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46章 康熙新军人均巴图鲁(求订阅!)

之后不到一个月工夫,以小泉州为中心,附近二百里的澳洲土着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便是各部落进驻了几名大明顾问,作为“总督特使”负责管理。

不过土着们却称呼他们作“神使”。

特使先是带给土民们弓箭和独轮车,只是这两种东西,便令他们的生活获得质的飞越。

郭远还让人将距离较近的几个部落组织在一起,抽调精壮建成狩猎队,由明军士卒训练、指挥,在草原上组织拉网式狩猎。

得益于弓箭的强大威力以及澳洲野生动物的低智商,狩猎效率高得惊人,狩猎队出门半天,就能带回大半个月的食物,然后用独轮车乐滋滋地运回部落去。

很快,郭远就不得不严令必须按需取猎,否则照这个猎杀速度,用不了几年,土着就会将附近猎物一扫而空。

而这些狩猎队,就成了大明在澳洲的殖民地军队的雏形,日后他们更是随海军战舰出征美洲,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比起弓箭和独轮车,对于土着们吸引力最大的却是两种在大明极为常见的东西铁锅和调味料。

有了这两样“神器”,食物的味道立刻变得妙不可言。

土着们但凡吃过加了盐和胡椒,用铁锅煮出来的饭食,再让他们去吃干烤出来的东西,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更不用说大明神使还会一种神秘的制作食物的方法炒菜。

那个味道,简直无法形容!

吃一口就能飘上天去。

以至于想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吃一顿炒菜成了对土着最高的嘉奖。

当然,郭远始终将箭头、钢刀、盐、马匹之类的资源牢牢控制在小泉州,甚至铁锅都是按照每三十名土人一口来配发。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附近土着部落很快有了剩余劳动力。

郭远授权王启年将部落中的精壮男子聚集起来,正式开始发掘铜矿,仅半个月工夫,便有上千名精壮土民自发赶往铜矿劳动。

这些土着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铜矿干活管吃管住,而且还能赚大明龙钞,何乐而不为?

这种龙钞到手之后,可以跟“祭奉神使之人”换取食物、盐、胡椒,那可都是能令整个部落垂涎的好东西。

甚至连钢刀都能换,那更是只有部落头领和祭祀才能拥有的宝物!

只是价格极贵就是了。

按照大明皇帝的指示,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推广纸币。

一来土人的技术能力绝不可能彷造出假钞来。

二来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流通金银。

在盐、胡椒甚至钢刀的激励下,土着们的工作热情空前,又一个半月之后,澳洲第一批铜矿石已经装船运往大明!

同时,选择接受小泉州领导的土着部落在充足的食物和先进工具的帮助下,整体实力大为提高。

在与更远处的部落的战争中,几乎完胜那些没有与大明建立联系的部落。

那些部落可不受大明“不得擅自厮杀”的规矩保护,就算不幸战败,很快就有部落联合组建的狩猎队去为他们报仇。

于是更多的部落慕名前来小泉州投诚。

在不久之后,随着盐、胡椒、马匹等物扩散开去,“祭奉神使之人”的传说开始遍及整个澳洲西北,小泉州几乎成为圣地。

大明在澳洲的据点,也在由北向南,慢慢扩张。

......

大明在大航海,大清也没闲着,康熙忙着御驾亲征罗刹鬼呢!

盛京旧皇城外。

“万岁!万岁!”

高台下层层叠叠而立的大清鸟枪兵、长枪兵、掷弹兵,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山坡上、福胜门(盛京城大北门)附近的城墙上,还有福胜门外面空地上所站立的数万精锐火枪清兵。

康熙这麻子,总算是弥补当年没有御驾亲征三藩的遗憾了。

说话话,现在被康麻子带到东北过来的五万精兵,很有可能,已经比当年皇太极的第一代、第二代的八旗天兵更强。

这可不是随便吹牛的,这是有证据的。

首先,康麻子手下的巴图鲁勇士就比皇太极的巴图鲁勇士要多!

而且不是多一点点,而是多了好一百倍!

当年皇太极授出的巴图鲁勇号总共就十几个。

而康麻子练兵这阵子,授出的巴图鲁至少有一千多......

枪打得准:巴图鲁!

步跑得快:巴图鲁!

那可真是众勇盈朝了,大清新军人均巴图鲁!

而且康熙为了笼络这些巴图鲁,还给了他们“赐穿黄马褂”的待遇,还让他们轮流到身边充当侍卫,以拉近君臣感情。

其次,康麻子的军队现在装备了大量的高级火绳枪——这些火绳枪枪有些是“荷兰”通过位于伪高丽国输送进来的“好货”!

还有一些则是康麻子亲自监督的内务府制造处生产的。

还别说,重视火枪以后,大清的火枪制造业发展飞速。

康熙的这个内务府制造处不仅汇集他能在大清朝的土地上搜罗到了技艺精湛的铁匠,而且还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请到了一批善于打造火枪、火炮的洋匠。

葡萄牙人,现在恨极了大明。

制造处这个,是康熙抄袭大明的。

为了给制造处兵工厂提供优质的铁料,康麻子也顾不得东北的龙脉了,还让南怀仁带着一批葡萄牙工程师去明朝时候盛产铁矿的辽阳州一带寻找好铁。

别说,还真的在鞍山驿和本溪湖山附近发现了好矿!

在凑了一些火枪之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研究葡萄牙人给他找来的西洋各国的步兵操典、条例......

他很快就发现,在那个什么三十年战争之后,西洋各个军事强国不约而同的开始采用更加密集的横队,同时都大大提升了燧发枪兵和火绳枪在步兵中的比例,普遍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

已经和大明打了好几次“近代战争”的康麻子,也已经发现了那些杂七杂八的兵种在如今的战场上没什么用了。

现在的战场上,也就是火枪兵、长枪兵、掷弹兵、骑兵、炮兵这几个兵种还有用了。

大清虽然没有燧发枪,但火绳枪管够,勉强够用了。

另外,大清也有手雷了,手雷这玩意技术含量不算高,大清已经彷造出来了,但是他们威力始终没有大明那种级别,因为他们火药不行。

康熙学习能能力很强,他果断跟上趋势,打造了一支火枪兵、长枪兵、掷弹兵混合而成的新式八旗兵!

而这支新式八旗兵的第一战,就即将发生在黑龙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