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88章 大出血的康熙(求追读!求推荐!)

翌日,马和泰找了几个戏班子,搭台演戏,戏名他都想好了:望加锡进贡记。

他打听清楚了,大清入关之后,新一代的八旗子弟早就没有父辈吃苦耐打的模样,朝廷隔三差五还给他们银子,而且打仗的事基本给绿营兵包办了。

那三藩之乱,康熙见八旗不成器,才只能仰赖绿营兵。

久而久之,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每天过着锦衣玉食,奢侈糜烂的生活,时不时就来八大胡同听听勾栏小曲,好不快哉。

而且,大清很特殊,禁宿娼而不禁狎优伶,导致梨园界男色大兴,找“相公”成了上层社会的风气。

京师的士人也好,商人也好,看中了哪个相公,演完戏就请他喝茶、吃饭,慢慢发展成同性间相互爱慕的关系。

马和泰寻思,这帮吕宋土著怎么也有点异域风情,说不定有奇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展览夜明珠,把名声打出来,不信康熙不要这个宝物。

八个胡同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说让大清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八旗都住在北京内城,汉人迁至前门以外。

内城就像是一个军事城堡,全是八旗兵,不许开商店,不许开旅馆,不许开戏园,所以,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全都迁到外城,尤其是集中在了八大胡同。

今儿,礼部尚书塞色黑,就听说了有个来自南洋的朝贡团,因不懂大清的规矩,见不到圣上,没法子只能来八大胡同唱戏谋生。

据说他们有个大宝物要献给皇上,但进不去正阳门。

塞色黑很好奇,他也快退休了,如果没意外,今年三月就走,这事归他管,他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年纪大了,来一趟八大胡同不容易,今儿他要老夫聊发少年狂,先看戏,再留夜。

马和泰在戏台后面听说今天有个大官来看戏,他意识到机会到了,此前他光演戏,一直没有展览夜明珠。

因为怕有歹人心生不轨,被抢了去,他没地说理。

虽说这个夜明珠指名道姓要送给康熙的,没人敢抢康熙的宝物,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京师鱼龙混杂,万一来个反清复明的好汉看中了夜明珠,就不好了。

塞色黑这种大官来听戏,必然是坐在最好的位置,眼见主角到了,马和泰好戏马上开演。

老眼昏花的塞色黑,没怎么留心看,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不就是一个南洋的小番国,被荷兰红毛夷欺压,来大清寻求保护的故事嘛。

这样的国家多了去,要是人人都要大清管,大清管得过来吗?

塞色黑打了个哈欠,心里寻思,要不要早点离开,去寻寻别的乐子。

正当他准备起身,突然戏场的灯被吹灭了。

塞色黑心想:什么情况,难道有人要来刺杀老朽。

没一会儿,他的眼前突然一亮,只见戏台上有一个硕大的夜明珠,足足有一个西瓜大小。

看得老迈的塞色黑脸色通红,这等宝物,怎会在些南洋番人手里,不可思议。

随即,他意识到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要是他把这个礼物献给康熙皇上,岂不是能让他的礼部尚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周围的人不少有跟他想法一样的,他立刻离开了八大胡同,将负责外城防务的绿营巡捕营调了过来,将马和泰所在的戏班子团团包围了。

当然这不是打劫,塞色黑不会把马和泰他们杀鸡取卵。

南洋小国千里迢迢献重宝,多么好的噱头呀!

而且如此宝物,原本因为九门提督不给进,不知道要流落到哪儿去,多亏他这个礼部尚书慧眼识珠。

很快,他就来到马和泰面前,马和泰在朝贡团里的定位是望加锡商人,来当翻译的。

“大人,很荣幸见到您,我是望加锡王国的商人。”说罢,马和泰很识趣地跪在地上。

礼部尚书塞色黑看了看眼前的光头,道:“原来是贵国商人,快快请起!”

“谢谢大人!我们望加锡王国苦啊,现在把全国上下最值钱的宝物拿过来,就为了寻求大清的保护,红毛夷太残暴了!”马和泰诉苦道。

确实值钱,这望加锡国还挺上道,塞色黑心想。

“无妨,今天我先安排你们去会同馆找个地方住下来,过几日圣上肯定会接见你们。”塞色黑保证道。

会同馆便是大清专门接待外国宾客的地方,马和泰朝贡团终于住进了该住的地方,实在不容易!

同时,塞色黑命令那些会同馆的奴才要好好招待望加锡王国的客人,不得怠慢,而且要尽心竭力第保护望加锡国的夜明珠不被盗取。

......

第二天,塞色黑马上就跟康熙皇帝汇报了望加锡国奉上夜明珠的事情,生怕有人抢了他的功劳。

康熙听罢,麻颜大悦,当即给朝贡团一个面见大清皇帝的机会。

这件事,他康熙确实开心,连远在南洋的小国都知道要来朝贡大清,说明天命在清,万国来朝岂不是近在眼前?

当然,他也好奇这么大的夜明珠是什么样的。

很快,马和泰便在紫光阁又双叒叕跪下了,这次不跪不行呀。

他作为一个商人,能来到紫光阁见大清皇帝,属实是这辈子的高光时刻了。

“皇上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你们望加锡国的事情,朕知道了。”

康熙也不啰嗦,庇护一个小国,没啥问题,当即他便让塞色黑给了一份盖了章的文书,但是荷兰那边认不认,他就管不了。

那颗夜明珠他见到了,确实是稀世珍宝,但回礼就麻烦了!

因为朝贡体系,大清要回礼的。

人和人之间都是礼尚往来的,国家和国家之间也不例外,朝贡国给清朝上贡,相应的清朝也需要给朝贡国册封和赏赐。

因而,有不少朝贡国借着上贡的名义,来薅大清的羊毛。

这可就麻烦了,这颗西瓜大的珠子,怎么也值个几百万两银子。

没法子,康熙只能给了,从茶叶、瓷器、丝绸、棉布、金银玉器、饰品应有尽有,甚至还送了不少福船、刀枪和铠甲。

望加锡国不是打不过红毛夷吗,那就送点武器铠甲给他们,这下大清仁至义尽。

怕他们运不走货物,还送船给他们,简直是十佳宗主国。

康熙回赐的礼物,绝对不少于两百万两银子,出大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