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504章 朱大皇帝画了一个圈(求订阅!)

“对了,那些蒙古人也是不要脸,个个把草场割给朱克臧,做了大明的忠臣孝子,还接受了行省制度,那可真是一片孝心啊!”

听皇太后这么一说,底下大臣都不吭声了。

分明是指桑骂槐,说他们准备给大明当孝子呢!

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两条路,一个是死守宁夏府,等着被大明接盘。

一个是跟着大清一路走到黑,奔走他乡,躲去西域。

从目前的情况看,康熙和皇太后都不打算守宁夏,可是隔壁大明朱大皇帝不回南京,而是来西安巡视......什么意思,大家还不明白?

于是,众人把希冀的目光看向愤怒的福全,希望福全能够做出死守宁夏的决策。

只见福全面沉如水,浑身陷入僵硬,双手握拳。

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包括尹桑阿,陈廷敬在内的臣子们都竖起耳朵来,聆听福全的指示。

福全这皇叔现在是宁夏府朝廷中话语权仅次于康熙的人物,他的话能够直接决定宁夏朝廷的走向,就是皇太后也一样。

就在这时,满洲礼部尚书杭艾一脸的喜色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红封皮的盒子,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

陈廷敬朝他拱拱手:“杭尚书,今儿这么高兴,你拿的是什么呀?”

杭艾笑道:“天大的喜事这是喜帖,有人要娶妻。”

“谁?”

福全有点懵,难道是杭尚书的小儿子要娶妻?

等等,老杭你要搞什么鬼,没看见南书房气氛这么凝重,这种小事私下里说就好了,还拿到朝廷上说。

再说了,现在大伙都很穷,份子钱不会给你多少的。

杭艾赶紧把请帖亮出来一摆手,“天大的好事,皇上要结婚了!”

“皇上?”

福全又一愣,怎么康熙西征,征出婚事来了:“敢问女家是......”

“是罗刹的公主,名叫索菲亚什么什么娜,什么什么娃的......”

福全更吃惊了,“罗刹不是我们敌人吗?”

杭艾笑道:“和好了,皇上说了,大清和罗刹的友谊没有上限!”

福全挠了挠头,“得,胤礽(太子)有额娘了!”

随即,他撇过头看了一眼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结婚这事不归他管,他只管军国大事。

小小的盗版南书房内,大臣都大马金刀的在椅子上坐着,人人面带喜色。

虽然大家都端着喜气洋洋的表情,但是室内却鸦雀无声,只有宁夏府最多见到风沙撞得南书房的窗户沙沙作响。

天色有些晦暗,南书房内的灯光也显得有气无力,照得一张张笑脸显出了青白的颜色。

“这,这,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提亲不和哀家说一声?纳妃也就算了,可那是迎娶皇后啊!一个蛮夷罗刹国的公主,怎么能当我大清的皇后?”

要是博尔济吉特氏见过索菲亚的样子,估计直接就不答应了,我大清虽然没落了,也不能找这种“富婆”啊!

杭艾却道:“太后,此言差矣,罗刹国继承的是蒙古帝国,如果他们也算蛮夷,那我大清里还有蒙八旗呢!而且,皇上说了,现在罗刹国的实际掌控者便是这个索菲亚公主。”

“是啊!太后,皇上联姻说到底也算为了大清!”

博尔济吉特氏瞅了一眼杭艾,澹澹一笑:“哀家有说不同意吗?那个罗刹国可是北方强国,拥万里之地,控百万之兵,早年间我大清初兴的时候就和他们在黑龙江一带反反复复较量过,很不好对付啊!”

“现在皇上可以娶他们的公主,使两国结秦晋之好,将来可以互相扶持,难道不是好事吗?”

博尔济吉特氏看得明白,联姻好处多着呢,大清当初能治好蒙古,也是靠联姻。

这联姻结盟的把戏,大清朝还是玩得很转的。

皇太后都说同意了,在场的众人满是喜色,只有福全有些担忧。

康熙娶了新皇后,还是掌实权的异国公主,那小太子胤礽还能坐得住?

“皇太后圣明!”

杭艾先是恭维了一番博尔济吉特氏,然后又说:“皇上的意思是,这次大婚一定要好好操办,这不仅是他和索菲亚公主之间的事儿,还关系到大清蒙古联合帝国和罗刹国的体面。

“皇上还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开一次库里台大会……若是开得好了,西域那些蒙古人就都会效忠大清了,这样咱们在西域也就算稳住了!”

博尔济吉特氏暗赞康熙好手段,而她这会儿的头脑无比清晰,此前有不少大臣不愿意西迁,她必须帮助康熙把西迁落实到位。

虽远在千里之外,不是亲母子的两人确实默契很高,她配合着康熙的意图说:“西域有沃野万里,哈萨克草原无边无垠,河中之地肥沃富饶,宜耕宜牧。而且又远离中原和明妖,实在是一块休养生息的好地盘。”

“昔日耶律大石率辽残部西征,就在那里开辟了西辽江山,也传了有百八十年,哀家看呐,大清想要安稳,也得走这条路……只有到了西边,咱们才能睡得好,吃得香。”

博尔济吉特氏的这番话其实就是在为大西迁定调做总动员了!

看来去西域参加康熙的婚礼就是大迁徙的开始……

大清这次可不是西狩,是参加皇帝婚礼!

说完这番话,博尔济吉特氏分别凝视了几个曾提出反对意见的汉臣,后者则是心虚地低下了头。

这时,福全也不好反对了,一礼揖拜:“皇太后圣明!”

福全心里还是有点不乐意,他想着至少跟明妖打上一阵,打不过再跑,这下又给明妖捡便宜了。

......

1689这一年,朱大皇帝在长江口画了一个圈,于是......

别误会,朱克臧是在画圈建一座大灯塔,可不是哪啥。

猜猜在哪?

这里后世很出名,便是松江府上海县的吴淞口。

吴淞东临大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水路门户,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称为吴淞口,黄浦江由吴淞口注入长江,长江由此入东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便利。

因此,吴淞历史素有“重洋门户”“七省锁钥”之称。

更重要的是,这里将会成为大明控制东瀛、殖民美洲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朱克臧和闾范两人认真选址的时候,一份大清送来喜帖的电报,把脸皮极厚的朱克臧也整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