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13章 朱克臧向众神祈祷(求订阅!)

还是那句话,朱克臧向众神祈祷,回应他的只有自己!

什么,你说朱克臧靠系统,系统不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吗?

不管咋样,朱克臧在医生和护士眼里,已经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神奇了,尤其是这个输血手术,张璐觉得必须记载下来,以后融入赤脚医生手册里!

朱克臧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不准备藏私,朱克臧难得耐心的教导张璐这个认真老头子,“你们记住,若不是最危急的时刻,不要用这个方案。”

然后朱克臧又告诉他。

必须要血型相符才能救命,否则就是杀人!

而父母兄弟的血型是最有可能一样的,当然也有例外。

简单辨认血型的办法,朱克臧也教给了张璐,希望他能带着皇家医院的医生们攻克输血这一难题。

张璐虽然不明白什么是血型,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理解朱克臧的意思啊!

“先在动物上实验,不要轻易在人身上尝试!”朱克臧最后不忘叮嘱道。

“请陛下放心,我张某人可这一百多斤就交在这了,这新医学,老夫不学会,不罢休。”

“好,很有精神!”

朱克臧习惯性的拍拍张璐肩膀,又感觉这样不太礼貌,不好意思的笑笑。

另一边的皇后陈妃抱着小公主乐道:“陛下,快过来看看小公主。”

“好好好,看一下。”

皇后陈妃连连点头,“贵妃为大明添了个公主,现在母女平安,真是大喜之事啊!”

其实吧,小孩子刚出生的样子都很丑,皱成一团,看不出样子来的。

但不妨碍朱克臧的爱女之心。

朱克臧看着小公主很是稀罕。

“好了,陛下,有没有想过,公主叫什么名字啊?”

名字的话,朱克臧还真得好好想想。

一旁的李老太监这时也附和道:“陛下,公主的名字要及早订立,以便公布于天下。”

陈妃嘿嘿笑了两声,道:“就是呢,天下万民都等着听这个喜讯呢!”

读明史,不难发现明朝历代皇帝、皇子、宗室的名字都极有规律,都严格按照辈分和五行取名。

为了管理皇族,打理宗族事务,大明还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宗人府。

宗人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为皇族各支各脉的新添人口取名。

同样生于帝王家,男子取名有板有眼,那么女子呢?

那些公主们取名有什么讲究?

成祖五个女儿,现已知名的有两个,其一,永安公主朱玉英,其二,咸宁公主朱智明。

从这两个名字,看不出朱棣之女取名有什么特别。

仁宗七个女儿,现已知名的有一个,庆都公主朱圆通,单从这一个名字,也看不出取名有什么规则。

英宗九个女儿,现已知名的有两个,其一,淳安公主朱延祯(出处待考),其二,广德公主朱延祥(《广德长公主圹志》载“公主讳延祥”)。

英宗之女虽然留名较少,但还是有规则可循的,即似以“延”为辈字,名皆带示部旁。

孝宗仅一女,即太康公主,名为朱秀荣。

而从世宗开始,公主的名字都带女部旁,分别为常安公主朱寿媖,思柔公主朱福媛,宁安公主朱禄媜,归善公主朱瑞嬫,嘉善公主朱素嫃。五位公主名皆带女部旁,“福禄瑞寿素”等字也似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从明朝公主闺名看,半数公主取名是有辈字的,如“延”“尧”“轩”“徽”“淑”等。

世宗以前,公主取名比较中性化,如朱智明、朱圆通、朱延祥等,可以男女通用。

从世宗开始,公主的闺名变得妩媚起来,更加女性化,至少有三十三位公主闺名都带女部旁,甚至二字皆带女部旁,女性色彩愈发浓厚。

公主的闺名,从国初的中性化到中后期的女性化,由质朴而华丽,由阳刚而妩媚,似乎可以看到明朝社会风气的变化。

朱克臧是新大明的开国皇帝,自然没什么讲究:“跟宗人府说好,就叫她朱平安吧!”

“朕希望她平平安安长大,那就对得起她娘生她时的九死一生!”

巴尔干半岛,贝尔格莱德

这座位于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地处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的城市。

因为它位于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水路交通的要道,向来是欧罗巴和亚细亚之间路上交通的枢纽。

因而又有巴尔干之钥的称号,也被叫做白色之城。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巴尔干之钥”的地位,所以古往今来无数国家都围绕着贝尔格莱德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

因此15、16世纪正强势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就对它进行了反复争夺,只有拿下贝尔格莱德才能直插匈牙利心脏,而只有突破匈牙利这道屏障,奥斯曼人才能够深入中欧腹地,完成建立涵盖亚欧大陆世界性大帝国的宏伟构想!

为此1456年刚刚攻下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便亲率大军在此进行贝尔格莱德围攻战,但偏偏遇上了匈牙利“白骑士”亚诺什·匈雅提,最终奥斯曼大军惨败,此后数十年奥斯曼人都未敢在此踏前一步,而这种情况最终到了苏莱曼的时代得以改变

而半个多世纪后的奥斯曼另一位雄主苏莱曼一世大帝则一雪前耻,成功拿下贝尔格莱德,这就是著名的1521贝尔格莱德陷落!

自此以后,奥斯曼帝国对欧罗巴发起每一次大战役之前,来自庞大帝国的各类补给物资,都会往这里输送。

而从1690年冬天开始,苏莱曼二世突然燃起雄心壮志,他想成就像苏莱曼一世一样的伟业!

奥斯曼的大明军火已经在路上,只要能抵达,熟悉一番之后,就可以开始战斗了!

与此同时,苏丹亲兵和西帕希骑士组成的贵族军队,正在徐徐向贝尔格莱德进发。

在奥斯曼帝国中,骑士制度也是建立在封邑的基础上,他们的骑士叫做西帕希,从苏丹手中接过土地,附带接受的条件就是战时必须响应征召,随从、马匹和武器自备。

他们身后,还跟着一支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柏柏尔人组成的二十五万大军!

火药味正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