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877章 新农业战略、每周双休

一路上,赵振明注意到道路都很平整,虽说下雨天可能够戗,但至少在如今这样的晴天,马车走在这些新修的土路上那叫一个四平八稳。

“都是的皇训员组织大家修的路,咱受万岁爷的大恩,干点活不算什么,而且这路修通了,大家伙都受益!”

军队里的皇训员也普及到了大明的基层。

现在大明基层有公务员和皇训员,皇权不下乡已经变成了历史。

话毕,赵振明的二叔抽了一口雪茄。

这可是大明新兴的玩意,对这些中老男人来说,和卷烟一样有诱惑力。

赵家二叔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迅速将烟雾吐出,嘴咂巴了几下,似乎在仔细回味口腔喉咙,甚至鼻腔中留下的余香。

脸上露出享受表情。

赵振明没想到雪茄这种北殷洲特产在大明流行地这么快。

而且价格也相当便宜。

这不,刚从县城回来的二叔就在皇营卷烟公司买了不少雪茄。

吸烟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比起早些年泛滥的大烟,危害显然要小得多。

而且朝廷毕竟要恰饭的嘛。

烟酒自然而然的,都是皇家垄断,不允许民间生产、贸易。

见二叔爱抽雪茄,赵振明从背包的夹层里掏出了几个盒子,往他的褡裢里塞。

“这是啥子?”

“二叔,这是明利坚进贡大明的雪茄!”

明利坚就是原来的北美十二州殖民地。

二叔低下头看了一眼,惊叫道,“贡品,那这是好东西啊!”

赵振明的二叔虽然是农村人,见过的世面不多,但毕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

从赵振明那身大衣就多少猜到了,自己侄子在外头可能混出名堂了。

现在又能拿出贡品,显然不一般。

不过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普通农民也是吃喝不愁的。

因而,赵家二叔倒也没有找侄子接济的想法,但回头肯定是要好好问问,这十来年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或许,他们赵家祖坟冒青烟了!

别说,还真给二叔猜对了。

赵振明能去军校当教师,军校也是校啊,搁以前不说是秀才举人,怎么也算是个知名书生!

很快,赵振明一行人就从村口开进了村子内部,只见赵家村家家户户门前别的不一定有,但粪堆都堆得高高的。

果然,陛下说的没错:根植在华夏人骨子里的是种田基因。

赵振明知道,如今朝廷可能以后还真看不上乡下种的这点粮食。

赵振明作为国防军的前任营长,自然知道军方的一些规划。

比如,现在因为战争减少,朱克臧打算拉国防军那些战斗力差的二线部队去种田!

这是大明的新农业战略!

这世上有三块最优质的黑土地,分别是毛子和波兰立陶宛对半分的乌克兰平原,大明的东北大平原,以及北殷洲的大平原。

如今大明天下良田有其二。大明的新农业战略,就是把这些土地弄成国营的机械化大农场,未来所有的大明人都不会挨饿了!

而大明的东北大平原已经成了大明的新粮仓。

众所周知,鞑清把东北视为他们的祖地,不许汉人去种田,这个政策简直利好新大明。

因为那些地的主人都是鞑子,那些鞑子都被大明赶去外东北和西伯利亚实边了,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就成了无主之地。

那就都是朝廷的了!

大明是有蒸汽机械种田的,于是大明现在粮食产量飙升,以至于粮食价格都被打下来了。

想起这事,赵家二叔吧嗒吧嗒抽着雪茄,感慨道:“谷贱伤农啊!”

“不过粮食嘛,就算卖不掉,堆在仓里终归是安心的,现在村里的人种田可开心了,种的都是自己的。”

赵振明很想劝劝二叔,不要种地了,至少让年轻人多出去闯一闯。

现在去大明东南的工厂打工,才是赚钱之道。

之前在县城的时候,赵振明还在电线杆子上见到双流县城的玄武岩加工厂的招工启事呢。

双流拥有丰富的玄武岩矿产资源。

怎么说呢,赵振明不是说种地不好,而是个人种地性价比太低,哪里比得上进工厂当工人舒服。

特别是国营和皇营的工厂,每个月都能拿到固定的工资,保底两到三枚银元,简直不要太爽,也不担心工厂倒闭。

有陛下在,这些工厂倒闭不了。

按以前的话,他们在这些工厂打工,就是吃上了皇粮!

而且,除非是战争时期,否则这些国营、皇营都是严格实行,每周双休的工作制,工资也会提一提,这不比种地香多了?

当然了,民间商人开的工厂,就没这么好了,但有朝廷的监督,每周怎么样也要休息一天。

朝廷不强求他们在周末休息,所以民间商人的工厂一般是轮休制度,轮流休息,保证每个工人,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更有关键的是,大明是有公众假期的。

比如:清明节休一天、忠烈纪念日休一天、端午节休一天、儿童节休一天、中秋节休一天、国庆节休三天、冬至休一天、春节休五天。

都是实打实休息,不调休的。

所以,在新大明打工的话,是真香。

当然,新大明的工厂待遇能这么好,是建立在剥削各大附庸国和殖民地的基础上的。

想国营、皇营工厂的双职工家庭,一年保底都有五十银元!

而在村里守着一亩三分山地,头苦哈哈地埋头苦干,一年能赚几个钱?

现在种粮多少还能卖出一些,只不过是“谷贱伤农”,赵振明估计再过几年,就不是“伤农”的问题了,而是彻底白给。

只要新农业战略实现,大明人就彻底和挨饿不沾边。

另外,他还听说大明皇家化学实验室在研究什么化学肥料,听说比鸟粪肥还厉害!

对了,赵振明想起来,大明的东南亚土地,别看暹罗是附庸国,但他们每年都要把暹罗的大米进贡百分之八十!

如果暹罗也被大明纳入新农业战略,恐怕大明南方未来遍地都是暹罗香米。

赵振明想的一点都没错。

后世的暹罗可是大米多到来不及出口,鼓励喂猪的地步啊!

不过此刻,身居内陆的农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乐此不疲地去捡粪堆粪。

“嘿嘿,狗剩,俺家就是粪堆特别大,堆得特别好,所以你几个堂弟都找着媳妇了,羡慕不?”

二叔见赵振明老脸一红,惊讶道,“狗剩,你不会还没讨媳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