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527章 《朱克臧陛下北巡视察演讲稿合集》

近两年开始,大明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大,矿井水量随之增多,成为煤炭产量提升的瓶颈。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大明科学家黄履庄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蒸汽水泵,解决了矿井排水难题。

这台机器后来广受矿工好评,被称为“矿工之友”!

离开大同煤矿之后,朱克臧又依次走访了大同钢铁厂、大同建筑石料公司、国防军大同边军指挥部。

大同是晋、冀、蒙交通咽喉要道,还位于农牧交错带内部,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复合过渡区,自古以来便是游牧民族南下、东进中原的理想之地,因而国防军在此重兵把守。

不过目前漠南漠北蒙古已经投明,边防压力其实不大。

朱克臧主要的目的是建设北方工业!

为此,在这些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上,朱克臧陛下给出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讲话,为大明国营公司、国营工厂的生产指明了方向。

相关讲话已经由礼部的官员收集成立,连夜印刷出版了一册《朱克臧陛下北巡视察演讲稿合集》,组织所有衙门、全军展开广泛学习!

朱克臧北巡的最后一站,是沉阳府的东北铁路公司总部。

目前,东北、外东北、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还在最新一版大明行政地图标注的国境之内,但实际上,大明对于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的控制力还比较微弱。

西伯利亚的安北都护府建设进度比较缓慢,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对西伯利亚实际控制。

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铁路建设必须跟上。

好在对于东北和外东北的女真各部,也就是明八旗,大明的掌控比较到位。

朱克臧对待明八旗的政策其实是“捆为己用”。

用是要用的,但是捆绑的绳索却是越来越紧,不见丝毫放松。

一开始的时候,朱克臧还把外东北周边的地盘划分给明八旗,让他们设了几个卫。

但后来,为了削弱明八旗,朱克臧先是将索伦人和巴尔虎人从明八旗的建制中抽离,成立了独立于明八旗的索伦左右旗和巴尔虎左右旗,并且将索伦骑兵和巴尔虎骑兵收为大明天子的亲兵!

然后,朱克臧又下旨让重编明八旗,原本的明八旗就是个统称,内部的划分并不清晰。

而根据朱克臧的命令,明八旗也按照清八旗的旗色划分了两黄、两白、两红、两蓝一共八个旗。

每个旗下面都设五个参领和二十五个左领,每个左领都是一百五十户。

一个旗就只剩下三千七百五十户,八个旗加一块儿就只剩下三万户了。

而且朱克臧发布圣旨,明八旗一户最多只能有五个人,同给予所有的明八旗“旗余”以汉人民户身份。

对于这样的圣旨,以萨布素为首的明八旗自然是不敢反抗的,于是只能咬着牙服从。

可这样一来,明八旗所能控制的人口就大大减少,只剩下了十五万,自我维持的能力也同时减弱,不得不更加依赖大明朝廷的粮饷供应。

未来,明八旗很可能向明初的卫所制靠拢。

当然,朱克臧不会让明八旗安稳下来的,他让明八旗内部那些桀骜不驯的家伙组建了一支扫荡骑兵,大概就四千来人。

让他们越过叶尼塞河,去找罗刹国的麻烦。

口号就是:抢罗刹国财富,发财滴干活!

这支扫荡骑兵团,由于受到BUFF加成,忠诚度还可以,有效阻止了冥顽不灵的罗刹人越过边境,偷吃大明领土。

......

东北铁路公司总部具体的位置在沉阳城以西十里的地。

如果在清末,这儿叫皇姑屯。

这会皇姑屯还叫黄桂窝铺。

老实说,来这个地方,对于朱克臧不太吉祥!

因为这里现在也有不少东瀛人。

好在这些东瀛人对大明忠心耿耿,绝对没有刺客混入其中。

从这里出发,两万多名高丽工人和东瀛工人和正在朝西南修建铁路。

这条铁路将沿着东北平原,跨过辽河,向西南连接顺天府。

站在山上,看着蜿蜒的铁路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朱克臧不由感慨,这一次,每一截枕木下可能都埋着高丽工人和东瀛工人的尸骨了。

消灭这两地的人口,算是自己一点小小的贡献吧?

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面,两万人聚集在一起工作,看起来杂乱无序,然而却又分工明确,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运输泥土、岩石、物资的四轮马车来回的穿梭在一个个工地,大量的水泥被运输过来,不断的浇筑到一处处已经固定好的支柱桩上面。

看到眼前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朱克臧也是忍不住感慨起来,大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明了。

如果是在以前,想要组织几千、上万人来搞搞基建,都是需要朝廷这边以徭役的形式来征召农夫前来完成。

服徭役对于农人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非常艰苦的事情,因为服徭役期间,不仅仅没有任何报酬,而且连吃的粮食,住的席子都需要自带。

在动乱、饥荒的年代里面,老百姓自身根本就没有什么粮食,服徭役期间往往不是累死就是饿死,以至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往往都是从服徭役的时候开始爆发起来的。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明压根不需要徭役制度,现在大明想要组织人起来搞大项目,都是付银子,而有了银元的驱动,大家做起事情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工地里一片热火朝天,人人都在卖力的干活,甚至于不需要有人监督,因为干活的多寡和自己的收入是相关联的,干的多,拿得多,做起事情来自然是非常的卖力。

东北常年天寒地冻,朱克臧舍不得让大明百姓干这种苦差事,便大力征发了高丽人和东瀛人来干,他们乐意干呢。

“皇上,外面风大,回公司吧!”

说的话是宋士意,他是宋应星的小儿子,他是工部铁路局的一员能吏,多次参与设计大明朱皮火车。

如今,他也是大明派驻东北铁路公司的负责人。

朱克臧紧了紧身上的呢大衣,点头道:“宋爱卿,技术方面你要继续加强学习,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盯紧公司账目,别被底下人蒙骗了!”

“请皇上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