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三一一 高昌州之战(一)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一一 高昌州之战(一)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7:21 来源:笔趣阁

胡三带着人马来到了归义城,发现荒废归义城已经又有少部分人马在驻守了,而且他在这里遇见了辛宗义。

辛宗义惧怕种师道,因此为此在种师道进入玉门关之前,就跟随着高宠进入草原,没想到高宠一进入草原之后并没有直奔伊州,而是在草原之上四处扫荡。辛宗义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也没有劝阻,毕竟对于他来说只要远离种师道就好。

没想到在朱比起故地,陇右军被偷袭,高宠不知所踪,辛宗义依靠熟悉地理很快就逃出来了。他不知道种师道现在何处,所以就暂时到了残破的归义城落脚。

辛宗义来到归义城的时候这里已经驻扎了一个百人队。这种百人队种师道派出了数十支,分在在西征的交通要道上驻扎。种师道这次西征距离超过5000里,后勤供应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面对西方出来的神秘的松本拥的威胁又不得不举全力远征。这种远征只有后世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做到过,但是蒙古军队的是不需要后方基地保障,完全是以战养战,所经之处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就将当地百姓屠戮殆尽,留下了大片的无人区。

种师道觉得这种方法太过于野蛮,而且目前的华夏军也不具备完全的以战养战的条件,因此西征大军的给养还要依靠后勤运输。为了保障这种运输,他决定每隔100里建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驻扎一个百人队,未来每个驿站就要进驻商栈和锦衣卫。

这个驿站一路向西延伸,所以每个驿站要负责以本身为中心南北各100里的治安,他计划从玉门关到东喀喇汗国首都建立至少50这样的驿站,用这一连串连绵不断的驿站来保障脆弱的后勤运输。归义城就是出玉门关的第一个驿站。

由于第一批西征的部队2万多人都是精锐的骑兵,如果每个驿站都留下100骑兵来驻守,那就要5000骑兵,这次跟西辽国对战,华夏军必须要用人数上的优势抵消器械特别是火器上的劣势,如果留下5000骑兵在后方,种师道是不愿意的。

因此种师道下令,后续跟上的部队,每到一个驿站就要留下20人替换最初的骑兵,最终每个驿站只留下10个骑兵就可以了。驿站选择险要之地,先建立简单的窝棚、帐篷,然后命令钱良掘子军营要给驿站建设一些房屋,最终每个驿站都要发展一个堡垒。每个堡垒都要有100人的驻军。

后来华夏一路西征这种堡垒一直向西建设到了黑海之滨,最远之处距离玉门关超过了1万里,后世称这些堡垒为华夏军的“万里联堡”!华夏军的堡垒是兵站与商栈相结合的,有的堡垒建立在交通要道上,后来有的发展成为了城市,有的则蜕变成了纯粹的军事重镇。

胡三得知种师道沿途建设驿站,心中大喜。于是就把大部分的俘虏和财务交给了辛宗义,然后自己又从俘虏和高宠军队的残部中选择而来500多人人进自己的队伍组成了一个千人队,快马加鞭就去追赶种师道。

种师道率领大军以林冲、吴震为正副先锋,吴震原本再中兴府给吴麟当副手,这次西征路过中兴府的时候,种师道就把吴震带在了军中,这次出征以吴震熟悉地形为由让他作为林冲的副手领兵出战。吴震其实根本不熟悉高昌国的地形,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抚西征队伍中大量的原来西夏国的士兵。吴震是西夏降将中在华夏军中职位最高的一个,再加上原来他代表的咩保家族在西夏国的还有残余势力,所这次让他出任副先锋官也是理所应当的。

原来在西夏国内,由于自己祖上是汉人所以被真正的党项贵族猜忌,如今归降了西军处境虽然好了不少,但是还是打仗的时候还是做了先锋。要真是先锋也是很好的,说明华夏军充分的信任自己,但是这个副先锋就非常的尴尬了,冲锋得要在前面,但是打仗所得功劳只怕林冲要拿头份了。好在副先锋也是先锋,总能捞到一些功劳的。

高昌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强国,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国家,在他眼里这个地方就是一些部落联盟。当初西夏国也有征服高昌国的想法,但是高昌国地广人稀,即是征伐下来西夏国也无力管理,还不如让他们年年进贡来的实惠些。高昌国的策略向东给西夏国进贡,向西与东喀喇汗国交好。对两边都称藩属、臣下,以求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

华夏军一路西来速度还飞快,2万人配备了将近10万匹战马,每天行军都是超过了100里,玉门关到吐鲁番虽然说又2000多里,但仅仅是在华夏二年2月,当地的红柳树刚刚发芽的时候,华夏军已经逼近了吐鲁番了。

吐鲁番是高昌国的国都之一,吐鲁番是当地人对这个地方的称呼。高昌国最早是由汉人建立的,如今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也给坐落吐鲁番地区的城池起了汉名就叫了高昌州,也称西州,因此高昌国的另一个名字就是西州回鹘。高昌国另外一个首都叫做北廷回鹘名字为别失八里,是高昌国的夏都。现在是春天,因此高昌国的国王狮子汗如今还是在吐鲁番坐镇。

狮子汗的本来就是一个缺乏主见的国王,而且高昌国的大臣们都知道狮子汗的弟弟毕勒哥更有智慧,更加适合管理这个国家。因此狮子汗也是非常猜忌自己的弟弟的。这次东喀喇汗国向高昌国求援,他就派自己的弟弟毕勒哥带领3万人马前去救援。

毕勒哥劝了哥哥数次,不要卷入东喀喇汗国的战争,但狮子汗根本不听强令的他带兵出战。毕勒哥无奈只好从回鹘各部抽调人马组成联军,前往东喀喇汗国助战。

同华夏军的确立西征的副先锋吴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震是有实力的党项人(其实党项人眼里他是汉人)一样,高昌回鹘人西征的先锋官也没有选信奉真理教或者佛教的回鹘人,而是选择千里来送礼的伊州回鹘萨穆哈,萨穆哈是信奉摩尼教的。

萨穆哈本来就离吐鲁番的距离最远,而且他是给狮子汗送礼的请求他宽恕他私自攻击归义部的,没想到让毕勒哥抓了“公差”成为了高昌国西征的先行官。

萨穆哈袭击了归义城,狮子汗和他的手下都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在他们眼中,西夏国是东方的大国也是强国,已经立国百年了,根本不是小小的归义部能够抗衡的。因此他们都是以为归义部的主力东征攻打西夏国是有去无回的事情。即是到了后来,有传言西夏国灭国了,但是他们也没特别的重视。毕竟高昌国地广人稀,都城高昌州坐落在吐鲁番地区,距离西夏国边境就有2000多里,多年来西夏国都不曾征伐高昌国。这次虽然偷袭了归义城,毕竟归义城还是在高昌国的境内,今后如果西夏国责备起来,自己照样称臣纳贡也就是了。毕竟高昌国原来也是臣服于西夏国的。

狮子汗设计的很好,因此他就收了萨穆哈的礼物,然后赦免了他的罪责。他本想等毕勒哥西征结束后,在去跟新成立的西夏国联系,处理一下归义城的事情。没想到如今是毕勒哥西征,带走了回鹘最核心的15各部落的勇士,现在高昌州内十分空虚,面对气势汹汹远道而来的华夏军,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给狮子汗带来确定消息的是孛古,孛古的乃蛮部其实跟归义部一样,在回鹘国中的地位也是不高。这次他带来了伊州回鹘被消灭的消息,而且他从伊州一路往西跑的时候,也听说了华夏军西征的消息。

狮子汗如今吓得毫无章法了,没办法他召开了部落联盟大会。狮子汗让孛古知道的消息告诉了高昌国的文武大臣,众大臣也都面面相觑,毫无办法。

狮子汗怒道:“平日里赐于尔等荣华富贵,如今国家有难怎么都成了哑巴了!”

众大臣见狮子汗发怒,都看丞相哈桑。哈桑是高昌国的老臣了,算起来还是狮子汗的老师,在国内的地位崇高。

哈桑无奈道:“伟大的狮子汗陛下,如今来自东方的敌人逼近,可是我国内空虚,实在无有御敌之兵。应该派出使者去觐见来自东方的国王,向他们表明我们国家和平的愿望。”

狮子汗道:“我看这样可以,就有劳丞相前去谈判吧。”

此时,御林军统领兼高昌州的守卫官阿桑奇战了起来,道:“伟大的狮子汗,如今高昌州内还有勇士1万人,还是可以一战的。夏国劳师远征,必不能长久。只要狮子汗发下诏书,掉北方的北廷、西面的龟兹等地的部落前来会战,一定能击退夏国这个入侵的魔鬼。”

这个阿桑奇是一股昆仑奴(就是黑人)来自遥远的西方,是君士坦丁堡的城中的奴隶。君士坦丁堡当时和巴格达城是西方贸易的中心。当时有高昌国的商人在哪里里买了几只产自大食国的狮子,作为礼物送给了高昌国的可汗。阿桑奇就是作为训练狮子的奴隶送到而来吐鲁番。

当时高昌国可汗名叫“夜落隔归化”(也称怀宁顺化可汗)非常喜欢这几只狮子,所以给自己儿子喝里改名为狮子,以希望他能够想狮子一样的勇猛,守护高昌国。阿桑奇训练狮子有功,也深得信赖,于是把他提拔成了成为高昌州的护卫官。老国王去世之时,又一次提拔了阿桑奇为御林军的统领,并嘱咐他要好好辅佐自己的儿子喝里(也就是现在的高昌国国王狮子汗)

阿桑奇也是忠勇之人,忠心耿耿保护的狮子汗,为高昌国的安宁也是尽心竭力。

狮子汗听了阿桑奇的话并不在意,他摇摇头道:“阿桑奇护卫官,我非常赞赏您的英勇和忠心,但是我看这件事还是按照哈桑的主意办吧。我累了,要休息了,就这样吧。”

阿桑奇还想政变什么,但是狮子汗根本不给他机会,转身就走了。阿桑奇拦住了哈桑,问道:“丞相大人,你看华夏军能退兵吗?”

哈桑叹了口气道:“但愿佛祖保佑吧。不过不论怎样,你要守卫好高昌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