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87章 开发马六甲(求订阅!)

大清在西北开无双,大明的内部也在发生新变化。

江阴城。

“要我说,朝廷就应该早一点叫停那新式科举,毕竟现如今如果连圣贤书都看不透,又如何能被称之为读书人。”

“就是就是,我等郁郁不得志到如今,还不是因为不懂真儒,又不懂格物致知,导致想要报国无门!”

“当初那批老秀才运气真好,去吕宋混了个九品芝麻官。”

路边的一处茶馆里,几个落魄的读书人正在窃窃私语。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突然有人开口说道:“你们有没有听说,现在朝廷正在想办法招收儒学老师,出海去给那些蛮夷讲授圣贤文章,一个月就能够赚到三块银元!”

“当然听说了,只不过我等还想再试一试那科举,要是能够高中,也算是对得起寒窗苦读了!”

谁料,那人刚一说话,就被打断了。

“唉!我倒是觉得,我等出海前去教化蛮夷不是一件坏事,一个月三块银元,留在这里,除非进厂,不然哪能赚到这么多钱啊!”

摇着头,一位打扮在几人中略显寒酸的读书人起身便走了,成家立业之后没有为家里赚过一点钱的他哪里还好意思继续考下去呢?

所谓的靠着圣贤书考功名,当官,让自己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现在看来就连平日里买米都得靠着黄金百货超市的特价粮,还说什么好日子。

回到家里,郑长才看了看自己家中破旧的院墙,看了看泛黄的屋门,尽管不少地方还能够看出曾经家里也算得上家境殷实。

可自从他连续考了十几年功名,连个秀才都考不下来,家里也就彻底垮!

见郑长才回来了,媳妇麻利的收拾起了家中的碗快,放在了桌子上对着他说道:“相公你回来了,用功读书累了吧,快点吃点东西垫垫,今天早上衙门送来的新粮,说是给咱们家的补助,多亏咱们家祖上是抗清英烈!”

江阴活下来的,都是忠烈。

话听到这,郑长才已然是热泪盈眶,他决定了!

饭桌上,郑长才大口大口吞咽着刚刚煮好的厚粥,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媳妇碗里的和自己碗里的根本不是同样的稠度。

但他没有说话,只是一直吃一直吃。

直到碗里最后一粒米也被他挑了出来,他才在自己媳妇震惊的眼神中开口说道:“我不考了,最近朝廷正在组织读书人前往南洋柔佛教书,我想着我们一家到了柔佛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

“在这里,这么多年,让你跟着我受苦了!”

说完这番话后,郑长才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媳妇。

沉寂了一会,郑长才的媳妇泪雨如下,缓缓说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板凳抬起走,咱们不考了,去柔佛过好日子!”

教书先生的活计她前几日也听人说过,毕竟郑长才已经是邻里之间,远近闻名的一名读书人了。

三十多岁了还只不过是个童生,这说出去,多少有点难听。

当然,已经超越了许多人了。

过了几日,郑长才在前往柔佛的文书上面重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在前几日一同坐着喝茶的其他读书人不解的目光之中登船,踏上了前往柔佛的旅程。

临走时,郑长才对着昔日的同窗们说道:“久闻异乡无乡音,奈何家乡是他乡!”

离开家乡,前往柔佛,是郑长才这一辈子最勇敢的一次决定,也是他在父母离世之后第一次自己拿主意。

幸好自己的媳妇同意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移民计划中儒学教化中的一份子,离开家乡之后的郑长才将会按照一家三口的人数获得最基本的三百亩良田,并且相对应的基础耕作器具也是一应俱全。

再加上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郑长才觉得很满意。

他还有家,还有妻儿,只不过不是在熟悉的地点而已。

......

柔佛,澹马锡(新加坡)。

如今已经和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有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大量的渔港、码头,大明甚至在距离入海口不远处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城市,而刚刚抵达这里的大明移民船。

刚一靠港,船头上的百姓们便开始欢呼雀跃起来。

长时间的海上航行说到底不是玩的,要不是在夷州岛、吕宋分别进行过一次停靠补给,百姓们早就受不了了。

即便如此,百姓们依旧怀念陆地的感觉。

“到了?到了?俺们到柔佛了!”

“对啊,终于到了,俺都记不清楚到底坐了多久的船了!”

尽管船上什么都不缺,澹水、粮食,移民计划开始之前就已经在各个始发港口准备妥当。

并在沿途任何一个补给点,都能够获得充足的补给毕竟大明在南洋到处是港口。

“下船了,我们到地方了!”

如今的柔佛,特别是澹马锡,已经在大明归化司提前的规划下,专门为大明的百姓留出了大片良田,并且将其规划为大明移民安置区。

至于说原本在澹马锡和周围陆地的土着都到哪里去了,当然是被大明“妥善”的安置到其他贫瘠、偏僻的地方去了,为大明的土地开发计划做出贡献。

大明本土百姓移民还有征求意见,尽量自愿,非必要不强迫,甚至要动用庞大的宣传武器来动员百姓,可面对土着的时候,大明的官员和军队哪里明白客气两个字怎么写。

要么走,要么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奴隶了。

“大家别乱走,我们按照不同船的编号,在对应的移民安置点领取自己的身份腰牌,到时候这都是分配土地所必须的!”

分配土地?

一名户部归化司的基层公务员正在不断的冲着刚刚下船的百姓们讲话,但就在说到最后的分配土地时,人们瞬间沸腾了。

“俺们能分到多少土地啊,真的像是报纸上说的那样,一个人就有一百亩吗?”

李大牛第一个开口说道,身旁的其他村民纷纷拉了一把他,似乎有些不满他为什么要第一个说话。

人生地不熟的,出风头可算不上一件好事,但那位公务员的眼睛却是一亮,这捧跟不错,连忙开口说道:

“对!没错,刚才那位大伯说的一点也没错,朝廷规定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大家来到了柔佛,经过短暂的安置之后就可以领取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