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784章 朝贡是结盟的高级形式(求订阅!)

zw443sx

苏来曼一世毫不犹豫的拒绝的波斯老臣的提议,极为坚决的说道。

“陛下,议和是甜蜜的毒药,万万不可!”

波斯老臣还想再劝,他不能看着帝国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妥协了之后,波斯还能成为帝国吗?

然后又还能苟延残喘多久呢?

“此事到此为止,做为帝国的皇帝,我已经有了决断!”

苏来曼一世打断老臣的话。

殿上其他人异口同声选择了沉默。

比起守不住大不里士,然后被清军斩首,他们还是想继续在波斯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大不里士没了,他们的一切也都没了。

都是和皇帝捆绑在一起到利益集团!

老臣看着众人的反应,也知道自己再劝下去也无用了,只能无比颓废的叹息了一声,也算是默认了。

他现在只想退休,不管波斯这滩浑水,他管不过来。

既然已经决定议和了,苏来曼一世暂时没有危险,他又想去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带着帝国最后的十五万精锐大军前去马什哈德城与敌军交战,却被敌军击败,导致帝国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元帅侯赛尼·纳尼。

话说侯赛尼·纳尼当日吐血昏迷了之后,正逢大军全线溃败,他身边的亲兵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便直接护送着他逃回了国都。

今日,侯赛尼·纳尼才刚刚苏醒了过来,侯赛尼·纳尼已经知道消息了,只不过刚才一直忧心于议和的事情,才一直没有理会。

“侯赛尼·纳尼葬送帝国最后精锐,视为大罪过,真主都不会放过他,所以我认为应该将他执行船刑,让他去向神赎罪!”

苏来曼一世一脸愤怒的道。

他恨死侯赛尼·纳尼了,要不是他战败,葬送了帝国最后的精锐,他身为万王之王的帝国皇帝,能有今天吗!

就算是留剩下五万人也好过全军覆没

所以侯赛尼·纳尼必须要死,必须要送他去神的面前忏悔。

这个船刑可是波斯人的经典酷刑。

接受船刑前,犯人会被逼着连续喝好几天牛奶和蜂蜜,如果不喝会被戳瞎眼。

被灌了牛奶和蜂蜜的犯人会关在有两条横木的船上,流放到河上漂着,成群结队的虫子被牛奶和蜂蜜吸引过来会把犯人活活咬死。

“陛下,不可!”

那名老臣老眼微瞪,立刻出言制止道。

明明都想好要躺平,要退休了,事到临头,他还是忍不住出手阻止这个昏庸皇帝的暴行。

典型的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

“怎么?难道侯赛尼·纳尼没有战败?难道他没有葬送帝国最后的精锐,他不该去向神灵忏悔吗?”

苏来曼一世怒道,对这名老臣越来越愤怒,什么他都要反对,按他说的做,帝国也还是原来那个鸟样,不如按自己的心意,起码自己爽了。

“对,都是因为那个老家伙,帝国才会战败,他需要站出来承担罪过!”

不少侯赛尼·纳尼的政敌纷纷出言支持皇帝将侯赛尼·纳尼施以船刑。

不得不说,这个苏来曼一世足够昏庸,崇祯在他面前,都得甩他几条街的明君!

虽然崇祯也干过类似的事,比如倒霉的三边总督郑崇俭,没有吃过一个败仗,就被崇祯给赐死了。

崇祯在位期间,一共处死过七位总督,其中最冤的当属郑崇俭!

南明时期,有官员给皇帝上书,说“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臣甚痛之”。

也就是说郑崇俭没丢过一座城,没打过一场败仗,而且他还立下大功,在玛瑙山之战中大破张献忠。

但崇祯因自己的宠臣杨嗣昌自杀,对没有及时救援的郑崇俭心怀怨恨,直接将他逮捕入狱,甚至“不俟秋后,以五月弃市”。

此外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的死,也与崇祯的有直接关系。

崇祯在这一点上,和苏来曼一世有些相似。

在老臣眼中,一切似乎平静了下来,他看着苏来曼一世,又看着四周起哄的众人,耳朵没有听到一点声音。

因为人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屏蔽周围的声音。

他能不绝望吗,波斯马上损失三分之二的领土,又每年损失一千万枚银币,若是再损失了侯赛尼·纳尼这个帝国当前唯一能战的老将,干脆亡国算了,没看眼了。

还没等来议和,侯赛尼·纳尼就被处以船刑,不过没那么快死,在船上还能多活几天。

“亲爱的格尔芬先生,我们波斯帝国给予大清最大的诚意,我们已经将战犯侯赛尼·纳尼处以极刑,不知道谈判条件可否下手轻一点呢?”

格尔芬听完翻译摆摆手,他可不想管波斯人怎么处理战犯,只问他们:“两个条件,答应还是不答应。”

苏来曼一世赶紧点头:“答应答应!”

“很好,既然你们波斯国那么识相,我们的康熙大汗也是仁慈的天可汗,他准许你们波斯国成为大清的朝贡国!”

这招又是抄袭大明的了。

朱皇帝那句朝贡是结盟的高级形式,自然也传入了大清国。

“你们波斯国不是担心奥斯曼入寇或者我们大清再打你们吗?”

“既然如此,不如当我们大清的朝贡国!”

朝贡国?

波斯皇帝和众人面面相觑。

朝贡这玩意波斯人也是知道的,一般都是各国给他们上贡才是,怎么让他这个万王之王朝贡别的国家呢!

当然,波斯人也不是没朝贡过华夏。

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夏与波斯两国之间就有了密切的往来。

根据史料的记载,波斯国国王曾经数十次派遣使节来到华夏,并给华夏皇帝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珍珠、驯象等。

后来,到了唐朝贞观时期,波斯国王再次派遣使节来大唐朝贡。

直到651年,波斯国内发生内乱,国王尹嗣俟被大首领驱逐。

尹嗣俟准备去往吐火罗避难,只可惜,还没到这个地方,他就被阿拉伯人给杀了。

但是,尹嗣俟的儿子——卑路斯却顺利地逃到了吐火罗,654年,在他安定之后,就派遣使者来到唐朝,请求获得大唐支援帮助其复国。

但是这历史太遥远了,他们波斯第三帝国真没朝贡过谁!

“亲爱的格尔芬,不如让波斯当大清的盟友吧,我们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

zw443s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