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599章 幕后黑手浮出水面(求订阅!)

刘兆阳额头冒汗,急忙跪在地上,跪着扣头道:“请陛下息怒,这件事情确实是臣等疏忽了,不过锦衣卫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欺瞒陛下!”

面对朱克臧的怒火,张廷玉却是先出声:“陛下,此事不怪刘大人,微臣曾多次想要彻查徐家烟馆,奈何徐家盘根错节,多次被阻挠。”

“陛下,此事锦衣卫也有耳闻,臣前几日已将情况汇报至锦衣卫指挥使陈为国,不日将采取必要行动。”

收复顺天后,陈为国升官了,从镇抚使升为指挥使。

沉吟片刻后,朱克臧大概也知道这是个怎么回事了。

江南之地官商勾结的现象,情况比较普遍,或者说发达地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情况。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经济一旦发达,教育事业就会兴旺,而教育事业兴旺,经济也迟早会发达。

在明清时期,经济最发达就是江浙和江西等地。

它们的进士和状元数目,长期位于各省前列。

而江南出身和培养的官员,天然会向着江南的富户,再加上新大明鼓励工商,给商业松绑,所以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不出奇。

华夏一直都有的东西,即便是朱克臧也无法改变。

对于一些纳税大户,以及有地方官府庇护和说话的商人。

而这一次很不寻常。

能阻挠炙手可热的县令张廷玉,此人身份一定不小。

既然如此,那就引蛇出洞!

【松江府】

一支数百人的卫队,簇拥着十多辆马车,驶入华亭城内,随行人员中,不乏身着各色公服的官员。

松江府的百姓仔细一看,这些人竟都是京城来的大官!

这么庞大的阵容,引得城里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有点头脑的人,就猜测到他们肯定朝廷派遣过来的钦差。

要说松江府和上海县的话题人物就是那个徐骏,前阵子他被一群黑衣人打了一顿,让上海县和松江府上下的百姓直呼畅快。

结合这件事,大伙都猜测朝廷是不是要整治徐家了!

队伍一路前行,被安排在一处林园内下榻,松江知府吕潜领着府里的官员,给钦差们接风洗尘。

吕潜是南明永历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文肃公吕大器的长子。

吕大器历仕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1650年病逝死,都在高呼“雪耻除凶,刻不容缓!”

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那个时代是大明最黑暗的时代。

吕潜此人继承了父辈的才华,在诗书画方面堪称三绝,不过做官却做得一般。

在园林内,摆上酒席,众人相谈甚欢,南直隶的官员,还有松江知府吕潜,都表示全力配合朝廷钦差的工作。

这时,钦差代表工部右侍郎戴梓举起了酒杯,神秘莫测地微笑道:“诸位,本官代表大明中央朝廷,感谢诸君的配合,希望此桉结束后,摆下庆功宴时,诸位还有与我等把酒言欢!”

松江知府和众多官员,则神情略带尴尬,有不少人心事重重的举杯附和,“我们一定配合朝廷!”

对了,戴梓就是历史上那个戴梓,被康熙流放的那个。

而戴梓此人就出身于明末火器制造世家,清兵入关后便成了清朝的子民。

因为家庭关系,戴梓从小便常常跟随家中长辈去兵工厂,好奇的他在耳濡目染中也对研发武器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在这方面,戴梓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天赋,不仅喜欢阅读有关火器制造的书籍,还会自己动手制造。

戴梓年仅10岁时,就可以自己独立做出一些简单的火药武器,这让不少人啧啧称奇,都觉得他将来必能继承戴家衣钵,制造出更多武器。

而他的父亲见状便开始着重培养戴梓,传授了不少火器制造工艺给他。

甚至后来还研发出来连珠火铳,这一直被认为是机枪的前身。

可惜,戴梓仕途不太顺利,他的仇人就是传教士南怀仁。

南怀仁曾向康熙帝鼓吹欧洲有“子母炮”(又称“冲天炮”,即榴弹炮),威力巨大,康熙就拨款令他试制,然而一直没结果。

于是,戴梓请命监造“子母炮”,结果,仅用了八天即造成。

这让南怀仁在康熙面前大失脸面。

一山不容二虎,同为康熙的近臣、火器专家,加之中西文化、科技理念的差异,就使得戴梓和南怀仁之间难免会产生明争暗斗和摩擦。

张献忠有个养子叫陈弘勋,投靠清廷后任官,后来,他和戴梓发生了个人纠纷,发展到互殴、打官司,闹得风风雨雨,有失官员体统。

这时候,平日嫉妒戴梓的一些人尤其是南怀仁等人,发现了报复的机会,他们暗中串通陈弘勋,趁机诬陷,举报戴梓“私通倭寇”。

身为掌握朝廷机密的要员,竟然里通外国!

这让康熙麻颜大怒,竟轻信谗言,下令对戴梓撤职、全家流放关东。

好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康麻子和南怀仁就被朱克臧给赶跑了。

戴梓这个有天赋的武器大师自然也被朱克臧收入囊中。

本来这阵子他正在全力攻克手摇加特林机枪。

对于这个项目,他真是爱死了!

为了早日完成加特林项目,他夙兴夜寐,就想着快一点打造出真正的机枪。

结果皇帝居然派他来当钦差。

好吧,他姑且当作出来散散心,正好遇到了瓶颈,一直闭门造车效率也比较低。

另外,戴梓此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这也是为什么朱克臧让他带队彻查徐家的原因。

在戴梓抵达松江时,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也抵达了松江府。

他就是东宁时期的老臣、朝廷的吏部尚书洪磊。

这时,在黄埔江边一艘画舫内,洪磊秘密与徐乾学会面。

近半年来,皇帝陛下跑去天竺打仗了,朝廷的事情,基本是首相陈永华和户部尚书杨英说了算。

这让他这个老臣很是不得劲。

加之商税改革和杨英交恶,于是,他就开始钻营怎么搬倒杨英。

这时候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徐乾学适时出现。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狼狈为奸走到了一起。

洪磊出权,徐乾学给钱、给关系,双方各取所需。

可惜,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