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夏鼎记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继承者

夏鼎记 第一百七十二章 继承者

作者:司马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2 14:06:23 来源:笔趣阁

黝黑皮肤的农夫戴着斗笠,迟迟不愿抬头。

“摘下你的斗笠,接受入城检查!”姒启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谁知那位黝黑皮肤的农夫依旧低着头,沉声道:“咳,原来尧帝爷在位,老夫可没有见过这么威风的守门将军!”

“守门将军”这四个字这样刺耳,姒启的脸上火辣辣地发烫,但他依旧不为所动,道:“如今司寇皋陶先生制订实刑,以刑法与德教规范百姓。入城门者,需接受检查,这是禹城之法。谁也不能违背!莫说是先生,就是夏侯亲临,若不接受检查,我姒启也不会让他过此城门!”

黝黑皮肤的农夫这才缓缓抬起头,摘下斗笠,笑道:“我素日便听闻夏后有一个英武坚毅的儿子,今日一见,果然所言非虚。臣后稷要入城拜见夏后,还望姒启将军检查放行。”

“您……您是后稷先生?这……姒启有眼无珠,唐突先生!”姒启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忙俯身行礼。

“姒启将军,快快请起!”后稷忙上前搀起姒启,“你奉夏后之命守城,这是你的职责所在!老夫只是多活了些年岁,也是华夏一个普通百姓罢了,岂敢倚老卖老?这不是让华夏百姓笑我老糊涂么?你说是不是?”

姒启起身拱手道:“先生所言极是。那姒启便秉公行事。来人,给后稷先生认真检查,不可懈怠。”

“是!”两个守卫上前检查后稷身后的一个木质独轮车上的货物,发现都是一些粟谷种子,并无其他东西。

两个守卫走到姒启身前,抱拳道:“启禀副营长,属下已认真检查过后稷先生的物品,并无异常,可以放行。”

姒启道:“好,放行!”同时他又转身向后稷拱手行礼道,“先生慢走,姒启职务在身,不便相送,还请先生见谅。”

后稷道:“昔日尧帝爷说,‘生子当如虞舜’,四岳皆称是。依老朽看来,若舜帝君在世,对姒启将军也必青睐有加!”

姒启道:“先生说笑,姒启少不更事,尚需多加磨炼。岂可不知天高地厚,贻笑大方。”

后稷点头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好,老夫还要去拜见夏后,就此告辞!”

姒启躬身行礼道:“姒启恭送先生!”

望着后稷推着独轮车远处的身影,姒启不禁长舒了一口气。他现在似乎开始明白父亲让他当这个禹城护卫营副营长的用意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看大门的闲差呀!稍有不慎,就会给那些老首领落下话柄,当真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但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必然会被父亲斥责一顿,更是惹人非议,脸面全无!

这不是和敌人打交道,这是真真正正地和人打交道!

和敌人打交道,用的是拳头和刀!和人打交道,你要用的是头脑和言语,还要有恭敬之心和防备之策!

可以马上得天下,岂可马上治天下?

正在姒启思索父亲给他这个考验的意图时,又是一个皮肤白皙、态度恭敬的中年男子走到城门前。

“站住!”

中年男子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道:“是。”

两个守卫上前将他全身上下认真检查一遍,然后向姒启禀报道:“启禀副营长,属下已认真检查,并无异常,可以放行。”

姒启摆摆手示意守卫退后,转身向中年男子道:“不知先生入城有何要事?”

中年男子道:“在下伯益,正要入城面见夏后。”

姒启观此人神态谦和之中又有几分正气,便知是夏后柱国重臣,便抱拳道:“姒启职责所在,还请先生见谅!”

伯益捋须道:“姒启。你莫非就是如今夏后之子?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姒启将军年纪轻轻便能沙场立功,扬名华夏。如今护卫禹城,更是我禹城百姓之幸!”

姒启道:“岂敢岂敢,先生过誉。”

这时只见有传令兵匆忙出城,伯益便拱手道,“伯益还有要事禀报夏后,日后有时间再与将军相叙。”

姒启伸手向城内道:“先生请。”

伯益坦然入城,心中却对这位守城将军印象深刻。他想着心怀黎民、起居简朴、日夜操劳国事的夏后姒禹,有回想刚才守城英气勃发、刚毅又谦恭的守城护卫营副营长姒启。

他摇摇头,又无奈地笑了笑,然后阔步向禹城内城大殿走去。

斗转星移,花叶辞树。

自姒禹登基成为夏后,便召集众位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共同商议推选皋陶继任夏后。皋陶虽以年老多病屡次推辞,但他本就是历经唐、虞、夏三朝的重臣,又长期担任理官,主管华夏刑狱,他提出的“法治”与“德政”相结合的理念,更是让华夏部落政令一致,社会有序。他和他的独角兽獬豸更是成为部民眼中正义的化身,有的部民还将他们的画像画在自己房屋的墙上。

他更是赢得了一个备受倾慕的称呼——“狱神”!

可皋陶却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他常对自己的儿子伯益说,“天下有恶,方有刑狱。刑狱乃是斩除毒草,震慑百姓,如悬刀垂刃,不可轻用!人民是血肉之躯,刀刃是无情之物,以无情量有情,舍法何为?因此,难在量刑。法平有度,使民知之,则圣人垂拱而治后天下平。”

伯益道:“父亲,法既然是用来除恶,为何不能轻用?”

皋陶正色道:“五刑合五行,对金、木、水、火、土。大辟为金刑,囚狱对木刑,汤镬对水刑,炮烙对火刑,流放对土刑。五刑伤人筋骨肌肤,害人精神性命。人乃天地之灵,若无大过重罪,岂可轻法?况法如刈草,岂可刈尽天下草木?唯有德政相辅,方可行之。”

伯益拱手拜道:“益驽,愿闻其详。”

皋陶道:“好吧,那我给你讲给案子。市集之中有一人想要偷陶罐,被摊主发现。他想要逃走,便用陶罐将摊主砸晕过去。如果你是理官,你会如何处理?”

伯益道:“此人偷窃陶罐,后畏罪逃匿,还行凶伤人,当处木刑!”

皋陶摇摇头,道:“可这个人却是个大孝子,他宁肯去集市偷陶罐入狱,只是为给他年老卧病在床的亲人熬肉汤。”

伯益目瞪口呆,道:“这……这……竟然有这样的人?!”

皋陶道:“那你现在还要抓他么?”

伯益讪讪道,“他既是孝子,又有亲人卧病在床,虽有偷窃,但只是陶罐,情有可原。舜帝便是大孝之人,若刑罚此孝子,恐怕有悖人情。”

皋陶叹气道:“那若是如此,为尽己孝便可伤人之命?自己父母的性命重如泰山,他人的性命便可轻贱么?若是如此,那刑罚何在?公平何在?正义何在?”

皋陶一连三问,问得伯益心惊肉跳,不住低头。

伯益只得拱手行礼赔罪道:“是孩儿思虑不周,还请父亲指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