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853章 身份证与商业(求订阅!)

朱克臧继续看着,背后赫然还写着:

大明帝国有义务保护持证人人身及财产之安全,为持证人提供公平公正之生产生活环境。

凡持证人自觉有遭不公待遇,皆可往各级官府申诉,各级官府皆需为申诉者提供合理之诠释,否则以渎职论处。

凡持证人于大明境外遭遇困难,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者,若是他国所为,大明帝国将会动用一切之措施,为其讨还公道。

上述所谓之措施,包括使用武力。

大明皇帝陛下钦此。

这行小字念起来就很振奋人心。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促成大明上下国家概念的形成,更加广泛地激发起大明所有人的爱国情怀,朱克臧就想到了这一招。

以后谁敢欺负大明人,大明军队可就师出有名了!

有一说一,无论是前明还是新大明,对外战争基本没软过。

就连前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荷兰和英国这两个殖民主义者时也是毫不客气,吊打这两个侵略者。

并且很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也让许多冤屈和黑幕寻找到了寄生的土壤。

对路引上的信息那是对答如流,如果你颜值不够有说服力,态度不够端正,且路引过期(路引是有有限期的,鉴于古代的交通工具效率,请时刻检查路引出行的有效期)。

因为照相机技术还不够成熟,自然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你想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办事吗?可以,先去衙门说明理由。

如果理由正当,官员可能会批准,让你登记备案,发给你一张用雕版印刷或者手工填写的路引,上面盖着大印,写着你的名字、年龄、籍贯、像貌,以及你要去的地方和携带的物品。有了这张路引,你才可以出门。

毕竟,不是说明朝初期就不准百姓经商走动了,生老病死就全困在本地,那是不科学的,就连太祖也承认商为“四民”之一,只不过明初对人民流动之类的限制严苛较真的多,所以明初人民一般都不太“浪”。

这种身份证将会先行颁发给常年往来于大明各地的商人、生员等人使用,之后再逐渐向民间扩散,直至符合条件的所有人都能领取到。

奥,恭喜你,这几条威武的汉子会面露凶相哐当一声将你落锁带你回去吃牢饭,那个时候可没有网络让你喊冤的

不过,总的看来,做到以上几点,你还是看来也是相对安全的(遇到土匪这事就不能怪路引了)。

你此时万不可冷艳高贵置之不理或公然抗法,那时可没有什么文明执法,你最好扑通一下给爷爷们跪下,奉上路引,坚定不移口齿清楚的告诉这几条威武的汉子,你就是路引上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新大明自然也是有路引制度的,这回,靠着第一代身份证,就能彻底取消路引了。

路引制度的实施,虽然的确让犯罪率大幅降低,但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因此而处于半停滞的状态,极大的阻碍了国家前行的步伐,也让各种文明之间的碰撞缺少了相应的契机。

路引制度是与大明律挂钩的。

有这种传统在,朱克臧这行字,无论是官员、军人、平民都很喜欢。

不然坐个火车去外地,还得去办手续,多麻烦啊!

要说在明清战争刚刚结束之后,路引制度还多少能说得过去,但放在商业活动日趋频繁的现下,这种制度已经很明显地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时代不同了,朱克臧不需要百姓都被限制在几亩农田上!

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之家,作为农户出身的他,最不喜欢的便是商人,更别提什么发展资本经济了。

那就是替代路引、信票、凭条等比较繁琐的手续和证明,简化普通人的出行的手续,更有利于人口的流动。

前明《大诰》要求工、商之类无论远近,水路,都需要路引明白开明,且随身携带。

于是乎,前明的路引制度很快便出台了。

不要以为这么轻易的证明了就给你放出来了,首先你的有个高大上的理由,别个皇帝就是因为感其孝,你理由不光辉点,谁搭理你,其次,你得让皇帝知道,不然也只能呵呵

所以,在前明旅游,不带路引是见相当危险的事情,除非你是徐霞客徐公子,直接白嫖大明驿站。

遇到定检卡口(比如说入城)叫你拿你出来,你就得面带微笑的拿出来给人家看,态度要端正笑容要良善不能使什么幺蛾子,除此你还要预防,对面打马而过的几骑巡检司汉子,看你獐头鼠目不像本地着实可疑,大呵:“那厮,打哪来!”

所以,怎么用来说,如果穿越明初想经商外出怎么办?

首先你要确定你生非军籍,那你可以想办法,发动你的智商“易个籍”,入“商籍”,然后在户籍当地开一个“离乡证明(路引)”。

对了,你得保证贴身携带不丢失不弄坏路引,人要长得不像通缉犯,随时准备和蔼可亲面对着面临卡检和抽检的话,这种分定检和不定检。

比如,你不给钱,就不给你办路引,或者故意卡你几天,你拿他们也没办法。

不带路引确实会坐牢的,好像明初有个谁,长辈生病,忘带路引,被抓起来啦抓起来了,还是皇帝赦免才回家找妈的。

大明帝国第一代身份证除了激发所有人的国家概念和情怀外,其实,还有一件更主要的功能。

要是大明的老百姓美食都出来瞎逛游,或者全来应天城打工,说不定在有心人的蛊惑下,就能啸聚山林、扯旗造反,严重威胁到老朱家的大好江山。

他老人家深知流民太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所以他最怕天下人舍家撇业地四处流动。

身份证的出现让路引制度即将成为过去,自颁发之日起,大明境内将不再限制人员流动。

议政院也直接登报发文,把朱克臧陛下的仁政第一时间宣传出去:只要有身份证,官府将不会再对百姓发出,从哪来、到哪去、去干啥的灵魂三问。

新大明的商业迎来重大利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