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06章 歇斯底里的康熙(求订阅!)

1684年四月,孝庄太皇太后病重,康熙得知消息后,立马赶到了祖母身边,寸步不离的守候左右,更是亲自服侍孝庄吃药。

然而,在辐射夜明珠的帮助下,孝庄太皇太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症状从最开始的恶心呕吐,到自发性的出血。

而孝庄的皮肤,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夜明珠的辐射下,皮肤浅表细胞损伤,日复一日,皮肤出现水疱及类似于晒伤的表现,形成溃疡类症状。

更为恐怖的是,随着辐射时间的加长,辐射可对她的毛囊和毛发产生损伤,导致身体各处地方都出现了脱发的情况。

眼看御医束手无策,康熙带领着国公大臣步行到天坛为孝庄祈福。

在诵读祝文时,康熙一度情绪崩溃,痛哭着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寿命延续祖母的性命。

然而生死有命,辐射之下,众生平等。

没过多久,孝庄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原本应该是1688年才去世的孝庄,提前死了。

大清慈宁宫,孝庄弥留之际,对一直守候在身边的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也!”

孝庄口中的太宗文皇帝指得是她的丈夫皇太极。

“汝皇父及汝”分别是孝庄的儿子顺治、孙子康熙。

字里行间,孝庄指明了自己的落叶归根之处,她要求康熙在孝陵附近选择一块吉地安葬自己。

这个孝陵指得是顺治的陵墓,坐落在河北遵化,是清东陵中第一座帝陵。

这也就意味着孝庄要求其孙康熙将自己埋葬在儿子身边,不与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合葬。

在古代,安葬死者是“五礼”之一凶礼的基本内容,母陵陪子陵的现象前所未有。

而且,这种埋葬方式不仅与中原古礼不合,还与满洲的传统葬礼不合。

即便是将孝庄安葬在孝陵,可是,顺治已经早早占了“主”位,不可动迁,如果把孝庄安葬在顺治的下首,更是有悖于母子之伦。

前思量,后考虑,如何安葬祖母孝庄?

对于康熙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反复考虑后,康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自己的祖母安置在孝陵的围墙之外!

这样一来,孝庄既没有进清东陵,也没有离她的儿子太远。

考虑到自己的祖母生前比较喜欢慈宁宫,康熙派人将这座寝宫拆除,把原材料统统运到孝陵风水墙外面,建了一座“暂安奉殿”。

然后,康熙又派人将祖母孝庄的棺椁送至暂安奉殿安置。

在打理孝庄的后事的时候,康熙发现之前送给孝庄的夜明珠也是暗澹无光。

康熙这家伙,还以为宝物有灵,主人一死,宝物也自我蒙尘,其实是能量耗尽了。

随即,他下令将夜明珠放在孝庄尸体的胸前,真是一个大孝孙!

忙后了一切之后,康熙在空旷的大殿中发呆。

“既生瑜何生亮。”康熙在大殿上默默念叨着这句话。

旁边满脸哀伤一身缟素的苏麻喇姑在两位宫女的搀扶下,正在暗暗垂泪:“不错,老祖宗去世前,一直在念叨着这句话。”

“唉,老祖宗说得没错,朕始终差了那个明妖一筹,朕便是那个周瑜,而明妖才是诸葛亮。”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外的天空喟然长叹。

苏麻喇姑又道:“老祖宗还让我给皇上传一句话,先皇临终前曾言,我大清侥幸,趁乱窃据中原,每日战战兢兢不能自己。大清之根基实非中原,若我们能据中原而称皇则可,若不能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免失先人供奉,免断后代香火。”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朕绝不放弃。”

康熙一掌排在龙桉上喊道:“先皇懦弱早死,朕绝不懦弱,这是朕的天下,绝不会假手于人。立刻下旨田赋每亩加银一钱,所有商贸十抽二税,朕要再练新军,与明妖一决雌雄。”

看着已经歇斯底里的康熙,苏麻喇姑摇了摇头:“皇上如何做,老身是万万不敢过问的,只盼着皇上能爱护天下苍生,记得老祖宗经常说得那句永不加赋。老身还要去祭堂为老祖宗守灵,这就告退了。”

公元1684年的这个春天,被康熙认为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清廷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纱,开始向地方征收巨额税赋,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火器工厂整日整夜的开工,制造着一批批枪支和火炮,新的军队正在被训练,康熙决定破釜沉舟,以数量庞大的新式军队,抵抗新大明来年可能的大战。

朱克臧看着近义词不断送来的情报,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康熙已经失去了冷静的判断,接下来我们的胜利将不费吹灰之力。”

“有这么简单吗?”陈永华反问道。

“当然有。”朱克臧眉头一挑:“看着吧,不出五年,鞑清定然覆灭在自己手中。”

“五年?似乎有些长啊。”陈永华叹气道。

“岳父,不过有我们参一脚,可能很快,鞑清就轰然倒塌。”朱克臧其实也知道,陈永华觉得自己老了,想早点看到山河一统的场景,于是安慰道。

王夫之却提醒道:“皇上,大凡一个中原政权被消灭,总会出现许多的遗老遗少,他们或是覆灭王朝的既得利益者,或是被王朝彻底驯服的精神奴隶,总会不遗余力的希望恢复旧朝。”

“我认为这些人是螳臂当车,根本不足为虑。”朱克臧却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上,但您要想好怎么处理这些人,早做准备。”

其实,王夫之算是大明的遗老遗少,早期鞑清也是对他们各种追杀,后来见局势安稳了,才没管他们了。

朱克臧则说道:“这些人对前朝充满幻想的人很难清除,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改造思想,在老一辈人去世之后,才会逐渐平息,如果大明遇到鞑清的遗老遗少,那些精神辫子人,直接炮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