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240章 缅北会战(求订阅!)

“什么,我儿赵弘灿和夏守浩的七千大军败了?”

当身处木邦的赵良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仍旧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不可能,不会是假消息吧?”赵良栋想到的首先却是这个可能性。

但是担任副将的二女婿郁起隽却明确地告诉他,“不是的,岳父大人,弘灿确实是败给明军了,弘灿是中了明军的埋伏才兵败的,明军确实如岳父大人之所想,兵力并不少,据说明军灭了缅甸和征服暹罗之后,还吸纳那些缅甸人和暹罗人随军作战,声势不小。”

赵弘灿心里痛苦万分,自己喜爱的长子赵弘灿生死不明,身为父亲,哪个能不心痛。

可他是云贵总督,不能因为自己儿子的消息,来影响自己作为统帅的判断。

他表情十分严肃,“如果这样的话,稍稍有些麻烦。”

正在赵弘灿沉思之际,他的三女婿张云翼也匆匆走进他的营帐。

张云翼,乃是河西四汉将之首张勇之子,如果没有穿越的朱克臧,1686年,他就会被封为福建陆路提督。

不得不说,赵良栋的儿子和女婿们都有不少人才。

如果能为朱克臧所用,确实也不错。

“岳父大人,探子来报,伪明余孽大队兵马出现在了距木邦八十里外的腊戎,他们在那里扎营扎寨,看样子是要与我们对峙。”

张云翼脾气暴躁,汇报完,便直接说道:“伪明余孽是失心疯了吗,岳父大人领兵五万杀入缅甸境内,势在必得,他居然还摆开阵势,想要硬桥硬马地与我大清对峙,真的是嫌命不够短。”

二女婿郁起隽却道:“岳父大人,小婿认为此事必有蹊跷。“

“明军虽然有缅甸、暹罗助力,但也绝比不上我大清兵马鼎盛,他们不去据守阿瓦城,反而跑到腊戎与我们对峙,怎么都让人觉得有问题。”

”小婿以为,不是伪明余孽自己觉得有极大倚仗,要么就是伪明余孽想要凭借小胜之威,想来与我大清风光体面地来一场决战,荣死而已。”

赵良栋觉得,还是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这股明军不容小觑了,他收起了之前的轻视之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赵良栋继续问道,“起隽,我们派去伪明余孽之中的谍子有何情况?”

清军多年征战,在过去,无论是对付旧明军还是吴三桂的部队,他们已习惯用各种好处笼络没有气节的敌方将领,让他们阵前倒戈。

大清能崛起得那么迅速,还不就是靠这招。

郁起隽说道:“岳父,这次咱们的谍子行动颇为不利,这支伪明余孽变化很大,和过去我们遇到的明军完全不同,咱们的人很多在没有接近明军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处死,明军的警觉和防御比之以前,判若两然。”

赵良栋面容严肃地道:“起隽、云翼,伪明余孽敢挑衅我大清天兵,必有问题,为今之计,不应为伪明余孽所挑逗,弄清他们的虚实再行动才是。”

“是!”

......

又对峙了几日,由于黄庆故意泄露消息,赵弘灿被大明生擒,以及大明近卫军只有一万多人,其余都是缅甸兵、暹罗兵的消息被赵良栋方面得知。

救子心切,加上大明正兵才一万多人,赵良栋终于按耐不住了,因为他内心里,也不认为一万多人的明军真的能够击败他,又不是八旗天兵,满万不可敌。

赵良栋亲率四万多大军,兵抵腊戎。

在他看来,什么缅甸兵、暹罗兵都是土鸡瓦狗,只有那一万明军需要忌惮。

说实话,站在赵良栋的角度,其实对面明军兵力薄弱,可是真正能战之兵只有清军四分之一的明军,却在清军的正面布阵,看样子是要跟清军进行一场决战了。

大明的腊戎大营,黄庆在巡视着明军最后的作战准备。

勇卫镇出身的他,异常珍惜近卫军管镇这个身份。

自从近卫军崛起以后,诸如勇卫镇、侍卫镇、左武卫镇、右武卫镇都成了二线部队,几乎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他能掌管近卫第五镇,全靠他最先吃透《东宁步兵操典》。

自从他在大明皇立军校学习《东宁步兵操典》之后,他结合自身经验,与操典中的各种内容相印证,逐渐有所领悟。

此时的大明近卫军,他认为是自己从军以后带过最为精锐的力量。

虽然大明近卫军是后起之秀,但是皇帝朱克臧的诸多操训之法颇有精妙,各种战术层出不穷,加之个个士气高昂,让黄庆有十足的信心战而胜之。

近卫军这一边,所有将士的气氛都比较肃杀。

黄庆最终做出了与鞑清野战的决策,没有人提出反对。

近卫第五镇刚成立没一年,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上下却信心十足。

黄庆问陈梦纬道:“梦纬,我们的部署完成了吗?”

陈梦纬是首相陈永华的大儿子,在第五镇担任皇训员,类似监军的存在,不过主要是做思想工作。

陈梦纬道:“没问题,黄管镇,连日来我军日夜准备,上下一心,只待一举消灭前方的鞑子了。”

黄庆点点头,抚须一笑,看上去似乎十分轻松,拿起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清军,他说道:“那么便等鞑清来攻吧。”

赵良栋这个时候也在对面遥遥眺望,他皱着眉头,似乎想要知道明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战场是一片开阔的大平原,伪明余孽背靠着没有什么规模的腊戎小城。

他观察到,伪明那边已经设置好战地工事,并且在阵前设置了拒马鹿角。

明军正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侧翼也有完整的保护,设置了不少重步兵、长矛兵。

为了给骑兵打开冲锋通路,赵良栋命女婿郁起隽、次子赵弘燮带领大清步兵出击,破开敌人的拒马阵,同时他又命大军分别在两翼挤压明军,创造出大举压上的气势。

张云翼望清军大军出动,兵势雄浑,赞叹道:“此一战后,缅甸当定,岳父大人名垂青史,功比日月!”

赵良栋也非常满意,手捻长须,心情舒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