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30章 你行你上(求订阅!)

好嘛,这搞得台吉拉藏鲁贝也觉得赛固山口稳如泰山,足以把明军都消耗在这里。

可是,形势变化太快,根据逃回来的士兵所说,进攻这个山口的明军人数不多,才一千人,就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明军的战斗力跟他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这让和硕特汗国的将领很是头疼。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要转回数天前。

赛固山口的道路不算狭窄,可是两边有高山,如果是寻常军队到此处,起码要付出几千人的伤亡才能攻下来。

进入雪区以后,天气晴朗,皑皑雪岭反射阳光,有如白银塑造一般。

风景是很美,可是紫外线和阳光太过强烈,眼睛疼痛不说,还容易出现雪盲症。

那怎么办呢?

别急,兵部早就想好了预案。

正在山路上攀登的大明近卫军们,都把身体包得紧紧的。

他们每一个士兵都是朱克臧的宝贵财富,可不能非战斗减员。

有意思的是,有不少近卫军,他们的眼睛上要么戴了护目镜,要么戴了墨镜。

这就是大明兵部的方案!

用工业能力武装大明的军队。

作为十七世纪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强国,大明有资本给少量军队普及墨镜。

过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玻璃都是非常昂贵的。

那时候的主产地是西方,价格都是西洋人说了算。

现在大明的玻璃工业上去了,都反过来出口给西方了。

而且价格低廉,把西方本土的玻璃工业打压地头都抬不起来。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明大城市的房产建筑大量使用玻璃窗。

玻璃大量泛滥,也为太阳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最早的“太阳镜”能够追溯到2000年前,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象牙、鹿角、浮木、骨头等制成一种条状的护目镜,以减弱雪地反射的眩光。

当时的护目镜是没有“镜片”一说的,因纽特人在这些并不透光的材质中央凿开两条细缝,在保证视线不受阻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光的射入。

这种形态的“护目镜”也为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好处——狩猎时视线更为集中。

而最昂贵的太阳镜来自古罗马,PlinytheElder在他的著作《NaturalHistory》中曾提到,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会通过抛光的绿宝石观看角斗士的搏斗,为了保护他的双眼不受到太阳眩光的伤害。

一直到18世纪,现代太阳镜的雏形才开始出现。一位名叫JamesAyscough的医生,他认为蓝色和绿色的玻璃镜片可以改善特定的视力障碍,并做出了一系列尝试:用金属丝将镜片固定在一起,镜框延续到耳朵,让眼镜可以固定在脸上。

当然,如果是普通带颜色的玻璃片肯定无法预防雪盲的,因为普通颜色的镜片只能挡住可见光的光线,但无法抵挡的紫外线。

朱克臧也不想直接兑换,他想充分发挥大明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一下他们,顺便给自己省省点数。

大灯塔预计1692年年初建好,到时候再进账一笔辉煌点数。

在朱克臧的教唆下,力争上游的大明制造总局当然不满足于挡住普通阳光。

黄履庄为首的大明科学家在化工厂中不断实验,不断地在烧制的玻璃中加入各种化合物试验,制作成镜。

然后呢,就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奴隶们戴上去试效果,行的话就保留,不行的话再继续。

对于奴隶来说,墨镜实验已经是最安全的了。

只需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戴着各种型号的墨镜抬头看太阳,顶多就是眼睛瞎了。

而在大明医学院的人体实验耗材死亡率更高。

不过奴隶的命,谁在乎呢?

连番做实验之后,比较有效的太阳镜就诞生了。

带上墨镜,叼着一根玉米芯烟斗的大明上将潘阿强,举着望远镜观察远方

现在,标志性的玉米芯烟斗,成为潘上将的标准形象。

“前面的山口有点难攻啊!”

潘阿强嘴上这么说,但表情没有变化,还是很轻松的模样。

这个隘口往下是几百米长的斜坡,超过了五百米,倾斜度至少有四十度!

本来就不易攻,更糟糕的是天公不作美,来的时候虽然寒冷却是晴天,唯独到达那片赛固山口的时候,半路就浓雾笼罩过来,下起了冰雨,非常邪门。

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大炮就轰不准了!

而且敌方掩体多,火炮不一定好用。

还是得攻上去,别的对面来援兵,就不好拿下了。

就在这时,潘阿强听到一些士兵的声音说:“不好,我们得罪山神爷,山神爷变脸了!”

潘阿强本想呵斥他们:不信陛下信鬼神,有皇帝陛下在,还怕鬼神!

话还没说出,人小鬼大的年羹尧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怕什么,有陛下罩着我们,怕什么山神!”

本来潘阿强也不想带着个拖油瓶,奈何年羹尧喜欢跟着部队行军,加上他的师父屈大均也帮他说话。

对潘阿强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让小年学一下带兵,也不错,大明的文人就该文武双全。

得,屈大均都这么说了,就带着吧。

“哥们,你行你上!”

听完这话,年羹尧想自己试试山路,因为不能骑马,感觉非常吃力。

加上天上雨夹雪,下得不大,也让地面非常湿滑。

这是土路哦,大明施工队还没修到这里。

那就意味着,泥泞的土路被人踩多了,就会满是泥浆。

更离谱的是,泥浆下面是冻土!

一脚踩下去,层次感非常丰富,刚下脚感觉感觉踩到泥潭上,脚一旦踩深了,就踩到了滑滑的冻土。

不小心的直接就打滑了。

比如年羹尧,刚刚还自信心满满,一脚踩空了,来了个屁股后面平沙落雁式。

砰的一声,小年羹尧摔了个四脚朝天,以屁股为底,嗖地一下,干脆利落地滑出老远,至少有五米远。

近卫军的士兵们看得哄堂大笑,混的比较熟的直接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小神童,摔得就是比别人漂亮,屁股都比俺们滑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