

天呐,这年头都怎么了,社会?钞票都没用了?

“诸位。此役傅南容功劳非小,正好他与甄家姑娘已有婚约,大伙来北地一趟不容易。不如请夏太守主持,把婚仪办了吧,咱们正好以此庆功,喜上加喜啊!”这时傅家的傅流率先提议。其他人也都哄然赞同,于是把热烈的气氛再度推向。

傅家有钱,此役战利品也不少,因此傅燮和甄姜的婚宴办得极其宏大,参战各方都派代表出席。倒有点象各族联谊会了,这也是夏育等人乐于见到的。

不过这样热闹的气氛,却让许强觉得自己身边这些兄弟显得更凄凉了。

尤其冯方和老婆女儿就在不远处依偎着,而许强自己身边不但有大小老婆,还有极品的美女玩家呢。

“我说,你们怎么才能娶上老婆呢?愁死我了。”许强看着一众部下。

不远处班门弄斧笑道:“这个简单啊,多做任务,大约二十几次下来。就有可能遇到救美之类的剧情了。”

许强晕一下:“每人二十几次。我得做几百次啊……”

不划算,否应该为了兄弟们的终身幸福,牺牲个人时间呢?

陈元芳道:“如果懒的话,就多放他们历练吧,运气好不到一百天,他就可能带个老婆了。”

游戏初期。放名将一百天的假………,

这时一直插不上嘴的唐梦晴小心地开口了:“其实……我也一直很关心尼玛的婚事,天天跟她提。前不久她终于答应让我帮她物色,只是没发现合适的。不过刚刚,她给我说,樊稠大哥是位真英雄……”

“啥?叫你帮她物色?这可是很少见的任务哦,你居然能接到,看来你在这手下身上花了不少时间啊。”陈元芳惊呼。

唐梦晴道:“我和尼玛就象姐妹一样啊,我可没把她当‘手下’。”

许强欢喜道:“看来樊稠有戏了,那现在怎么做?”

“我有任务,只要选择一个未婚男子,就会出现‘替尼玛提亲’的选项,可惜许大哥你已婚了,不然我早点你了,嘻嘻。”唐梦晴捂嘴笑道。

许强尴尬了一下,这时果然接到提示:“唐梦晴为尼玛向樊稠提亲,是否接受?”

班门弄斧在旁边提醒了一下:“玩家的手下联姻,确实相对容易些,但你们也要想好,尤其是许兄,樊稠日后历练,很可能给你带回一个黄名甚至绿名老婆,现在把名额用掉太可惜了。”

许强笑笑:“没关系,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而且我一直看尼玛不错。”

樊稠不是读书人,对娶蛮夷女子没有排斥,反而相当乐意,于是这门亲事当场敲定,跟傅家人说一声,就合在一起办了,更添一份喜气。

而就在成婚的同时,羌女尼玛变身为黄名,她的羌笛本就是一绝,现在效果变得更加强大,恐怕比某些绿名还好用。

手下联姻,许强和唐梦晴之间的好感也提升几点,而且都可以向对方借调那两口子中的一员。

李小梅在发信息了,把这个技巧传回星月工作室,估计今后就会看到星月的美女们满大街选王老五了。

“你们别眼红,樊稠能得到美女青睐,因为他是这次战场的第一勇士!你们想娶老婆,就要学他好好努力,知道吗!”许强对着众手下训话,提振他们的士气。

黄允忽然深深叹了一口气,用哀怨的眼神盯着远处的袁家姐妹,想当初袁隗可是打算把侄女嫁给他的啊,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这,老黄,那两位你就别想了……”许强咳了两声。

“罢了,这一仗你们也很辛苦,就给你们放三天长假,碰碰运气吧。”许强想想最近应该没什么战斗,终于仁慈了一回。

“说起来,最近确实没什么战斗,但我好象记得有件什么重要的事情……”

“哎呀,今天不是十二月么,那明天凌晨就是正旦了啊!”许强腾地跳起来,匆匆把冯方、马清等人下一步的行动设置好,然后单骑直奔富平。

等坐传送阵返回洛阳,深夜,许强赶紧下线,调好闹钟。睡觉。

正旦日,大朝会,而许强也将得到第一次参与的机会。因为他是本年度孝廉!

凌晨三点许强就起床了,还拼命往南宫南门朱雀阙下赶,生怕迟到。

正月初一,现在叫春节。但古代称为元旦、正旦、元正、元日、新正等。

每年元正大会,是一个重大的庆典,刘邦建国时定的“平明”开始,大天亮的很合理,然而从汉武帝到东汉。都是“夜漏未尽七刻”开始。

夜漏未尽,照郑玄所说,那就是鸡鸣时,即四更天,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3点!

系统会不会那么变态,让玩家凌晨一点起床?如果错过时间,孝廉身份会不会取消?或者少一些奖励?…,

很难说啊,尤其许强作为一个“治学严谨”的历史系硕士。当然要按历史来啦。

事实证明。许强稍微想多了点,当他赶到南宫朱雀阙下时,除了宫门卫士,就只有兴奋失眠的小猫两三只……

熟悉历史,有时候不见得是好事啊。

当然古人起床都挺早的,前来朝贺的官员很快就从四面八方聚了过来。到凌晨四点的时候,宫门外是人山人海了。

虽然太阳还没出来。许多家奴随从举着油灯、蜡烛,但这里毕竟是游戏。始终能保持一个起码的光亮,许强就看见蓝汪汪、绿油油、黄澄澄的一大片啊……

东汉究竟有多少官员?唐朝的《通典》有详细统计:内外文武官7567人,其中“内”,也就是中央有1055人,而这些人的随从、佐吏并不包含在内。

顺便提一下,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的贴子,说汉朝官民比例是1:7948,现在是1:30,意指当今机构臃肿,其实按通典不完全统计,东汉“公务员”是十五万,与当时六千万人口相比是1:400,帖子里那个数字,应该是用汉代公务员数与现代12亿人口来比的……

元正大会,这一千多中央官员悉数到场,每个人还带随从,加上维护秩序的军队,那场面当然小不了。

这么多人头上都顶着个名字,许强眼都看花了,只知道有许多历史名人,象刘虞、刘焉、黄琬、梁鹄、司马防、阳球、种拂、郭禧、袁滂、何休、史弼……平时根本不知他们在洛阳住哪,这下全从窝里出来了。

当然还有部分名人,是从外地赶来,其中许多是许强根本没的。

许强东奔西挤,拼命搭讪要签名的时候,元正大会终于开始了。

宫门大开,卫士将人群导引入门,就跟奥运会入场似的,还要严格按照顺序,大官先走。

随着一批批官员入宫,阙下的人开始减少,许强终于找到他最想见的那个人——曹操!

为什么许强得知自己今年被举孝廉,会那么兴奋?因为是和曹操同年啊!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而曹操155年生,174年正是虚岁二十,175年以孝廉身份参加元正大会。

当然这个“二十”是不是准确,没人知道,而且也可能是173年被举,174年正元大会上正式被承认。

但系统没理由随便推翻公论,所以许强如愿与偿与曹操会合了。

曹操虽然也游历过一段时间,但还是没啥名望,身边一直无人攀谈,稍显尴尬,有许强这个熟人聊天倒也欢喜,就这短短时间便加了1点好感。

孝廉不是官位,他们现在还算白身,所以是最后动身。

众人缓缓步入雄伟的皇宫,穿过重重宫门与殿堂,路上只见上千禁军衣甲鲜明,手中弓搭箭,弩上弦,车马旗钺夹道,威严中透着寒意,令许多乡下来的孝廉瑟发抖,当然也可能是冷的。

身在新中国,许强倒是见过很多世面的,什么奥运开幕、国庆阅兵,哪样不比眼前的场面大?不过要知道,在场的人物都是全国最顶级的精英,多少人日后决定着历史的大势,身边更有一位最大的枭雄,自己能置身他们中间,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现实中,许强恐怕一辈子都没机会跟这种级别的大人物同行吧。

一直行到德阳殿前,这里的超级庭院可容纳万人。时常作为阅兵誓师的场所,这么多人涌进来,都还显得很空旷。足显汉家的大气。…,

日后曹丕称帝,别说皇宫了,整个许昌城都找不到那么宽敞的地方,元正大会只能到城外去搞。

顺便说一下。中国古代不象西方那样,有供市民集会的城市公共广场,眼前这个地方虽大,也仍然叫做“庭院”。

阶上殿内,便是天子所坐。不过后面的人都看不见皇帝。

周边有回廊形成的廊院,里面站立的便是那些郎中、中郎、羽林郎、虎贲郎等等,今天过后,在场的很多孝廉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禁军指挥着众人,武官左行站在西面,文官右行居东,这个时候没几个人敢喧哗了,大家都慌忙站队。

曹操忽然停下。左右看看。然后大笑道:“我文武双全,不知该站哪边好了啊,哈哈。”

周围的人惊恐地看着他,直往外退,生怕被他连累,这种场合还敢如此放肆。这谁家孩子啊。

许强心里一动,脱口道:“当年会稽郡有位孝廉陈宫。就是站在中间的,天子问他为何。他说‘有文有武,未知何如’,曹贤弟莫非想效法他么?”

曹操一愣,随即哈哈笑道:“原来前人做过了么,操岂是学步效颦之人?”说完大步向武官阵列走去。

许强当然也跟上,他原本就是因为武功才被赵温推举的。

曹操站定后忍不住问道:“那位陈宫后来如何?此人有趣,我倒想与之一晤。”

许强笑了:“他被天子当场任命为大夫了,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此人早已古,对了,曹老弟可要记住,不是每个叫陈宫的人都值得交往啊……”

许强说的这个陈宫,见于佚书《会稽典录》,记载的都是会稽郡人物,而三国的陈宫是东郡人,所以这二位只是同名而已。

曹操微笑,似乎没把许强后面的话听进去,不过陈宫这名字他是记住了。

看曹操的表情,许强不由怀疑,就算没有自己多事,也会有别人告诉他吧?

这时,殿上突然响起宦官的一声“趋!”这是仪式正式开始了,于是三公、王侯、九卿、二千石高官,依次上殿向皇帝朝贺,各种祝辞此起彼伏。

光带一张嘴巴来朝贺还不行,公侯献璧,二千石献羔,千石、六百石献雁,四百石以下包括孝廉们献雉,这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估计这段时间卖野味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

游戏中尽可能简化程序,不过每一幕还是让熟悉历史的许强觉得新鲜,说白了,所有这些设计,所有这些npc的举止,现在都是表演给许强一个人看啊。

谁让他是现在唯一能参加大会的玩家呢。

朝臣们走完,终于该轮到各郡的上计掾、史、孝廉,以及贤良、方正等人了。

事实上,每一次新鲜血液的补充,也令洛阳官场上的人们格外兴奋,廊内、殿上,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这些新嫩,评头论足一番,三公九卿也在物色中意人才,准备收为掾属。

殿上宦官按着名册开始召唤:“司隶校尉部——河南尹上计掾xxx,上计史xxx,孝廉:成皋吕广字伯奢……”

曹操一皱眉:“成皋县,姓吕,岂非宦官吕强一族?”

旁边不知是谁嘀咕一句:“自己还是宦官的孙子呢,又是宦官养子所举,还好意思说别人。”

曹操大怒四顾道:“是谁胡言乱语!我的家世,与我本人何干?”不过却没人站出来承认。…,

“孟德说得不错,何人所举,何人所养,并无关碍,君子自洁其身可矣。”一文士排众而出,却是与曹操同入洛阳的沛国另一孝廉桓典。

沛国本年的孝廉有点倒霉,因为他们的国相是大太监王甫的养子王吉。

宦官虽然得势,但天下读书人仍然瞧不起宦官,宦官的养子们本为寒家,一步登天,又被豪门鄙视,因此里外不是人,连带与他们有关的人也受歧视,因为一提宦官,总会联“贿赂”二字。

其实历史上曹操也不一定是王吉所举。因为王吉179年被抓时,史载他“视事五年”,应该是174年上任。

按刘秀时期的制度。太守、国相上任不满一年,没有察孝廉的权利,当然这条法律很少真正执行,要知道很多地方。一两年就要换太守的,那不知有多少人才没法举荐了。

不过因为这条理由,曹操为王吉所举,并非定论。

桓典是桓彬的再从弟,因此与许强也有些话说。三人相互聊着,曹操也稍稍意平了些。

紧跟着司隶部的,是豫州郡,曹操、桓典赶紧快步走出,加入队伍。

豫州的颍川、汝南两郡多士,一直在争夺全国的冠亚军排名,更何况孔圣故乡鲁国也划在豫州郡,因此豫州孝廉所受的关注还在司隶部之上。

豫州本届孝廉的质量也很高。除了曹操和桓典外。许强还看见汝南有一蓝名一绿名:袁遗、李逵。

周围无数人议论纷纷,点评某人没资格被举,讨论某某高士今年又拒绝应举等等,而鄙视“宦三代”曹操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一批批孝廉走过,徐州下邳郡的孝廉中,出现了陈珪的身影。让许强又激动了一下。

同岁举孝廉啊,在这个年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关系。许强仿佛看到了陈珪父子被自己收入麾下。

到青州孝廉组团出场时,场上又迎来一个小。

“看。是公沙义起!北海‘公沙五龙’最小的一位,他也终于出山了,一门五龙啊,不得了!”

“难道你们没看见刘公山?他与其弟正礼,那也是堪称二龙啊!”

公沙五龙虽然在三国没有事迹,但魏明帝曹叡的《二十四贤甄表状》中,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那就是“公沙五龙,天下无双”!

公沙义起是第五龙,公沙樊,而刘公山自然就是刘岱,许强又见一个熟人,爽了。

“荆州……南郡孝廉,襄阳蔡瑁字德珪、襄阳庞韪字汉光……”蔡瑁这小家伙也来了?嗯,还有位同学。

“扬州……吴郡孝廉,钱唐全柔……”被华雄单挑击败,害得钱唐失守,居然还能举孝廉?

终于轮到益州人上场了,许强左顾右盼,悲哀,咋一个蓝名都没有哩,仅有的几个绿名还是碑文上那种角色。

益州虽然算不得蛮夷之地,但也差不太多了,只有中间几个郡能出些人才而已。

“巴郡孝廉,宕渠许强字多人……”随着这句念出,许强奉上一只野鸡后,系统提示响起:“您成为孝廉,当前爵位提升一级(仅限16级以前)!您与同岁所有孝廉好感 10!与本郡历届孝廉好感 5!与本县所有npc好感 5!与同岁所举的其他人好感 5!声望 5000!”

系统公告也紧跟着来了:“许多人成为游戏中第一个玩家孝廉,奖励声望1万!奖励100金!”

孝廉啊,巨大的荣誉,这么多奖励,完全是当得起的!…,

东汉六千万人口,按每二十万人举一孝廉来算,每年全国不过区区三百人而已,实际所举还不到此数。

到这个时候,许强才真正能体会到汉朝人被封孝廉时的激动。

不过史书上那么多名士,几次十几次地拒绝辟举,那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话说,许强还有点贪心不足:“为啥我之前才十三级爵位呢,要是十七八级爵位,这升一级值多少钱啊,数不清啊……”

爵位从十三升十四级“右更”,原本需要八十万声望,八千金,这一笔赚大了!

许强辛苦几个月,还刚参加了北地那么大一场战役,连这一级爵位的十分之一都没挣到呢。

许强这里陷入半痴狂的状态,那边孝廉献礼还在继续,凉州上计吏有老熟人赵壹、韩遂,孝廉有汉阳尹嘉,并州孝廉有王柔,交州孝廉有士燮……

难道蓝名绿名孝廉,都在这一年扎堆了?

那倒也不是,灵帝时期所举孝廉,有史可查比较明确的就有四十人左右,平均每年两位。这还不算碑文和杂书所载。

而孝廉是东汉县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史书上的县长县令名人数不胜数,所以书上没写的孝廉其实还很多。

另外这一期孝廉中名人偏多。也是因为曹操的缘故,好几位孝廉在历史上都与曹操“有旧”。

孝廉过后,还有一批人,而这一次。喧哗声突然变小了,这代表着对那些人的尊重。

州举茂才,三公举贤良、方正,还有明经、武猛、有道等非常设科目,比孝廉的层次又高出一截。因为每年,甚至若干年才有那么十几位!

数百万人中选拔出一个来,那才是精英中的精英啊。

汉代的辟举制度,其实比后世的科举,乃至现代的高考还合理些,因为是全方位的寻找人才。

孝廉中的“孝”科相当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廉”科相当于“优秀公仆”,茂才是“十大杰出青年”。明经是“文学奖得主”……

十三州。十三位茂才,许强只认识一位,扬州陆康。

没办法,史书上有记载的灵帝茂才总共就那几位,今年能摊上一个就不错了。

其他科目也没有认识的人,倒是后面出场的十余童子郎里面。有熟人臧洪。

臧洪因为父亲的功劳,得到一个童子郎名额。而历史上的臧旻去年才镇压掉许昭。

如果臧洪175年被举,明年上殿时虚岁17。称“童子”就有点勉强了,所以系统安排他现在出场。

最后还有一群老人家,是某些乡里的“三老”代表,这一流程史书无载,但设计出来也符合当时政策。

趁着这机会,皇帝刘宏宣布,任命屯骑校尉袁逢为“国之三老”,赐玉杖。

国之三老,没有权力,但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天子视三老为父,以教天下孝,袁家的地位至此再上一个大台阶。

为什么今年封国三老呢?一来刘宏今年虚岁二十,算真正的弱冠,想有个新气象,二来就是前几年后宫所生的儿子都夭折了,所以想借借国三老的福气。

选择国三老,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妻、子、女齐全,家中没有夭折之人。

至此,元正大会上半场终于结束了。

如果说上半场是人代会,那么下半场就是春晚了!

酒席象海浪一样铺上来,淹没了所有人,而江湖百戏、倡优、西域幻人也接蹱上场,令人目不暇接。…,

许强想起这些场景都是蔡邕叔父蔡质在《汉官仪》中记录下来的,不由在人群中寻找过去,果然看见那位老人家正拿着笔和简写日记呢……

看节目固然有意思,但对游戏一点帮助都没有,许强仍然紧缀着曹操,和他一起到处敬酒,结交名人,不多会儿功夫,就和刘岱、陈珪、蔡瑁等年轻人搭上线了。

说起来,许强现在和这几位的关系还比曹操近点,反而是曹操沾了许强的光……

在颍川一位叫韩洽的黄名老者那里,众人出于尊重,停下来多聊了几句,没旁边走过来一位蓝名:韩约(遂)。

“见过父亲。”韩约含泪叩头。

韩洽看着他叹道:“你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凉州少士,你才入籍几年,便成为一郡之上计吏啊。”

上计吏,每年代表一郡的脸面进京,在本郡拥有独特的地位,非名士不能入选,比孝廉的门槛高多了。

韩家所在的颍川,士人如云,更有复杂的关系网,普通读书人很难混出头来,象韩洽今年都快五十几了,韩家又是大家族,才有机会被举孝廉。

而面前的曹操仅二十岁,蔡瑁更是遵老蔡家的传统,瞒报了年龄,才十八岁就被举了。

曹操也发现了年龄上的问题,同岁孝廉算是同辈,但韩洽的儿子都比曹操大一截,这就有些尴尬了,于是曹操干脆主动提出与韩约平辈论交。

这便是《三国志.武帝纪》中所载:“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

这边正聊着,忽听席间有一官员高声道:“早年元正大会,有论经夺席之盛事,今年何不循例?”

此议顿时引发一片赞同声,所谓论经夺席,就是与会者不论身份,只要自认为精通五经,就可参加辩论,每战胜一人,就可夺他的席,垫在自己膝下(古人跪坐要用席子垫着)。

光武帝刘秀时,郎中戴凭一人独得五十余席,名重一时,至今还被学子们津津乐道。

现在的常用语,“夺得几个席位”,就是来源于此。

所以在经学方面有两下子的人,每逢元正大会,都卯足了劲准备功课,想要一鸣惊人。

众人闹了一阵,殿上传出天子的口谕:“每年辩经没啥新意,今年就比乐律吧。”

无数人面面相觑,大为失望,虽然很多人都会乐器,但内心都认为那是小道,就算胜了也显不出荣耀来,因此兴趣不大。

有几个博士正打算再向皇帝建议,却不料一个孝廉跑出,跳起古怪的骑马舞步。

没有伴奏,但当耳熟的歌词传来时,许强当场就栽了个大跟头。

“哥是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