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203章 杀了再说,钦此

“皇上,老臣今年已经七十多了。”吕昶哀叹:皇帝你是想累死老臣啊!

随着六部制的弊端的不断显现,让朱元章意识到了,对六部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以前在朝廷贫穷的时候,国家人口少的时候,六部运转起来十分顺畅。

但随着大明越来越强盛人口越来越大,六部制的运转,就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就像一副已经生锈了的齿轮,拉不动庞大的机器。

六部制之所以能在隋朝唐朝宋朝施行的很好,完全是因为那几个朝代繁荣程度不够。

如今大明的繁荣超过历朝,必须要改进朝顶的行政制。

不过想要改革流传了千年的朝廷行政机构,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其中蕴含着强大的治国理政智慧,随便动一动都关系着大明的兴衰。

必须要要有全盘周密的计划,否则一旦冒然改制,各部运转不起来或不顺畅,朝廷就乱了。

“看来,这件事情,还必须得向秦先生请教。”朱元章也知道兹事体大,心中暗暗想道。

……

“陛下。”这时候,胡惟庸上前禀奏道,“福建沿海一带渔村,又遭到了倭寇们的袭击。那些倭寇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百姓不堪其扰啊!”

中书省权力很大,地方上的奏折需要通过中书省分门别类捡视之后,然后再递交给皇帝。

美其名曰,不想皇帝太过操劳。

当然皇帝只有一个人,也没有足够的精力管理全国事务,这就是中书省的作用。

因此很多事情,皇帝是第二个知道的。

“那些倭寇真是太可恶了,简直就像苍蝇一样让人厌烦。”朱元章神情冷冽,也懒得草拟什么圣旨了,直接道,“传旨下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遵旨。”李善长道。

“禀皇上,军器局的第二批神机火枪,三千杆已经制造完成,正准备交付兵部。”工部尚书单安仁上前说道。

“你这批神机火枪制造的也太及时了。”朱元章闻言大喜,“自从神机火枪问世以来,还没有在正规战场上展现过它的威力。”

“新武器神机火枪,是时候该拉出来熘熘了。”

“倭国这次袭扰我东南沿海,看样子是主动想试试。”

文官们闻言顿时一阵沉默,张大了嘴巴:皇帝,这是又要打仗了?

“以前,中原王朝从福州,江浙一代出海,想要抵达倭国,数次都遇到风浪铩羽而归。鉴真和尚东渡六次,才成功到达倭国。由此可见,从中原出海前往倭国是行不通的。”朱元章道,

“不过,高丽目前已经归属于大明版图,因此可以从高丽白水港出发,远征倭国。”

“咱已经决定了,派遣一支大明东征军远征倭国,狠狠给倭国人一个教训。就派遣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率领五万精锐前往。”

文官们闻言都不接话,他们不想打仗,便让皇帝在那里自说自话。

而那群武将们,则是一个个笑逐颜开,惊喜无比。

五万精锐远征倭国,而且还能配备三千杆神机火枪,这条件简直是碾压啊。

这样的富裕仗,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打过。

神机火枪的威力他们全都见识过了,一旦装备在军队中,对冷兵器就是吊打。

也就是说,远征倭国这个天大的战功,是现成的。

而且这次东征倭国,很可能是中原王朝,几千年来第一次彻底征服倭国。领军的将领绝对会因此名垂青史,成为世人敬仰的千古名将。

甚至还有可能被抬进武庙,享受万世香火。

武庙的评选活动,从唐朝时期就开始了,进武庙对武将来说都是天大的荣耀。

当年张辽因为白狼山一战,就被后人抬进了武庙。

如今征服倭国,被抬进武庙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就算当不了武庙十哲,入选六十四名将,也是武将们做梦都想得到的。

六十四将都有些什么人?卫青,霍去病,马援,关羽,张飞……进去了就能和他们平起平坐,流芳百世!

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还有可能坐上武庙十哲的位置。

而武庙十哲里面的人,是张良,韩信,白起……如果能达到这一步,对他们来说死而无憾都可以。

如今有一个现成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怎能不让他们心动?

因此,武将们一个个都两眼放光,激动的身躯都颤抖起来。

全都盯着东征将军的位置,想要抢到手。

“皇上,这个东征将军的位置,末将是要定了。”只见曹国公李文忠立刻站出班列,然后给皇帝跪下恳求,转头向一干武将道,“你们这些后生晚辈,乳臭未干,你们没资格和咱抢。”

转身又对朱元章道,“皇上,末将一直以来都对倭国深恶痛绝,恨不得将其全部斩尽杀绝,以图后快,还望皇帝陛下成全。”

“别人没资格和你抢,咱还没有吗?”宋国公冯胜冷冷的说道。

站出班列,对皇上启奏道:“皇上,就派臣去远征倭国吧。臣以前跟着汤帅管理过鄱阳水军,对海战十分熟悉,皇上派臣过去,比派曹国公去更加妥当。”

冯胜和李文忠都是国公级别的,他们上前主动请缨,那么其他青年将领,也不敢擅自请战了。

天大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轮不到我们了!一群青年将领哀叹不已。

“陛下,臣请战!”然而依旧有不信邪的青年将领,不顾两位国公的面子,站出来主动请战。

毕竟,进武庙的机会太难得了,错过了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

出列请战的,正是蓝玉。

“蓝玉,你只是个侯而已,也敢和两位国公抢出征的机会?”李文忠神情凝固。

“禀曹国公,如此天大的良机,试问哪一个领兵的将军不想要?所以还请两位国公恕罪。”蓝玉道,“蓝玉虽然是后生晚辈,但为国建功之心,丝毫不输给两位国公。”

“我看你不是想为国建功,而是想抢军功,为了你个人的荣耀。”宋国公冯胜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