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夏鼎记 > 第一百七十章 天下归心

夏鼎记 第一百七十章 天下归心

作者:司马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3:59:43 来源:笔趣阁

自从商均继位帝君,姒禹便移居阳城,为舜帝守孝三年,不问华夏政事。

商均以黑帝颛顼为榜样,想要效法黑帝,兴复乐教,想要以乐教化万民,垂拱而治。商均君继位不久,便觉蒲坂离自己封地商路途遥远,担心自己统治根基不牢,便又回到商地。命工匠日夜打造编钟乐器,又选有虞氏部落五百少年和五百少女,学习弦乐和歌舞。商均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边监督乐器制造,一边指导弦乐歌舞。

他坚信,天地之音以乐和,四海之内以乐化。

可一人之心,怎会是千万人之心?

商均很快就发现,他的乐教政治并不行得通。原来安居乐业的农夫现在经常歌舞奏乐,荒废耕耘;曾经采山捕猎的猎户也吹埙高歌,不打猎物;以前结网捕鱼的渔夫整日听曲浅唱,不再捕获鱼虾。就连曾经最热闹的烧陶匠人也整天哼着小调,对泥模陶器不大上心。

华夏部落联盟的大小首领私底下都议论纷纷,摇头叹息不已。甚至连有虞氏原来支持商均的几位老首领都开始动摇,怀疑三年前拥立商均的决定。

而此刻姒禹在阳城,每日粗茶淡饭,操理农事,虽然没有往日地位显赫,但也有了清闲自由的时光。而姒禹每日不忘的便是要祭拜舜帝。在他心底,舜帝正是他奉为圭臬的榜样。

三年来,姒禹也听到了很多关于新帝君商均的消息。

有人说,商均帝君要恢复颛顼帝的乐教,以乐教化百姓。

有人说,商均帝君修建了一个占地三百亩的乐宫,名为“清音殿”。

有人说,商均帝君下令工匠全都在夜以继日地赶制乐器。

有人说,商均帝君挑选五百个少年和五百个少女,还亲自教授他们乐理和歌舞。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可每次姒禹听完都不予评价,依旧在阳城踏踏实实地为舜帝守孝,居易行简,三年没有一点喜悦之色。阳城的百姓能看到的是姒禹扛着耒耜有时来到河堤旁,望着水渠里灌溉田地的水怔怔出神。

“贤哉!禹也!这样的人才配做我们华夏部落联盟的帝君!”

“没错!姒禹大人本就是舜帝爷禅让推举的继承人,姒禹大人平定洪水,铲除共工,平定三苗,造福华夏!这样劳苦功高的人不能做帝君,岂不是天下百姓的损失?”

“而且,舜帝爷在位便以孝闻名。如今姒禹大人能为先帝君守孝三年,足见其心一片赤诚。忠孝如此,夫复何求?”

部落首领大会之上,众位首领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这时,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一个须发如雪的老者身上。

一个有虞氏的首领上前拱手拜道,“皋陶大人,您是舜帝爷虞朝的老臣,不知有何高见?”

皋陶望着群雄目中灼灼闪动的亮光,一改往日的神色,慨然道:“天下之事,唯有德有才之人居之。众位首领可知当年尧帝爷禅让舜帝却不传位其子丹朱之事?”

群雄瞬间鸦雀无声,默然不语。

皋陶拄着木杖,叹道:“天下父母,无有不爱其子。尧帝爷也是如此,他从小就培养历练丹朱君,可惜丹朱顽劣娇纵,常以帝君之子的身份傲视众人。因此尧帝爷便欲让位于隐士许由。不料许由有自知之明,不喜政事,洗耳以示归隐之志。尧帝爷万般无奈,只得在华夏继续找寻德才出众者以继承帝君之位。”

有个首领问道:“那舜帝爷德才如何,才能与丹朱君争得帝君之位?”

皋陶笑道:“争?舜帝从来就没有要和丹朱君争!他出身寒微,侍奉父母至孝。他能宽厚待人,让每个和他交往的人都如沐春风。尧帝爷派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考验他,又派十个臣子都试探他,可舜帝总是以诚相待,让他们都心悦诚服。最终,尧帝爷放心地将帝君之位传给没有任何血缘的舜帝。”

有个小首领不服气道:“那尧帝爷真是糊涂,这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华夏拱手让人么?”

皋陶目露厉色,怒斥道:“妄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岂是一家之天下?尧帝爷胸怀万民,岂是你这样的鼠肚鸡肠可以领会?”

那个小首领顿时手足无措,瑟瑟发抖,慌张道:“是……晚辈失言……失言……”

其他大小首领听到皋陶的这番话,更是若有所思,心中暗服。

皋陶接着道:“老朽年老体迈,对这华夏大事也是有心无力。大事还要仰仗众位首领。”说罢,他拄着木杖,缓缓离去,只留下烈烈燃烧的篝火和一帮面面相觑的大小部落首领。

三天后,华夏部落联盟的大大小小的几百位部落首领都来到阳城,叩首迎接姒禹,拥立姒禹为新任帝君。商均君听到消息,知道自己孤立无援,只得在商地避居。

姒禹便改阳城为“禹城”,改国号为“夏”,改帝君号为“后”,成为夏的第一任后——夏后禹。

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姒禹最终依靠民心赢得了华夏部落联盟的拥护,战胜商均成为华夏的新任共主。

姒禹继位后,便重用皋陶、伯益、子契、后稷、应龙、垂、奚仲、石明、虎啸等一大批能臣。皋陶主管刑狱司法,伯益主管驯养鸟兽,子契主管百官事务,后稷主管农业谷物,应龙、石明、虎啸主管军务,垂负责建筑,奚仲负责车辆制造。

各位大臣各司其职,统筹协作,不过一年工夫,华夏部落联盟又恢复了往日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姒启和青越的虎军、熊军密切配合,大破夸父族人,夸父族人北迁三百余里,不敢轻易南下。当战报传到禹都,自禹到群臣都不禁感慨少年一辈英才辈出。群臣也是纷纷向夏后禹祝贺。

夏后禹道:“少年自当磨折,久经风霜,方可砥砺其锋。今日之役,乃万千禹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功,不可过誉!来人,传我后令,奉青越为禹军左翼小前锋,姒启为禹城护卫营副营长。即刻传令,不得有误!”

“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