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夏鼎记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韶之舞

夏鼎记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韶之舞

作者:司马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3:59:43 来源:笔趣阁

随着珍珠河当年惨案的揭晓,孟涂召集石人村巴地青年族人下河打捞出无头尸骨和埋藏在河底的珍珠。幕后的凶手老巫鬼也是认罪伏诛。巴地族人对孟涂是大为赞服,敬之如神。连五姓巴人领袖廪君务形也亲自来拜见孟涂,带领五姓巴人叩拜孟涂。后来孟涂又破了“血衣案”“牛尾案”“朋贝案”,断案精准,执法严格,无不令人叹服。很多远处的巴人也常来找孟涂断案。孟涂为方便处理案件,解决巴地诉讼,便居住在丹阳之南的丹山之上,并用野牛皮制成两面鼓,一名“鸣冤鼓”,一名“解讼鼓”。当地百姓若有冤案命案便敲“鸣冤鼓”,若有争议需要调解便敲“解讼鼓”。

孟涂在巴地莅讼数十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无一冤案错案,巴地视之如神明,称为“司神”、“孟公”,并为他设祠祭拜。而夏后姒启得知孟涂莅讼公平、为人正直、深得人心,便封孟涂于孟涂国,地方千二百里,世代受民食邑。

而夏后姒启经过十年励精图治,早已将夏国的声威远播八方。东至东夷,西到巴蜀,南到三苗,北到獯粥,没有一个诸侯部落首领不知道大夏的威名。

帝启十年,夏后姒启巡狩,来到大穆之野。

大穆之野,在大运山北方,乃是一处方圆百丈的高地平原。大运山高三百仞,阴坡常有飞鸟聚集。而此处又地处西北,人烟稀少,据当地老人所言,曾见凤凰、青鸟、白鹇、麋鹿出没,却很少有虎豹豺狼。当地人都视此地为福地,平时砍柴打猎都不敢来此地。

而夏后姒启来大穆之野,下马恭敬行礼,率领群臣登上大穆之野。

夏启问道:“众位首领,可知本后为何要巡狩此地?”

群臣皆道:“夏后德泽四方,巡狩天下,自为天下安定、百姓安康,以护佑吾华夏繁荣昌盛!”

夏启微笑转头向子冥道:“子冥首领,你是子契大人的来孙,熟悉古事典章。可知大穆之野有何古事?”

子冥拱手上前行礼道:“启禀夏后!子冥也是听家中长者言谈,提到当年有虞朝舜帝德明,垂拱而治。凤凰鸣野,百兽率舞。乐师夔目睹心中大为震动,编乐舞《九韶》,共分九段,需九九八十一人同时起舞,还要钟、磬、琴、瑟、管、笙、箫、鼗、鼓、柷、敔、镛等十二种乐器伴奏,可谓得天地自然之籁,山河日月之辉。有人唱诗,有人奏乐,有人起舞。演唱之时,人们的呼气如同蒸腾的云气;起舞之时,人们的挥汗仿佛降下的霖雨。九韶一出,天下皆安。如今倏忽数十载,舜帝当年的《九韶》乐舞早已难得一见。那场景真是令人神往!”

夏启道:“子冥首领所言,正是今日我来大穆之野的原因。舜帝明德,以乐教化百姓。启自知德才远不及先圣,但教化黎民之心未尝有半分懈怠。《九韶》明德,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启今日之行,正要演奏《九韶》,以正雅乐,恢复乐教,以化斯民!”

群臣皆叩首行礼道:“诚如夏后言。”

夏启道:“吾为领舞,汝等和之!”

群臣皆道:“谨诺。”

只见夏启一声令下,八十一名舞者已列阵成队,分为横纵各九人。鼓声一起,八十一名舞者合围成九层,绕着中间的夏启旋转起舞,口中念念有词。

而夏启身处八十一名舞者中心,腰间缠绕青、黄两条长蛇,左手持鸟羽,右手拿玉环,身佩戴玉璜,边舞边唱。恍惚之间,他已忘却自己夏后的身份,回到雷首山那个雪崖之上。

那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可那袭蓝色的身影,那如泣如诉的埙曲,总是在他的心头萦绕。

雷首山上,雪涛挂壁,两道飞瀑宛如白龙倾泻而下,飞瀑直落寒潭,传来经久不息的轰鸣之声。而飞瀑对面的雪崖之上,一蓝一黄两个身影翩然而立,双手抚埙,姿态潇洒至极,似乎早已忘却置身冰天雪地之中。

师均!

他自然知道那是师均,可后来他变成了父亲的政敌,他也与他渐渐疏远。师均也变成陌生的商均。

这么多年,他习惯了金戈铁马,习惯了四处征战,习惯了枕戈待旦,习惯了餐风露宿,甚至他不得不学会心有城府,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可每到独处的时候,他的心里仍旧是渴望有一处能够让月光休憩的角落。

那方能够让月光休憩的角落,正是——乐!

乐者,通天地之音,合人情之韵,乃是和谐之道。

可群雄逐鹿,部落林立,单凭乐教难以立足。唯有提剑清寰宇,在腥风血雨中杀出一条路来,成为强者,才能外修乐教,内立兵法,让华夏成为真正强大的部落联盟!

乐无大小,但实行乐教的人的权力有大小,地位有高低。

酋长兴乐,一部得教化;诸侯兴乐,一邦得教化;盟主兴乐,一盟得教化;圣王兴乐,四海得教化!

夏启想起轩辕黄帝的《承云》、帝喾的舞乐、舜帝的《卿云》,没有一首乐曲不是名扬遐迩,德被天下。他暗自忖度,自己虽然功德才略不如先圣,但自己想要恢复乐教、以化夏民的决心丝毫不逊色于先辈。

况且他还有一个小的目标,他要让师均看到自己以乐治国、垂拱而治,看到自己恢复当年的九韶乐舞,看到当年“葛天氏之民”的淳朴之风重现!

大风起兮,青鸾翔兮,风鸟鸣兮,臣民为吾歌兮!

………………………………

《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郭注:“《大荒经》云‘天穆之野’”。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郭注:“《竹书》曰:夏后开儛〈九韶〉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