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15章 东宁军校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15章 东宁军校

作者:临江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6:54:15 来源:笔趣阁

郑克臧清了清嗓子,正色道:“青年营的各位学员,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这段时间本监国称呼你们为学员,因为从今天开始,这里要成立一个东宁军校,你们就是我东宁军校的第一批学员。”

“我成立东宁军校的目的是振武事,学本领,兴华夏!你们任务就是打倒复兴路上的一切敌人,最后,惟愿诸君将振兴华夏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现在我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郑克臧的话刚说完,底下的青年营学员就是一阵山呼,每个学员都是发自肺腑的高兴,这三个月对他们来说太苦了,训练量如此大,却也没人当逃兵,因为舍不得青年营这个集体,都咬牙坚持了过来。

一分钟之后,主席台上的郑克臧轻轻地挥了挥手,现场不到五秒钟就恢复了安静。

“最后,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从明日开始大伙休沐七天,回家探亲!对了,别忘了去后勤保障处领你们的探亲礼物和这个月的工资。”郑克臧微笑道。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刘莱赶紧站出来下口令:“全体都有,立正!以班为单位,前往后勤保障处。”

刚刚搭建好的后勤处略显粗糙,就是一个小木屋,里面除了物资,就只有一张桌子和椅子,还有一个账房先生。

现在的郑克臧也比较穷,给学员的礼物也不值几个钱,但胜在礼轻情意重,就是每个学员一袋米和两斤猪肉,再加上一小壶藏仙酒,还有一个专门给他们装东西的旅行双肩包。

双肩包不追求材质的话,没啥技术含量,郑克臧按照前世的记忆随便设计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款式,再吩咐李太监找一个可靠的纺织作坊,这事就成了。

领取探亲礼就简单了,大伙井然有序地排好队,去后勤处签字画押就完事了。

临休假前,教习陈尉再次叮嘱:“大家要严守监国殿下关于饮酒的六项禁令,要喝酒就赶紧喝,千万别在休假回来报道的前一天晚上喝酒,要是到时候谁被我发现了身上有酒气,直接军棍伺候。”

“是!”已经归心似箭的学员整齐应道,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郑克臧关于酒这一块管得特别严,正所谓喝酒误事,古往今来反面例子太多了,就连大英雄岳飞都避免不了。

岳飞青年时也好酒,而且因为醉酒误事差点搞出人命来,可能让人感到难以置信,毕竟他是一个较为完美的英雄人物,但确实发生过。

1130年,27岁的岳飞在收复建康的建康战役中,立下大功,并首次打出了岳家军的威风,而且还得到了宋高宗御书御赐的“精忠岳飞”锦旗一面。

1131年,28岁的岳飞被调往洪州平盗。当时,屯兵洪州的江南西路兵马钤辖赵秉渊,以地主身份请岳飞饮宴。

或许,人的浮躁心态都很容易受到“名利双收”这种巨大惊喜的较大影响吧。谁知,在酒宴中,岳飞居然喝得大醉,并乘酒醉殴打赵秉渊,还差点将其打死。

连岳飞这种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无法免俗,郑克臧也不指望手下的兄弟们能够自律自省,只能从规矩上下手了。

于是,郑克臧制订的《学员手册》最后一页,赫然就是他写的关于饮酒的六项禁令。

不过呢,松弛有度,只要把握好尺度,该放松的时候,也得放松,所以休息日是可以喝酒的,但是训练日和工作日就不能喝,包括前一天晚上。

当然,郑克臧也不相信有严格的制度大伙可以不折不扣落实,总会有人心存侥幸,只能多加管束,可惜这个年代没有酒精测试仪。

......

郑克臧和学员们一一道别后,陈尉指挥着学员们按照家庭住址分别组成小方阵,朝着东宁府及周边村庄进发。

一身新式军服潘阿强走在队列的最前头,显得异常醒目。

在十七世纪的老百姓看来,这身衣服就是奇装异服,只不过给青年营学员穿起来感觉特别有精神,还有一种特别的美感,配合上整齐的队列,一看就是精锐。

这段时间东宁府的老百姓多少听说和看见过青年营,知道监国殿下搞了支童子鸡部队,老百姓们也就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聊一聊,加上郑克臧年纪尚轻,即便在东宁素有贤名,可练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他们并不看好青年营。

今天青年营学员集体放假出行,却让东宁府的老百姓大吃一惊,有的人眼里看到了奇装异服,有的人眼里看到了精兵的雏形,有的人眼里看到了收复故土的希望。

不仅如此,早些时候,他们就听说过青年营吃得好,用得好,干干巴巴进去,面色红润走出来,这会不少家里有娃的老百姓都想把孩子送去青年营改造一下。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向往时尚和潮流,即使是十七世纪也不例外,青年营学员身上精致靓丽的军装让田间地头里干活的小年轻眼前一亮,随即心头一热,多多少少产生了参军混一身衣服的冲动。

夕阳的余晖照落在田野阡陌交错的小路上,顺着蜿蜒的小溪流,潘阿强终于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潘家村,好几个月没见到家人,他都有点近乡情怯了。

轻轻推开简陋的木门,原本院子里还在咿咿呀呀的小男娃,也就是他两岁的弟弟瞬间闭上了小嘴巴,一脸警惕地盯着他,仿佛是看着入侵者,显然这个小家伙已经忘记他的好兄长了。

好在这种尴尬的情形没坚持多久,他的二妹就出来迎接他了,“大兄,你终于回来了,这阵子你杳无音讯,爹娘都担心坏了。“

潘阿强的二妹看起来也就八、九岁的样子,身材很干瘪,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却已经是小麦色偏黑的肤色,平时肯定没少干农活。

看着瘦小的弟弟妹妹,阿强有点心疼,赶忙把双肩包卸下来,拿出监国给他们的探亲慰问品。

“二妹,弟弟,快来看,这是监国殿下赐予的雪糖,晶莹剔透,你们试一下,老甜了。“阿强献宝一般把东宁特制雪糖拿给弟弟妹妹们试吃。

这一试吃,阿强的弟弟妹妹眼睛都亮了,这个时代平民的小孩子过得很艰难,平时都吃不饱,更别说零食了。

“爹娘还没回来吧,等他们回来,跟他们说今晚吃肉开荤,你们看,监国殿下还专门给了咱们家粮食和猪肉,今晚你们两个小家伙敞开吃。“阿强豪迈道。

话毕,两个小家伙齐声应好,而对于阿强家乃至其他青年营小伙子的家庭来说,今晚只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