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末之草根崛起 > 第七十章 反对东征

隋末之草根崛起 第七十章 反对东征

作者:林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4:47:27 来源:笔趣阁

这拨人走后,官府再未来人,估计知道这里不好惹,哪怕是造反,他们目前也是无能为力,因此,黑松山和官府也算暂时达成默契。

不过萧正也没放松警惕,找来李狗子,让他和薛茂林等人派出十几个少年,都在十五六岁左右,身体好头脑灵活,到临朐、嬴县、营丘、北海等县城打探消息,这次不做乞丐,而是到县城里的店铺去应聘伙计,作为黑松山的耳目长久驻扎下来,由李狗子负责居中联络。

李狗子重新和大伙相聚很是兴奋,乐颠颠的接受了任务,领着人去了附近县城。

剩余人等,男女老幼齐上阵,先建营寨,后建屋舍,和林家村的村民商议一番后,都同意搬到山上居住,当然,可能有不情愿的,不过现在也已是鸠占鹊巢,身不由己了。

根据李三娃汇报的情况,黑松山方圆三十里内还比较太平,大小山头绺子也有几伙,但都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最多的也不过三五十人,目前来说,对老柳村还难以构成威胁。

此番黑松山大兴土木,周围村落里的居民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找活干,远一些的居然跋涉数十里来找饭辙,按照以往的规矩,还是只管饭没有工钱,不少人失望而走。

与此同时,萧正发布了招募的告示,其一是工匠,不论是木匠、铁匠,还是皮匠油漆匠,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此地落户。

其二是学堂先生,新柳军肯定会越来越忙,萧正希望能把杨文昌等人从学堂解放出来作为自己的帮手,至于能不能招到,则完全看运气了,虽然落魄的寒门士子不少,可再落魄也极少有人愿意委身于土匪,哪怕新柳军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土匪,可在外人看来,终究不是良民。

其三便是郎中,这也是萧正一直比较头疼的,自西汉中期以来,郎中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甚至由“士”变为“工”,但在现实中,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地位低不代表收入低,这些郎中承受生活风险的能力远远高于农户和匠人,因此,打从老柳村开始,萧正就没能招募到郎中,现在贴出招募的告示,也只是碰碰运气。

由于此地距离集市比较远,最近的东南方向蒋家镇离黑松山也有六十里,采买东西很不方便,萧正干脆让李同甫领着学堂里几个已经识文断字年龄稍大的大孩子,挨家挨户的登记,急需的物资由护卫队出去统一采购,省时省力也安全一些。

如此半个多月过去,萧正收到外面的消息,所有人不由大吃一惊,由于今年少雨,很多地方旱情严重,已经爆发了疫情,尤其以山东最为严重。

对于旱情,萧正有心理准备,不说别的,转移的路上二十多天一滴雨都没见到,反正也不会再种地,所以萧正也就没放在心上,可谁料会爆发疫情,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医疗条件,谁不害怕?

仔细询问后,得知此次疫情以痢病为主,萧正稍稍放下心,同时颁布了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预防疫情,不许喝生水、不许随地便溺等等,同时宣布对于外来人员不再接收。

事实上,萧正在老柳村的时候就经常强调卫生方面的规矩,可是积习难改,拿喝热水来说,有的人在意,有的人就觉得小题大做,萧正丝毫不敢大意,让李爷爷等一些身体不错的老头老太太,绑上红胳膊箍拿着鞭子,山上山下转悠,凡是违反卫生条例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鞭子,情节严重的一天不许吃饭,很多不以为意的村民开始遵守规矩,毕竟这些老头老太太真惹不起,都是自己的长辈,抽起人来毫不留情。

杨广终于从辽东回到了东都洛阳。

准备了两年多,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雄兵不下百万,却以这样空前的惨败收场,杨广是无法接受的,每每思之都有如在梦中一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远迈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志被击打的支离破碎,而且还要在史书上留下无法磨灭的耻辱一笔。

威望扫地,颜面尽失,梦想破灭,这些都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挽回,杨广紧咬咬牙关恨透了小小的高句丽,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踏破辽东!

离开涿郡的时候杨广便下达了一系列的诏令,吐万绪经营怀远,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同时敕令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的粮食运往望海顿,准备第二次东征。

想要打仗就要有兵有将,可是这次实在是损失惨重,段文振去世后,杨广扒拉着手指算来算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万般无奈只能让兵部尚书这个重要的职位暂时空缺。

宇文述好歹是自己的儿女亲家,而且宇文家族实力雄厚,如今还需要他们的支持,杨广只好下旨把宇文述从牢里放出来贬为平民,从大隋朝建立开始,杨广就看透了这些世家门阀,将其视作裤裆里的虱子,登基以后更是以打击世家门阀为头等要事,可杨广不得不再一次的妥协,这不得不说是种无奈。

既然没杀宇文述,那么于仲文自然也不能杀,杨广觉得还是要公平点,于是把于仲文也贬为平民,可其他在押的将领却将罪过都推到了于仲文的身上,尤其是放任乙支文德离去这件事,刘士龙已死,于仲文百口莫辩,于是放出没几天又再次被关押起来,本来就忧愤成疾,这一折腾病情加重,被放回家治病没几天便溘然长逝。

杨广心里不是滋味,段文振死了,宇文恺回到东都没几天也死了,现在于仲文又没了,他心里明白的很,把罪过都推到这些将领身上不大公平,毕竟战事的经过他自己心知肚明,所以对这一干将领也就高举轻放都免了责罚。

打仗首先需要钱,可是国库已经空虚,这些年大兴土木,东征西讨把杨坚留下的家底折腾的一干二净,杨广不得不再次下旨加捐,同时下令铸造五铢白钱,不少大臣都直咧嘴,这白钱在民间根本不受认可,很多商人都不收,百姓拿到手里也花不出去,即便花出去,其价值也仅有五铢钱的三分之二,甚至只有一半,很多人感叹,这不坑人吗?老百姓还有活路吗?这江山到底还要不要了?

王薄在长白山举旗造反,提出的口号是“反对东征,反对徭役”,这个口号得到了河南、河北等地义军的响应,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那里距离东征的战场最近受苦最深,平民、府兵被大量征发,主要劳动力都去了辽东,家里的老弱妇孺如何耕种土地?能够勉强糊口已算不错,哪还有力气上缴租赋?更何况还要负担战争捐!

再加上连年天灾,各地官府面临两难的境地,供应东征的物资就无力赈济灾民,赈济灾民就无法完成朝廷下派的任务,二者选其一,只能放弃灾民,放弃的同时还要加大征缴税赋的力度,于是官民的矛盾愈发尖锐。

而主张停止东征,起码休养几年再东征的大臣是赞成义军提出的口号,发自内心的希望圣上能顺应民意停止征战的步伐,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让这个元气大伤的国家缓一口气。

依照目前大隋的境况来看,还远没到大厦倾覆的地步,虽然各地烽火连连,可朝廷的实力还在,只要缓一缓,等一等,不要再急功近利,善良而宽容的老百姓会原谅朝廷的过失,给他们一点时间,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轻一点,完全可以稳定住局面,努力休养生息几年甚至可能重现当初的开皇盛世,到那时再行东征不也不迟吗?

道理都懂,可是面对已经有些神经的杨广,很多大臣彻底感到绝望,不少人甚至开始思考退路,不想和这个疯子一起玩儿下去了,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这些世家门阀完全有能力重新选择一个中意的主子,只要他们能达成共识。

这些事情杨广究竟知不知道,考没考虑已经不得而知,他现在一门心思报仇雪耻,就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终于从齐鲁传来好消息,张须陀击败王薄,这让杨广大为振奋。

PS:古代医生在西汉中期以后地位越来越低,哪怕是华佗那样的名医,也会后悔从医:“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华佗传》)。唐时韩愈在《师说》中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朱熹评价孙思邈:“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医贬为技流,惜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