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141章 圣人之言

当晚,朱元章和马皇后在御书房里,熬了一个通宵。

他们在认真梳理白天秦宇给他讲的那些要点。

次日。

奉天殿。

文武百官全部上朝,这一次朝会规模空前的庞大。

总共有一千多人。

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站在奉天殿里面和皇帝直接对话。其余的官员,全都只能站在殿外。群臣寅时就已经起床了,然后在宫门外排好队,等待钟声响起,依次进入大殿。

一个个都穿着大红官服,戴黑色官帽。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身材魁梧的朱元章身穿黄色龙袍,出现在大殿之上的时候,群臣一起向他行叩拜之礼,声音震天。殿内殿外,黑压压的跪倒一大片。

“平身!”朱元章道。

“谢皇上。”

……

“列位臣工。”朱元章道,“今日咱有几条治国之策略,想和大家商议商议。这次朝会可能时间有点长,大家多忍耐着点。”

一般的朝会只会从六点开到九点钟左右,散朝过后群臣还能从皇帝那里领点点心吃,他们是饿着肚子来的。一旦朝会开的太久,群臣中途就会饥饿难耐。此外途中不能上厕所,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请皇上示下。”群臣说道。

“各位觉得,这天下是谁的天下?”朱元章首先问道。

“禀陛下,《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刘伯温说道。

虽然所有人都认为天下是皇帝的,江山也是皇帝的,也就是他老朱家的。但这种大实话还是不能明说的,必须说一点冠冕堂皇的话。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因此老臣觉得,天下是百姓的。”李善长道。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群臣纷纷启奏,圣贤书中的经典名句是信手拈来。

总之一句话,他们说的大体意思都是天下是天下人的,或者是百姓的,并不是皇帝的。君王要以民为重,要勤政爱民。

“既然这天下是天下人的,那么天下的土地,是不是也该归百姓所有?”朱元章问道。

“不错。”群臣道,“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吗?天下土地就是百姓的。”古时候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他们才说母庸置疑。

“既然如此,列位臣工觉得,百姓拥有的土地,应该是多少呢?”朱元章又问道,“咱问的是,每家每户的住房面积应该有多大。”

群臣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能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

“禀陛下,一个五口之家的住所,最多不过三分地就已足够。七口之家四分地,西南地区现在人丁兴旺,出现了十口之家,半亩地的住房应该住得下。”吕昶道。他是户部尚书,对百姓的住房面积,了解的比较详细。

“臣也觉得,每家每户,五分地也就是半亩地足够。”高启道。

“吕昶作为户部尚书,他给出的数字比较准确。”刘伯温道。

其余的大臣闻言,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虽然他们不是户部的,但单凭想象还是可以想象的出来,每家每户需要的住房大概多大。

“半亩地的确足够,人口太多可以住两层楼房嘛。”朱元章道,“在咱看来,半亩地不但够他们住,而且还能让他们拥有个小院子。平时在里面种种菜,养养鸡什么的。”

“陛下说的对极了。”

群臣说道。

“咱之前在山上狩猎的时候,看到那些鸟儿都拥有它们自己的鸟窝,野兔有兔窟,狼有狼窝,虎有虎穴……基本上每个生灵,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巢穴。既然大家都说这天下是天下人的,那么天下人住房占用的土地,是不是也应该属于他们?”朱元章问道。

“理所应当。”刘伯温道,即便聪明如他也揣摩不到皇帝说此话的意图,道,“陛下观察自然界之生灵,居然都能领悟到治国之道,真乃圣君也!”

“陛下此言,乃是圣人之言!”李善长道,“圣人者,惠及天下众生,包括人和飞禽走兽。”

“所谓道法自然,陛下觉得天下人都应该拥有一块给他们搭窝,也就是住房的地方,顺应天道,符合人道,真是顺天应人符合自然之理。”宋廉道。

“无论是鸟窝,狼窝,虎穴也好,都是它们遮风挡雨,养育后代的地方……一旦这个地方受到了侵犯,那些狼,虎会不顾一切的咬死来犯之敌。”朱元章道。“所以对于天下人也是一样,他们住房的一亩三分地任何人不得擅闯,擅闯者主人可击之,不违律。”

“陛下所言极是。”群臣纷纷赞同。

“既然列位臣工都觉得此言有理,那么吕昶,你就代咱拟一道旨意。”朱元章道,“自今日起,凡大明百姓,每家每户都拥有半亩的居住地,任何人不得擅入。”

百盟书

“百姓自己不得随意买卖住房地,如情况特殊的确要买卖的,需经过官府批准、核实。此道旨意,需加到《大明律》当中。”

“臣遵旨。”吕昶道。

群臣闻言,也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毕竟百姓的住房地私有已经是事实,朱皇帝特意下旨,只不过是把这件事实加在了大明律法当中。

让这件事实更具有法律效力。

等吕昶把圣旨写完了,朱元章看过之后,继续道:“既然天下人都有了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那么剩下的土地该归谁所有呢?”

顿了一顿:“《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群臣闻言都不说话了,因为他们已经从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听出了一些蹊跷。

“天下的土地,不是都已经有了归宿吗?”这时候,御史大夫耿成站出班列,道,“臣认为当前的土地归谁,那就是谁的。”

“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而且大家都有了地契,田契,不知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耿成,你家土地有很多吧?”朱元章澹澹的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