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29章 大明军衔制改革(求订阅!)

神武四年(1685年)一月一日。

兵部的新式军衔启用命令同步下达到了大明近卫军、国防军各镇。

此前,由于战争原因,国防军来不及换装,使用的是旧式军服,趁着这次改革,也将国防军的新式军服向近卫军看齐。

于是,新式军服也将陆续发放到国防军各镇手中。

早在去年年底,兵部就已经开始向各大制衣工坊下了订单,让他们着手赶制新式军服。

与新式军服同步赶制的,还有军衔肩章、臂章、领章、帽徽等相关配套的相关物件。

当然,为了表示区别,两者衣服的颜色不同,近卫军的常服衬衫是白色的,国防军的常服衬衫则是蓝色的。

臂章也不同,原来近卫军的臂章是白虎,后来大明建国后改为了黑龙臂章!

所以现在白虎臂章交由了国防军。

......

现如今,实行精兵路线的大明军队,其一线作战部队基本维持在了32.5万人的规模,其中包括六个镇的近卫军,二十个镇的国防军(原为八镇,逐步扩军)。

如果要是算上文职、辎重部队的话,大明军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0万左右!

还有就是各国的仆从军和各新占地区的守备军,没有算入其内。

不过,相对于大明蒸蒸日上的人口数量,大明正规军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多。

不仅不算多,面对未来复杂的世界形势,特别是消灭鞑清以后,大明军队的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才能不断对外殖民扩张。

作为演讲帝,这次的发布新式军衔,朱克臧免不了宣传一番。

为了充分宣传,朱克臧更是在应天府聚集了六镇近卫军!

架势很大呀!

站在校场的高台上,朱克臧抑扬顿挫地说道:“近卫军是朕的子弟兵,也是大明帝国繁荣昌盛的捍卫者,为了让军人们更具荣誉感,朕命令:在近卫军中实施新式军衔,改制完毕后,望诸君武运昌隆,武德充沛。”

在场的将士们一听朱克臧如此看重他们,便一起大喊:“大明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年迈的兵部尚书邱辉,走上台来宣读圣旨:“皇帝诏曰,北伐战事以来,近卫军死于战争者,每人给予抚恤金二百块银元,分地二十亩,二十年不收赋税,儿女免费入学。各立功者按照所立功劳大小,分别给予最多五十块银元不等的奖励,并作为晋升军衔依据,日后均按照此规矩办理,钦此!”

如此高的抚恤金,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明军人们的后顾之忧,让军心士气都有极大的提高。

众人又是山呼万岁,随后由邱辉代为接了圣旨,然后军官们就簇拥着朱克臧来到会议室,宣布军衔的具体事宜。

这次新式军衔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帅,将,校,尉,士。

元帅只有一个级别,其他都分为三级,上,中,少。

除此之外,士的少士改为下士,还有兵的名称也不同,分别是上等兵,列兵,新兵。

每个大明军人的军服都会按照军衔佩戴新式肩章。

兵是一到三条直杠,士则加一颗星,尉则是两颗星,校则是三颗星,将军级别没有直杠,只有一到三颗星加上一条龙,帅则是一条龙加四颗星。

近卫军众位军官在听完朱克臧的讲解后,眉来眼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

邱辉眼神示意离朱克臧最近的潘阿强,阿强心领神会。

很快,他就举起手来,朱克臧见到,则问道:“潘管镇,你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潘阿强立马站了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说道:“末将请求在大明军衔制中再多加一级。”

朱克臧本来是按未来军衔制度来制定大明的军衔制的,本来觉得已经很不错了,阿强这个粗汉子居然有不同的意见,真是罕见。

对了忠诚的潘阿强,朱克臧也不恼怒,笑道:“计将安出?”

潘阿强回道:“末将请求在帅上面再加一级:大元帅。”

潘阿强继续说道:“末将以为皇上也应该授予军衔,臣等请皇上任大元帅一职。”

众军官一起站起来道:“臣等请皇上任大元帅一职,统领臣等扬我国威。”

朱克臧见他们如此整齐,明白显然是早就已经商量好了的,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现在听他们一说,是呀,自己也是军队最高指挥官呀,加个大元帅衔头是好事呀,于是笑道:“也好,那就加一级大元帅吧,五星一龙。”

众军官大喜,身为武将,最怕两件事,一是功高震主,一是文官不把武将当人。

虽然朱大皇帝在位的时候,不可能出现以文驭武的时候,但保不准后面的皇帝开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到时候他们武将又悲催了。

他们商量过,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皇帝也任军职,这样两件事就都可以轻易解决了。

现在皇帝答应自己加军衔,以后军人的日子可就要好过多了。

当然了,朱克臧自认大元帅好像还挺合理的。

大明天子本来就是大明皇家军队的最高统帅,有军衔才对味呀!

目前,大明军中军衔最高的为中将,人选有:邱辉、朱天贵(海军)、刘国轩(海军)、潘阿强、秦志国、汪显武。

而少将则是黄庆、钱延、林升等人。

至于勋章制度,大明军队中的勋章分三级,铜星,银星,金星,共有三类:勇气勋章,智慧勋章,义气勋章,分别对应作战勇敢,指挥得当,救助战友三个方面。

这些勋章以下有一种荣誉勋章,授予对外战争中有斩获的士兵。

对了,所有勋章都只能由皇帝授予。

与军衔同步发布的是《大明军衔条例》。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军衔低的必须无条件服从军衔高的,这样战斗中即使主官牺牲了,也不至于会没有指挥而乱做一团。

至于军衔的调整规则是分两种情况,战时会以功劳为依据来晋升军衔。

和平时则是士兵新入伍为新兵,达到训练标准后直接转为列兵或者上等兵,上等兵三年可晋升一级直到上士,四年可晋升一级直到上尉,五年可晋升一级可到上校,而上校以上则必有通过军功才能升上去。

这样一个新兵,如果在和平年代,没有特别机遇的话,要经过三十六年才能晋升到上校!

这就给了大家一个信号,想要升军衔,那就去打仗立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