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391章 儿臣只想尽快复课

虽然他是自己的儿子,但也必须得出城迎接。

开玩笑,朱棣这次的战功,可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征服倭国。

不但是大明王朝的荣耀,更是整个汉家的骄傲。

几千年来第一次成功。

当年徐达北伐胜利归来,朱元章是出城三十里迎接。

朱棣征服了倭国,虽然比不徐达上北伐的功劳。

但在城门口迎接,也不算过分。

“燕王真是少年英才啊!”

“燕王殿下有皇上当年指挥作战时的英武雄风,打起仗来对军队如臂使指。”

“燕王殿下就像唐朝的战神李靖一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虽然双方在倭国战场上,没有发生过什么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每一次都是大明打胜仗。想打一次胜仗容易,难就难在一直打胜仗。在他国土地上让倭**士一场未胜,即使我们的火器比他们先进,也是很难做到的。”

“而且利用小说家罗贯中院长的《弥生战国志》征服倭国,也是历史上第一阳谋。一部‘历史书’就瓦解了倭国这个民族的凝聚力,让他们几百个藩主成为了一盘散沙。”

“罗院长厉害!”

“稷下学宫牛叉!”

“稷下学宫的罗院长厉害是厉害,但换做其他任何一位将领领军,还真想不出这种逆天的策略来,所以燕王殿下是文武皆备。”

“这次殿下和胡惟庸远征倭国,共历时数月,却没有耗费大明多少财力,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金行行长吕昶感叹起来道,“历代王朝对外征战,无一例外不是劳民伤财,掏光国库。而殿下不但没有掏光国库,反而给国库增加了不少真金白银储备。”

历代王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皇帝打仗呢?

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根深蒂固?

不是。

是那些封建贵族怕花钱。

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说到底都是他们标榜出来,要求世人的。

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仁义道德只是个口号。

他们就是怕打仗花钱。

而打仗花的钱,肯定不会花皇帝内库的,而是动用国库。国库空虚,皇帝肯定就会想办法让那些封建贵族出血,损害他们的利益。

也就是说打仗打赢了,封建贵族没有好处。

打输了他们要出血。

所以历代王朝,反对王朝对外征战的人,才会那么的多。

别以为那些封建贵族,不知道朝廷对外征战打赢了之后,是利国利民的。他们甚至比普通人知道的还要清楚打赢了之后的好处,他们只是因为利益,不愿意这么做。

朝堂上知道如何才能利国利民的,把政策好坏看的清清楚楚的人也很多。

明眼人比比皆是。

但他们就是不说,不做。

他们不是蠢,而是坏。

大部分人是坏,剩下一部分是明哲保身。

百姓过的再水深火热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们又不是百姓,他们又不水深火热。就算朝廷亡了,他们也能为自己找到退路。

真正为百姓计,为朝廷计的人,好像还真没有。

他们都不是二十几岁,身怀家国天下的年轻人了。

一个个老谋深算得很呢。

“我中原王朝第一次征服倭国,就获得了全功,燕王殿下的此番功绩,可昭日月!”

“倭国成为我大明的另外一个行省,指日可待。”

“燕王殿下会因此名垂青史!”

“跻身稷下学宫,兵学院的十大战神,绰绰有余。”

“听说倭国现在已经改名扶桑神国了,其女王叫做徐千代。长的国色天香,风华绝世。”

“如果能让扶桑神国女王,做皇上的一个妃子,岂不是更加利于大明管理倭国,更能让倭国臣服与我们?”一名大臣突发奇想,说道。

“不可。”旁边一位大臣闻言,道,“如果皇上这么做了,就有欺压他们的嫌疑。现在扶桑神国初定,欺压他们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

“我听说扶桑神国女王,是秦先生的!”又一位大臣说道。

“哦,哦……”群臣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这就可以理解了。

扶桑神国女王将来嫁给秦宇,的确比嫁给皇上合适很多,没有任何欺压的嫌疑。

“只是那扶桑神国女王何德何能,能够嫁给我华夏,稷下学宫的院长大人?”群臣闻言,心中都有点不服气,“简直是太高攀了。”

“她只不过是一番邦小地方的女王而已,而且将来还会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也就是说她的地位不够。”

在场很多大员,都想高攀秦宇这个稷下学宫的院长的亲事,他们也有女儿,没有女儿的也有年轻貌美的侄女,但他们是提都不敢提。

就怕有人嘲笑他们自不量力。

他们是连秦宇的面都见不到。

人群心中都很清楚,就连皇上,都想把华夏第一任女状元,宁国公主朱英娆许配给秦宇。但是秦宇压根儿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只是把宁国公主当成了学生。

大明公主都办不到的事情,让扶桑神国女王捷足先登?肥水流外人田了。

秦宇,这个稷下学宫院长的地位太高了,

在亿万百姓心中的地位太高了,

人群都觉得,让他将来娶扶桑神国的女王,华夏方面吃亏。

“燕王殿下马上就到!”一飞骑急速奔来,骑手飞身下马,向皇帝皇后禀报道。

没多久,朱棣带着十几米随从,出现在人群视野里,一里之外便下马开始步行,以示对皇帝的尊重。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来到龙辇之前,朱棣意气风发,跪下参见道。

“棣儿快平身!”朱元章乐呵呵的道,“你这次远征倭国,几乎是全胜而归,果然不愧是我朱元章的儿子,没有辱没咱的威风。”

“棣儿,你为大明建立如此功勋,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

“禀父皇,儿臣不想要什么赏赐。”朱棣道,“儿臣只想尽快回到先生身边,把以前耽搁的课程给补上来。先生教的那些物理、化学的神仙学问,耽搁太多了,才是儿臣最大的损失啊。”

“也不知道,他们的课,已经上到哪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