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140章 终于把大明王师盼来了!

“禀告左都督,据在下观察,琉球王国总共有两千岛津家的士兵镇守,有一千驻扎在首里城,领兵的是岛津家家臣桦山忠雅。”陈为国迅速说道。

朱天贵点点头,表示了解。

“陈百户,那琉球国自身兵力怎么样?”另一旁的阿强问了一嘴,他觉得琉球的兵或许可以拿来当炮灰用。

“禀告管镇大人,琉球王国基本没有军队!”陈为国哭笑不得的说道。

这回道,让朱天贵和潘阿强一愣,两人面面相觑。

陈为国之前就打听过了,本来他还想要不要和琉球国王尚贞合作,直接扇动琉球军队起义赶跑倭人,以此立下大功,晋升锦衣卫千户。

结果他发现,琉球王国现在只有首里亲军和名为间切军的民兵,人数很少。

萨摩藩1609年入侵琉球的时候,琉球王国的巅峰兵力只有四千,分别是一千首里精兵和三千间切军。

数量看起来比岛津家三千倭军多,但是,琉球王国的军备极差,士兵缺乏战斗训练与实战经验了,装备也落后的离谱,以弓箭为主,还有少量的明朝旧式火铳,根本无法与岛津军配备的新式火绳枪相比,因此被打得落后流水。

琉球王国被征服后,岛津家只允许琉球王室保留约两百余人的亲军卫队,因而有等于没有。

以上的种种,陈为国向朱天贵和潘阿强一一汇报,把两人说得一愣一愣的。

说完后,陈百户便问:“两位大人,这次近卫军带了多少士兵?”

“五千!”潘阿强回道。

“五千近卫军足矣,岛津家才两千人,按理说,我们近卫军一千人就足够收拾他们了!”作为特务机构的一员,陈为国对自家军队的战斗力一清二楚。

也就近卫军才刚这么自信,这个年代,东亚也是怪物房,像倭国的军队称为武士,一般都是职业军人,除了训练各种打打杀杀之外不干任何杂活的,所谓干一行精一行,因而战斗力还算不错的。

“区区倭人,不足为虑,让兄弟们休息一下,明天开工!”说罢,潘阿强便拉着朱天贵和陈为国去营帐休息。

......

当闽海舰队出现在琉球王国国都首里那霸港海面上的时候,所有目睹的琉球人都大为震惊!

他们看到如此之多的战舰鼓帆跨海而来,都吓坏了,这是哪来的海盗,如此凶残!

而且,里面还有几条西洋夹板大舰,这是什么情况?

小小的琉球王国哪顶得住这种舰队的伤害。

但当他们看清了战舰悬挂的日月旗之后,老一辈的琉球人呆住了,泪流满面,他们的亲爸爸大明复活了?

真是太好了,大明爸爸终于来帮他们赶跑可恶的倭人了。

至于琉球王国的年轻渔民,他们只听说过大明的传说,根本没见过日月旗,因而他们不知道老渔民们在兴奋个什么劲。

“小曾,那是大明的船!”一名老渔民用琉球官话激动地说道。

“大明?原来这就是日月旗。”那名年轻渔民喃喃自语道。

说起来,琉球官话和闽南话是非常相似的。

琉球在明朝时,和闽南地区的来往非常频繁。

根据史料记载,每当夏秋两季起台风后,琉球就会有很多船只和渔民因为大风大浪的缘故,被台风吹到闽南沿海,而大明会救济这些渔民并在台风结束后帮助他们返回家园。

这也说明了当时往来两地是非常方便的。

而当时闽南还有很多人移民到琉球群岛,给琉球当地带去了闽南文化。

可惜的是,岛津家控制琉球后,倭语开始进入琉球,从此琉球王国在颁布政令时还要增加倭语文告。

只有当大清派人来琉球时,琉球王国才会临时清除掉倭语的痕迹。

“那霸港风景不错!闽海舰队的防倭分部,可以设立在此处!”朱天贵望着那霸的海面,兴奋地说道。

“左都督,咱们快点解决战斗吧,以后这琉球咱们说了算,你想要哪都可以的,跟王上汇报好就行!”潘阿强迫不及待准备干掉岛津家的人了。

码头附近其实有不少岛津家的水兵,但他们不敢动,因为对面的战舰太多了,那些战舰上冷冰冰的炮口看得他们直哆嗦。

倭人嘛,都是欺软怕硬的,而且舰上明显布满了士兵,看起来非常不好惹。

看到这种阵仗,他们都悄悄地后退了,去向岛津家的桦山雅实汇报情况。

那霸港最浅的地方水深也有五米,水质也较为澄澈,停泊条件相当不错,闽海舰队的旗舰很快驶入那霸港,选择了一块水深合适的地点下锚。

接着朱天贵、潘阿强、陈为国等一行人在近卫军的保护下,在那霸港准备着地。

朱天贵一上岸,就看见一个头戴赤地金入五色浮织冠,身着绿袍,腰间挂着佩刀的琉球官员带着几十个手中拿着各色奇形怪状的“武器”的平民,排列成队伍迎接朱天贵一行人的到来。

为首的官员见朱天贵一行登陆,就用闽南话大声喊:“恭迎大明王师!”

然后就和那些民兵们一起跪地下拜。

接着这个官员就向朱天贵自我介绍起来:“各位上国将军,在下是琉球王国三司官蔡同言,特意过来迎接各位将军。”

原来,他是尚贞的亲信,同时也是着名的闽人三十六姓之一。

洪武二十五年,也即1392年,为方便贡使往来,朱元章赐给琉球王国闽中舟工三十六姓。

闽人三十六姓本是福建人,这三十六姓中有蔡、郑、金、林、陈、毛、王、梁、阮、孙、曾、魏、程、红、周、李等姓,多是福州府一带善于驾船的人。

“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社会地位极高,他们世代负责航海、造船、翻译、外交文书编写、对外贸易事务等,甚至官至琉球丞相(三司官)、位极国师的亦不乏其人。

要说被岛津家统治,最难受的就是他们这群人,他们可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是大明人,现在被倭寇骑在头上,别说多苦闷了。

”终于把王师盼来了!各位上国将军,请随我前往王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